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奕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五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 阿克蘇 843015)
新疆地區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位于亞歐大陸腹地,地表水資源較為匱乏,適宜種植棉花作物。在使用地下滴灌技術時,市場會出現滴頭被堵塞的現象,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在新疆地區,使用雪融化后的水作為灌溉水,過濾時無法去除水中大量的雜質,就會造成滴頭堵塞的情況。第二,在棉花生長的過程中,其根部喜愛有水的地點,會慢慢朝此方向生長而導致堵塞。第三,在關閥時,滴頭處會吸回帶有雜質的水而導致堵塞。第四,在安裝設施時,工作人員的安裝步驟失誤而導致堵塞。因此,在安裝滴頭時,需要先分析過濾當地的水資源,采用符合要求的過濾器,去除水中的雜質。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裝時,禁止擅自改動任何零件,必須根據規定的安裝步驟施工,確保安裝的準確性與正確性,防止出現滴頭被堵塞的情況[1]。
棉花屬于一年生作物,種植面積較大,通常采用機械化方式種植,以至于滴灌毛管鋪設行與播種行無法一一對應,出現受肥和受水不均勻的情況,若是提高對設備的投入,會降低部分局部灌溉的優勢,而若是增大毛管鋪設的寬度,棉花就會出現長勢不一的情況,甚至是部分棉花瘋長或干旱的情況。因此,對于錯行的問題,需要準確鋪設毛管。一般情況下,采用機械的方式鋪設毛管,在鋪設時為了防止拉傷或拉斷毛管,需要減慢鋪設時的速度,確保毛管順直、平整,互相之間處于平行狀態。在開始鋪設前,需要取樣不同的土壤,并且對其進行參數計算,其中包括毛管鋪設的寬度、間距、深度等,在通過試驗后,才可以開始灌溉。
在安裝方面,地下滴灌設施的布置,對棉花吸收水分具有積極作用,若是設施布置不符合要求,就會影響棉花的生長效率。在棉花種植前,缺少相關的實地考察,以至于設備無法滿足種植需求。由于棉花的根部具有特殊性,不能將地下滴灌設備埋在較深的位置,同時,還需要防止在農耕時被種植人員損壞。在使用方面,由于部分種植人員無法熟練掌握地下滴灌技術,甚至是不知道如何使用設備,控制不好灌溉的出水量,降低了棉花的質量與產量。因此,合理安裝地下滴灌設施至關重要,避免影響棉花初期的出苗狀態。在開始安裝前,對于當地的棉花種植農田,需要先進行整體的環境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方案,防止出現滴灌設施安裝不合理的現象,進而對棉花的生長產生影響,以及降低棉花的產量。此外,需要對種植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使其充分了解地下滴灌技術的相關知識,熟練掌握地下滴灌技術。
在棉花種植的過程中,需要先選擇適合的棉花品種,使其達到最佳的棉花產能,從而大面積的推廣種植。從大體上說,在選擇棉花品種時,需要選擇生長期較長的優良品種,同時需要具有較大的豐產潛力與抗逆性,經過科學合理的篩選處理后,可以使棉花的發芽率達到85%以上,種子的含水比例達到10%以內,還需要注意棉籽的純凈度需要限定于95%,防止棉籽里含有過多的雜質。在棉花種子晾干后,就會進入種植環節,地膜覆蓋的棉花作物需要確保地表溫度,在地膜以下3cm的位置,地表溫度需要超過4攝氏度,為棉花的生長提供基礎與保障。一般來講,棉花的種植溫度具有一定穩定性,最好控制在10-12攝氏度的地表溫度,還需要限定覆膜滴灌的栽培數量,可以將棉花種子總量限定為每公頃22.5千克,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科學合理地控制棉花栽培總量,防止栽培密度較小,對棉花的生長產生影響[2]。
由于當地的土壤、氣候、作物的生長狀態等因素,對棉花的生長產生一定限制,因此,需要科學合理灌溉,在棉花的生長期間,需要確保充足的水資源灌溉,限制滴灌的次數與頻率,將滴灌水量控制在每公頃6000m3左右,最少達到12次灌溉次數,當棉花進入成熟期后,就可以對滴灌水量進行一定程度的減少,實現棉花高產的目標。同時,毛管與支管的滴灌設備,是田間滴灌系統常見的操作方式,在種植成片的棉花時,需要采用機械設施輔助,確保滴灌帶的均勻性,從而順利完成鋪設處理工作。
棉花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田間施肥、防治病蟲害、化學調控等。在棉花的整個生長期,需要進行5次的化學調控處理,使其達到最好的生長狀態。當棉花長出三片真葉時,需要采用有效方法,為棉田的旺盛生長提供保障,在充足的日光照射下,讓其下部和中部的植物吸收養分,還需要注意棉田的整體溫度,促進棉田的生長發育。同時,需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例如立枯病、黃萎病、枯萎病等,需要及時清除患病的田間植株,還可以使用輪作倒茬的方式,有效去除病蟲害。對于棉葉螨等常見的蟲害,最主要是需要消除越冬的幼蟲,改變其整體生存環境,定期清除棉田內的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