李雙雙

我,1990年出生于邯鄲市館陶縣,2012年畢業于一所師范院校,同年8月以特崗教師身份任教于河北省贊皇縣土門學區野草灣小學。野草灣小學地處贊皇縣西部山區,教學條件落后。當我懵懂地踏入野草灣小學的校園,就像一個歸家的孩子細細地打量著它。當時它還是低矮的窯洞,透風的窗戶,別人都說它破舊不堪,我卻十分滿意地欣賞著它。至今,我仍記得那年夏日夜晚的螢火蟲,它從我面前飛過,奔向那星光璀璨的天空……
自入職以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從一個大學生漸漸成長為“又當爹又當媽”的優秀班主任,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進入這所學校時我接手三年2班,那時候學校兩周放一次假,住宿的孩子都想家,經常剛哄完這個那個又哭了。一到過完周末再開學的時候,校門口往往哭聲一片,勸不進去的就拉,拉不動的就抬,我就這樣跟他們一起跌跌撞撞地成長。學生中,最讓我放不下的是一個叫小東的小男生。他年齡最小,做什么事情都迷迷糊糊的,家長也不在家。他經常因為玩得開心就忘了去廁所,等想去的時候就來不及了。那年冬天,他又把褲子尿濕了,我給他把衣服洗干凈晾滿了暖氣片。一到下課就提醒他去廁所,晚上睡之前去看看他,讓他去廁所。他還特容易生病,每次感冒發燒父母來不了,我就得帶他去診所打針拿藥,給他打水打飯。
班里的小杰是我最心疼的一個孩子,9歲的他懂事得讓人心疼。他出生的時候母親因大出血去世,后來父親又遭遇車禍,姐姐照顧著他和父親。他在學校從來不買零食吃,干起活從來不喊苦喊累。有一次,他高燒39度,飯都不吃,把我嚇壞了,他卻淡定地說:“老師,沒事。我姐帶爸爸去看腿去了,我沒事,你不用給她打電話”。當時,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趕緊帶他去打了針,給他做飯吃。我倆成了好朋友,需要買文具,我就給他準備。下課了我倆在一起玩,過年放假我還會給他包個小紅包,讓他新年也能像別的孩子一樣買點想要的東西。
那時的我,天天跟他們吃住在一起。一下課,他們就喜歡圍著我,有的要叫我姑姑,有的要叫我媽媽,拉著我的胳膊做游戲,衣服破了就來找我給他們縫,我自嘲我這做“家長”的是被迫營業,真是“又當爹又當媽”。可孩子們給予我的,永遠比我給他們的多得多。當我氣急敗壞的時候,當我挫折沮喪的時候,他們一直如陽光般溫暖,陪伴著我。
教三年級的時候,班里一個新轉來的男生是我最頭疼的一個孩子。他一來,班里就開始“戰火連天”。他特別情緒化,想回家了就哭一天,老師再怎么勸也沒用,等老師給家長打電話,讓他回家后,他第二天就會咧著嘴笑一天。他脾氣特別暴躁,也特別愛戲弄同學。他會抽睡著的同學耳光,把同學的被子塞到床底下,跟同學搶吃的,有一次甚至把同學的臉抓了個滿臉花!剛開始,他闖禍時,我會嚴厲地批評教育,他也會再三保證更正錯誤。但出不了兩天,肯定會有新的狀況出現。我給他講同學情、師生情,這些說教還是阻止不了他跟別人打架。每次打架他還覺得自己特別有理由——他撞我了、他潑水潑我身上了、他罵我了……他不僅跟同班學生打架,還跟其他年級的學生打架。于是我打電話叫來了家長,跟他媽媽說明了情況。他媽媽一直在道歉,請求我的諒解。我就在思考,他的母親看著是個老實本分的農村婦人,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呢?當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他的母親見到他,第一句話就是:“你又不聽話是吧?你爸回來,又得打你了!你還不聽話,不好好上學,你爸打死你!”聽到這話,我心里一驚,也恍然大悟。
我找他談心,他說爸爸經常打他。我問他挨打的感受,他說非常難過,不喜歡爸爸。我便趁機告訴他:“同學挨打也疼也難過,他們跟老師一樣也不喜歡打人的孩子!你想當大家喜歡的孩子還是讓人看見就討厭的孩子?”他選擇了大家喜歡的孩子,在他心底還是想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愛,那么一切還來得及!于是我安排全班同學一起監督他,三天不打架就給他發獎勵,漸漸地他打架的次數減少了。
