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雪峰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球物理勘察院,廣西 柳州 545005)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生產生活中需要的礦產資源量不斷增加,所以必須選擇高效率的地質礦勘查技術和找礦技術,以綠色節能的思想進行地質礦產的開采,這樣才能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造福子孫后代[1]。
(1)有利于礦產資源稀缺問題的解決。我國的工業表現出高水平的發展,為此需要更大量的礦產資源作為支撐。當前雖然已經對勘查到的礦產資源進行了充分地開發與利用,可是依舊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2]。針對此,必須強化在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和找礦技術方面的研究,不斷提高找礦效率和水平,從而緩解我國的礦產資源稀缺的問題。
(2)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我國人口數量非常龐大,是人口大國,享受著人口紅利的同時,也面對著非常多的問題。其中就有著礦產資源不足的問題,工業發展所需要的礦產資源越來越多,而且礦產資源是工業的基礎,其開發的效率影響到工業發展水平,也就影響到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基于此,一定要強化在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和找礦技術方面的研究,為防止礦產資源的恐慌提供支持,從而保證社會穩定的發展。
(3)有利于提升礦產資源的使用率。研究新型的礦產資源勘查和找礦技術,最終的目的就是在找到礦產資源之后,對其進行高效率地開發,充分地利用礦產資源,不斷提升地質礦產資源利用率,減少開發過程中的浪費。所以,必須深入透徹地研究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進而有目的地進行采礦,合理地開采礦產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1)相關技術起步晚,缺少經驗。在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我國越來越重視相關技術的研究和分析,可是我國在礦產資源勘查方面的研究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起步比較晚,同時經驗也不是很多,這就落后于發達國家,因此,影響到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工作。所以,怎樣能合理應用找礦技術、提高找礦技術水平,成為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的關鍵,也是我國未來發展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2)地質礦產勘查時有一定風險。礦產資源與其他礦產資源進行比較,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通常分布在了一些偏遠山區,地理條件非常復雜,生態環境也不是很好。在實際開采的過程中,沒能找到合適的勘查和找礦技術,一方面不能高效地查找礦產資源,另一方面可能會破壞周邊生態環境,導致該區域土壤地質的結構發生改變,還可能導致水土流失的問題。所以,在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與找礦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具有一定風險性,為此必須要加強勘查技術的研究。
(1)低頻電磁技術。雖然我國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以及找礦技術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但是已經在不斷深入,對于此技術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但是,我國的地質礦產開發力度也在增加,地表淺層的礦產資源開發到一定程度,這時需要向更深層次的礦產資源開發,這就大大提升了勘查以及找礦的難度。對于此,出現一種新型的找礦技術,那就是低頻電磁技術,該技術主要針對地表深處礦產資源進行勘查,勘查以及找礦的原理是利用電磁追蹤礦產資源電性和磁性。這種技術的優點表現為,應用適應性強、操作比較簡單。可是,此種技術也存在缺點,那就是精度有待提升,只能初步地確定出礦產范圍,但是不能定位出礦產具體位置以及分布的情況。
(2)重砂找礦技術。通過針對重砂做分析,得出分析的結果,從而進行礦產勘查以及找礦的工作,這種技術就是重砂找礦技術。因為地表水流影響,地表某些區域會存在大量重砂聚集在一起的情況,分析這些重砂就能分析出此區域內礦產資源以及水文地質情況,也就可以對該區域進行判斷,分析出此區域內有哪些資源,以及資源分布的情況。此類技術可以分為砂鉆技術和刻槽技術,并且在我國呈現出高速發展的礦產行業中,被廣泛地應用,有著非常廣闊地前景。
(3)礫石找礦技術。此技術具體利用了對水流、山坡、冰川的礦礫追蹤方法,分析和對比不同區域的資料,從而明確出礦產資源分布的位置。這種技術的工作原理為,自然環境不斷變化,這就會影響到礦體的地表,典型影響就是自然環境的侵蝕,進入出現風化,形成了礦礫,冰川和水流共同作用,這些礦礫會逐漸地擴散,分布的范圍會逐漸擴大,這時就可以對這些礫石進行分析,從而找出礦產具體分布的區域。
