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驥
(遼寧省遼陽市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 遼陽 111000)
玉米作為重要的糧食產物,具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和戰略意義,所以在當前農業市場中非常受重視。在生產玉米過程中,通過增加化肥使用,就能夠很好的提升其產量,但長期這樣大劑量施用化肥,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理化性質差等問題,所以導致了化肥利用率偏低的現象,影響農民生產的經濟收益。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玉米對土壤中養分的綜合利用效率,就需要從施肥量、秸稈還田和防治病蟲害三個方面來進行綜合研究、優化整合農業資源。
減肥增效其實質就是減少使用化肥,增施有機肥來有效的提高玉米產量、提升玉米品質。在落實這一理念的基礎上,主要是從化肥的構成方面來對其進行研究,而且還應該重視起秸稈還田技術的有效推廣,推動農業穩定可持續發展[1]。這一理念的提出,意味著我國農業開始向綠色環保方向發展,在確保玉米產量的同時,要更好的保護環境,減少因為過量使用化肥而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
因為受到科學技術的影響,農業也有著很大的變化。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農業發展,出現各種大型農業機械,這樣就為農業生產帶來方便。首先,在使用大型機械生產設備過程中,能夠減少人力投入,而且為了能夠迎合時代發展需求,就可以對秸稈進行二次利用[2]。比如,在收割過程中,可以在收割的同時利用機械來粉碎其秸稈,然后將其覆蓋在田間,這樣秸稈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就能夠自然發酵,進而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的孔隙度及保肥保水能力,而且還能夠減少化肥的施用量,避免秸稈焚燒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火災隱患。其次,在秸稈還田過程中還有很多方法,但是其他方法就要比機械粉碎方法困難。比如,在有水源的附近挖設一個坑,在這其中填滿玉米秸稈,然后在其上放置能夠加快腐爛的催化劑,將其攪拌[3]。在完成后利用塑料膜對其進行覆蓋,這樣就能夠讓秸稈和催化劑有效結合,等待一周的時間就能夠將其用作于玉米種植的底肥。但是,因為這種方法較為麻煩,并不適合當前的玉米種植,大多數的種植戶都會利用機械粉碎的方法,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玉米產量,既保護了耕地,改善了土壤有機質含量,又能有效地降低肥料成本,從而也帶來了經濟效益,使得農業生產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
種植人員可以在種植過程中使用有機肥,這主要是由動物糞便所構成,進而能夠為玉米提供充足的營養,提升玉米的品質。在種植人員施用有機肥的時候,可以將腐熟的糞便施用在玉米地上,不僅能夠很好的改善其土壤環境,還能夠為玉米提供充足養分。如果發現糞便并沒有完全腐熟,那么就要對其進行處理,可以添加一定的水來對其進行攪拌,在這其中加入一些生物秸稈,將其水分控制在60%左右,并將其堆成秸稈垛,每兩天進行一次翻垛,讓其糞便能夠在這其中完成發酵。等到兩個月左右就可以使用。每畝使用2噸有機肥。通過使用有機肥的玉米,其產量至少比上一年增加10%,而且利用這種方法還能夠減少玉米的病蟲害問題,讓種植人員能夠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達到理想種植效果。
種植人員可以通過相應的藥劑來對這種病害進行防治,進而避免大斑病的進一步擴散。在這過程中種植人員可以采取60%甲基托布津溶液700倍液來對其進行防治,每周噴灑一次,可以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在噴灑過程中需要根據玉米的實際情況進行噴灑,避免因為噴灑過多而出現藥害。其次,種植人員為了能夠獲取更好的種植效果,還可以在玉米的拔節期來對其進行追肥,使用葉面營養劑來對其玉米進行噴灑。最后,應該在選種過程中利用合理的方法來進行,這樣可以很好的防治大斑病的出現。在玉米種植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大斑病的重視,進而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玉米螟是一種常見的蟲害,所以種植人員就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對其進行處理,利用45%的辛硫磷乳劑,來將其噴灑在心葉叢中,或者是每一個喇叭口內丟進三粒辛硫酸顆粒,這樣能夠很好的起到其防治效果。
這種病害主要會表現在玉米的葉鞘和莖稈上,一旦玉米染上這種病害,那么就會容易在穗苞上出現病斑,進而導致莖葉枯死。如果玉米植物感染這種病害,應該將其病桿進行集中銷毀,或者是利用25%的井崗霉素來將其噴灑在玉米植株上,這樣能夠起到防治的作用。
總而言之,通過應用減肥增效技術,能夠更好的提高其肥料的利用率,達到理想的玉米產量,減少在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發生率。而且通過利用秸稈還田技術,還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更好的保護環境。種植人員在種植玉米過程中,減少化肥的購買量,減少了前期生產的成本投入,而在后期又能夠獲取理想經濟效益,可以推動我國農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