在我覺得一切努力有了成效的時候,他又闖禍了!他在宿舍跟同學玩,把同學一把推到門上。我對他進行了家訪,從鄰居那了解到,他父親是大車司機,平常不在家,家里還有個弟弟,母親他是不怕的,他自己又十分頑劣。他以前學校的同學告訴我:“老師,你不知道,以前他在我們村里上小學,就是個沒人敢惹的‘小霸王。老師放學都得拉著他一起回家。有一次,老師鎖門,他先走了,就三五分鐘的時間,當老師追上他的時候,他已經打了三架了!”他經常會犯錯,而每次犯錯父親知道后就會非常簡單粗暴地用腰帶、棍棒等暴揍他一頓,想起叫家長時他渾身顫抖的樣子,我仿佛看到了他父親揮舞的拳頭,既心疼又覺得棘手。這種“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不僅起不到警示作用,還會讓孩子覺得打架是正常的。從孩子自身來說,他還是希望能和同學和睦相處,但是玩耍過程中他就會有很多打架的“理由”,就像一個克制不住的“小惡魔”,時不時地跳出來傷害大家。
我跟他父親說了孩子的感受和他教育方式的一些問題,他父親說:“我常年奔波在外,非常辛苦,一身疲憊地回到家,他一不聽話,我就怒火中燒。孩子也大了,我會盡力改變教育方式。”對于他,我一再開導,給他溫暖希望感化他、轉變他。一個學期下來,雖然他偶爾會犯些錯誤,但是已經進步非常大了。
自2012年我懷揣著一腔教育夢,踏上這三尺講臺來,不知不覺已經是第九個年頭了,同一批特崗教師都已經離開。在這座普通的山區小學里,我從懵懂的新人,不斷成長為骨干教師、模范班主任。與其說我付出了什么,倒不如說我得到了些什么。幾年時間過去了,這所學校、這些孩子們給予我的,遠比我給他們的多得多。
轉眼,當初的野草灣小學已如新日升起,一筆一筆描繪著山區名校的宏偉藍圖。而我,不正是那芳草間的一只螢火蟲嗎?我要汲取更多的力量,釋放更多的光亮。所以,我要更加地努力。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可成!
一個一個挑戰,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力量,更是人生的無價之寶!
為了寫校園文化建設的書籍,我熬了不知道多少個通宵,夢里都在搜集材料,想書稿的框架,同事調侃我著了魔,我嘿嘿一笑,這本書里包含了學校發展歷程,包含了辦學理念,包含了我們這批人的教育夢,我怎么能不著魔呢?一年多的不斷修改,不斷調整,我們靜待它完美呈現。
野草灣小學宣傳片的拍攝方案前后修改了6稿,歷經半年時間,經過不斷學習、不斷研討、不斷調整,終于在2019年5月開拍。拿著自己寫的稿子,與導演商討拍攝內容,挑選“演員”,安排場景,三天的拍攝時間,從日出拍到星辰滿天,飯顧不上吃,水顧不上喝,跟拍一刻不落。拍完后,跟導演不斷溝通解說詞,調整初片中的錯誤。終于,在2019年10月,野草灣小學宣傳片最終版與大家見面,會議室里播放的宣傳片,把大家深深震撼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每個人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但只要我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會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把我們愛教育、愛學生、愛學校的這一腔熱血與抱負變成滿滿的能量,在這片藍天下,奮灑汗水,闖它個轟轟烈烈!讓學校的一草一木,都成為我們為之自豪的贊歌,執守一生定讓它楊柳依依,芳草連天。
與其說我付出了什么,倒不如說我得到了些什么。這所學校、這些孩子們給予我的,遠比我給他們的多得多。
我們每個人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但只要我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會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把我們愛教育、愛學生、愛學校的這一腔熱血與抱負變成滿滿的能量,在這片藍天下,奮灑汗水,闖它個轟轟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