(4)GPS技術。在科學技術水平逐漸提升的背景下,我國的GPS技術可以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以及行業中,并且應用效果良好。因此,在地質礦產資源開發中也可以使用該技術,以大大提升礦產資源的勘查和找礦的效率和精度。此技術的優勢表現為,工作效率高、成本比較低廉、節約資源等。以此技術定位出特殊礦物質,就能明確出其具體的坐標信息,進而分析出礦區地質結構,這樣就可以將更詳細和全面的礦產數據提供給技術人員,開采有了詳細數據作為基礎,也就能提高礦產資源開采中的安全性。并且,地質礦產具備穩定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使用該技術能夠針對礦產的這種特性實施光譜分析,進而可以確切地識別出特殊的礦物質。
(5)地質填圖技術。此種技術的關鍵前期條件和重要基礎則是開采區域相關信息必須非常精確,并且非常全面。除此之外,此技術還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典型的就是繪圖比例,假設比例不足或者不夠精準,則影響到開采的準確性,不利于開采高效進行[3]。另外,一定要注意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前進行準備,可以將可能出現的問題標記在圖紙上。如果需要進行特殊區域的施工,必須要將圖紙放大,清楚地看見地質數據,以保證開采施工順利進行。
(6)化探技術。此種技術一般用在地表之下深埋的礦產資源勘查中,勘查精度非常高。因為礦產資源處在地表的深層,所以一般勘查技術很難找到礦產的具體位置與類型,這時需要使用化探技術,以達到勘查的目的,還能提高勘查效率與質量。此技術的具體工作原理為,運用化學反應原理,判斷出某個區域內是不是有礦產,也能分析出礦產的分布位置。一般情況下,需要先檢測和分析此區域內水流物質或生物,明晰出存在哪些礦產資源,然后深入地進行探究,找出礦產具體分布位置,以及分布的形式。受到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的支持,很多新型儀器和設備,可以用在化探中,大大提升了化探效率,也就能為技術人員發現礦產資源提供更大支持。
(1)科學地設計勘查方案。地質礦產資源的開發中,勘查與找礦是基礎,并且這是系統性非常強的工作,所以,必須有一個全面的、系統化的勘查方案。此方案要從自然發展規律出發,高度凸顯勘查的科學性,明確出勘查所需技術,需要解決哪些問題,解決辦法有哪些,怎樣保證勘查質量和找礦的準確性等。這樣的方案才能滿足勘查實際的需求,并且融合到社會科學發展中,充分地將礦產勘查、礦床類型結合在一起,進而不斷提高勘查與找礦的綜合性和科學性。
(2)充分分析勘查區域環境。地殼運動過程中,地質環境一定會出現一些變化,進而出現各種各樣的礦產。為此,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與找礦中,必須從勘查區域內地理環境和地質條件出發,進行充分地分析,詳細地了解地質環境的整體情況,才能依據此,做下一步地分析,進而準確地找出礦產分布位置。
(3)遵循規律進行勘查與找礦。地質情況有一定規律,礦產資源分布也有一定規律,所以必須從此勘查地區的地質特征出發,找出地質發展規律,然后以對比的方法,與礦床地質特征進行對比,可以分析出礦產分布規律,這樣有助于勘查的科學設計。
(4)結合多種現代化技術手段。在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和找礦工作中,必須要充分地綜合多種現代化技術手段推進勘查。比如,全球定位系統的應用,此技術手段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規避因為勘查結果精準度不夠而導致的找礦效率低的問題,有效地提升了找礦的效率。具體應用時,需要讓此系統保持初始化狀態,借助三維空間,定位出地質賦存礦產的基本位置,然后把定位的點同前期設置的遠點做比較,計算出兩者比值,然后以系統的高精度處理器、基站接收機、高速傳輸設備,輸出定位點和坐標原點,以推進整個勘查工作。
(5)必須保證勘查中精準地測量。勘查地質礦產資源的時候,必須就礦區之內地形和資源賦存的位置做精準地測量,這時需要應用到高精度的測量儀器,此儀器應當有較大范圍的坐標系,這樣才能保證勘查精準,并配合應用最新基準點,以不斷提升測量精準度。在常規礦區中可以使用此種技術,同時可以在礦產地質特殊和處在偏遠地區的礦產礦區進行測量。在一般情況下,如果礦區處在了地理位置不良的區域內,不能應用一些先進測量儀器,為保證測量的精度,就需要采用符合該地區地理條件的測量基礎,并合理地運用現有的資源作為輔助,以最大范圍地確保勘查的精度。
(6)建立健全勘查和找礦的管理機制。為更好地激發勘查和找礦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并且依照管理制度開展工作,就需要不斷地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以推進勘查和找礦順利進行,也能提升工作的效率。從“科教興地”的角度出發,設定出勘查與找礦中的具體技術標準,并不斷地完善,持續規范;還要制定出激勵技術人員創新的制度,以激發他們的創新積極性,從而為勘查和找礦提供出更多新穎的方案和技術,從而不斷提升勘查和找礦的效率,這有利于綠色開采的實現。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背景下,我國的礦產資源需求量不斷增加,這就需要更多精準地礦產勘查和找礦技術,準確地找出礦產,確定礦產類型,清晰礦產分布規律,進而高效率地開采地質礦產資源,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