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園
(輪臺縣農業農村局,新疆 輪臺 841006)
小麥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高低對糧食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如何提高小麥產量,增加種植效益顯,必須要加強小麥栽培技術研究工作,將高產栽培技術應用于小麥種植實際,才能為小麥的產量與品質提供保障,推動小麥種植產業持續穩步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確保糧食安全。
為了提高小麥種植產量,選地整地工作至關重要,應當首選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灌溉條件,土層深厚的地塊進行種植,為小麥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同時對小麥高產品種進行選擇,首選分蘗強、抗倒伏、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優質小麥品種,因地制宜將小麥品種的優良特性充分發揮出來。
地塊選擇之后應當利用科學地整地方式,來對土壤結構進行改善,深耕細作。小麥播種之前對土壤進行深耕,控制深度在25cm以內,使土壤儲水保濕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強秸稈還田,提高土壤肥力,分更深度應當控制在25cm左右,精耕細作,使土壤上層疏松,下層踏實,儲存水分能力,促進小麥健康生長,春季及時灌溉,為避免小麥生長拖肥與早衰現象出現,在小麥拔節期以及孕穗期,合理應用氮素化肥,進一步增強小麥蛋白質含量。
為了有效提高小麥產量,在小麥栽培過程當中,應當科學合理的選擇小麥播種時間,充分考慮小麥品種對播種期進行確定,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播種利于壯苗培育,保證熱量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小麥根系更加發達,增加小麥莖蘗數量。
利用藥劑對小麥麥種拌種,也可應用包衣種子,種子篩選好之后,在太陽底下進行3d左右的晾曬,利用10%的吡蟲啉以及 2%戊唑醇進行藥劑拌種。充分考慮小麥品種以及土壤情況和播種時間等,確定播種量,肥沃的地塊通過機械化播種方式進行播種,對于半冬性小麥品種按照225萬~270 萬株/hm2進行控制,利用播種機進行播種過程當中,要確保播種深度均勻性,對播種數量科學控制。
為了保證小麥獲得高產穩產,在種植小麥過程當中應當將田間管理工作充分做好,小麥生長過程當中,難免會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影響,如小麥種子出芽率不高引發缺苗病苗以及弱苗等,發現上述情況之后,應當及時的進行補苗,為麥苗生長提供有利的環境條件,并根據小麥生長的不同時期科學合理的進行灌溉和追肥,為其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供應,還要將除草,除蟲工作充分做好,由于雜草以及病蟲害發生,會對小麥健康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降低小麥產量,為了保證小麥健康生長,提高小麥產量,必須要將田間管理工作充分落到實處,合理灌溉與施肥,及時除草,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小麥健康生長,獲得高產穩產。
小麥生長過程當中田塊中的雜草對小麥的營養吸收會造成搶奪,所以為了避免雜草過多對小麥生長造成營養搶奪,提高小麥生長營養供給率,應用除草劑開展除草工作,但是對出草劑進行選擇過程當中,應當保證其合理性,選擇應用對小麥健康生長不會造成負面影響的除草劑。如目前應用比較普遍的,如炔草酯、苯磺隆等除草劑除草效果非常好,如果小麥田塊當中,雜草混生可以聯合應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同時還應當科學合理的控制除草劑的配置濃度,保證其作用發揮,避免對小麥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為小麥高產穩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寒潮天氣到來時,地表溫度會出現明顯下降,處局0°范圍以下,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會影響小麥地下根莖,引發凍害問題,造成小麥生長不良,引發減產。所以為了保證小麥健康生長,提高其產量。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凍害情況的發生,如早春時節對小麥進行鎮壓。分蘗階段的小麥利用壯豐安進行噴施,科學合理的控制小麥生長發育,增加小麥根部活力,提高小麥的抗寒性以及抗倒伏性,促進小麥健康生長。通過這樣的措施還能降低小麥第一節生長過快問題。另外,在小麥苗期生長階段可以選擇應用暖性農家肥進行施入,使其抗凍能力進一步增強,還能有效的提高小麥的分蘗性能,避免由于凍害引發的經濟損失,為小麥高產穩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進入成熟期的小麥,必須要適時的進行收獲,這對保證小麥產量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收獲時間過早,小麥籽粒當中的營養物質還沒有得到充分發育和積累,會對小麥產量造成不利影響。所以為了保證小麥高產穩產,提高小麥品質,增強小麥發芽率,必須要根據小麥成熟期適時的進行收獲。如果小麥收獲時間過晚,會在小麥呼吸作用以及水分作用影響下,對小麥籽粒當中的營養物質造成大量消耗,降低小麥當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其中的碳水化合物,還會影響小麥的出粉率,極易引發小麥籽粒掉落,還容易發生倒伏或者發芽情況,所以小麥成熟季節應當及時的進行搶收,并做好晾曬工作,合理保存,保證小麥處于合適的含水率,合適的儲存并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