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山,魏玉侖
(1.伊犁州特克斯縣林業和草原局,新疆 特克斯 835500; 2.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鎮農業發展中心,新疆 特克斯 835500)
草原退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的過度開墾、過度放牧,是人為因素所導致的,而草原的退化不僅會影響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還會影響到社會的正常發展。因此,政府部門需要對草原和牧區加強監督和管理,從而實現生態環境和經濟的良性發展。
草原上不僅僅有牧草,還有一些珍貴的菌類以及大量的野生中藥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草原上的牧民會在草原上挖掘這些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藥材和菌類,從而導致了草原的植被被破壞。此外旅游開發,開墾種地等方式也是對草原的一種破壞行為,建國以來我國有大約200萬hm2的草原被開發為農基地,但是大部分的農基地并沒有長期的種植農作物,而是任由其閑置,而這些行為都是對草原植被的一種嚴重破壞。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畜牧業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大,因此當地牧民大量的發展畜牧業,過度放牧導致了草原面積減少,牧草質量下降。因此當地政府需要實施禁牧、游牧、休牧等政策,從而維護當地的生態平衡。
近些年來,由于自然氣候以及人們對于草原的不合理使用,導致了我國草原面積在縮小,牧草的質量下降,對于當地的牧民而言,蓄養牲畜才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牲畜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牛羊類牲畜需要食用牧草才能夠滿足生長的需要,而草原牧草質量的下降不僅會影響當地的生態平衡,同時還會使牧草無法滿足當地區牧民的需要。由于經濟發展的因素使得人們對于畜牧產品,如羊毛、奶制品、牛羊肉等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使得當地牧民所需養的牲畜數量在不斷的提升,牲畜數量與草原形成負增長,從而導致了草原牧場的區域縮小,加速了草原退化。
解決草原退化的困境就需要調整牧民的放牧策略,在秋冬季節,草原的植被由于天氣的因素導致生長得較為緩慢,因此在這一季節如果莫名過度放牧,就會導致草原的牧草數量急劇減少,而這樣會使得土壤沙漠化,不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因此當地政府部門需要根據草原牧草生長的特點安排當地的牧民減少秋冬季節的放牧,從而讓草原植被能夠有充足的休養時間,實現草原的良性發展。
在解決草原退化困境,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還需要面臨的問題是不讓牧民秋冬季節在天然草原進行放牧,那么牧民所養的牲畜就會面臨飼料不足的情況,使得牧民的經濟收入大大減少。因此,當地政府需要積極的建設人工草地,從而進一步的確保當地牧民所需要的牲畜能夠獲得足夠的飼料,在保證了牧民經濟收入的情況下,加強了對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所以當地政府要加強資金投入,積極建設人工飼料基地和大規模的人工草地,使退化的草原逐漸恢復,從而為草原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的保障,還能夠緩解牧民的大規模放牧以及草原退化之間的矛盾。
當前我國的草原牧區的草場大多為政府對牧區進行劃分,然后由牧民進行私人承包,對于牧民而言,承包了該區域的草場需要一定的費用,因此就會過度放牧,從而提高自己的經濟收入,而這種思想和行為就會導致該區域的草場環境被破壞,導致草原退化。因此,當地政府需要制定有償責任承包制,將牧區草場進行劃分后,基于國家出臺的草原保護法的相關法律法規,對牧民所承包的區域進行明確,并對于草原牧區進行合理的劃分,明確牧民對該區域草場使用的權限和義務,讓牧民能夠主動積極的對草原進行保護,盡可能的避免破壞草原的生態環境,從而不僅能夠保證牧民在生產經營期間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還有效的解決了草原退化的問題。
國家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草原保護的宣傳,讓當地的牧民能夠充分認識到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如果草原不斷退化,土地荒漠化,那么不僅牧民的畜牧業無法得到有效的發展,失去了長期的經濟來源,而且還影響了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環境。因此,要通過加強宣傳讓牧民認識保護草原的重要性,不破壞草原植被,不過度放牧,真正的實現發展畜牧業和保護草原相結合,實現人與草原的和諧相處。
當地政府需要在保障牧民經濟收入的同時改善草原的生態環境,并加強對草原的管理和監督,解決草原退化問題,實現人與草原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