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麗
(涿鹿縣農業農村局,河北 涿鹿 075600)
涿鹿縣地處河北省西部,距離北京只有130km,所處地理位置具有優勢。境內海拔高度460~2882m,由于海拔差距較大,具有丘陵、山地和梯地等多種地貌。縣內具有充足的光照和較少的熱量。這些氣候和地理條件為中藥材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
(1)發展現狀,隨著種植業結構的不斷優化,我縣種植的藥材也從無到有,從零星種植到規模種植,近幾年涿鹿縣的中藥材發展有了一定的成績。涿鹿縣中藥材種植主要分布在五堡、欒莊、大堡、礬山、趙家蓬區等鄉鎮,種植的藥材種類主要是黃芪、板藍根、丹參、酸棗等,2019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266.7hm2。
(2)生產種植主體,種植主要以藥材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為主,規模性的經營主體(26.7 hm2以上)有3家分別是:張家口好地洼商貿有限公司2018年租賃五堡鎮果樹場的土地53.3 hm2種植酸棗;河北馨和松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在黃土坡、杜家洼、胥家窯等村建立起56 hm2林下藥材種植基地,農戶收獲的藥材有公司收購,用于養殖和出售藥材;涿鹿新晨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租賃下沙河、辛店和下虎棚土地133.3 hm2,2019年種植110 hm2的藥材。縣區的藥材合作社和企業基本上是近幾年剛剛發展屬于起步階段,還處于逐漸摸索和學習過程中。
(3)種植模式有兩種:一是采取藥材公司加農戶或者基地的模式和專業合作社加農戶種植的方式。張家口好地洼商貿有限公司通過流轉農戶土地作為自己的種植基地,由當地農民打工種植,企業自己經營;河北馨和松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租賃一定數量后輻射周邊農戶擴大種植范圍和規模。公司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協議,確定種植面積、保底收購價格。當市場價格高于保底價時按照市場價格收購,低于訂購價格,公司按照訂購價格收購,這樣可以使種植戶的效益得到保障。二是農戶自由種植模式。種植戶根據市場行情和種植經驗,自主分散種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由經濟人或者中間商收購,經濟效益沒有保障。此種種植模式的比例約占10%,如南山區的種植戶。
本縣能夠種植中藥材的區域較廣,但是種植面積較小,縣里沒有整體的統籌規劃,沒有規模化的種植,大藥商、大企業得不到原材料,因此種植的藥材附加值低。導致種植戶銷售的是原始產品,種植中藥材產業鏈得不到延長。
中藥材的發展需要科技的支持,但是我縣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大部分是糧食和蔬菜方面的技術人員,沒有系統掌握藥材專業知識的技術骨干,造成種植盲目性。
由于涿鹿縣的中藥材合作社和企業處于起步階段,種植戶對企業和合作社認識和信任程度不夠,合作社自身的機制建設不夠完善,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能力不強,因此帶動能力差。
根據涿鹿縣中藥材的種植現狀和現有的問題,在中藥材發展方面,應該以市場為引領,效益為中心,科學技術為支持。加速中藥材種植基地的標準化生產建設,創建當地品牌。
(1)加強中藥材基地建設 以五堡鎮七堡村的好地洼商貿公司的酸棗基地為核心輻射帶動建設酸棗基地;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設:依托省道及109國道在輝耀、臥佛寺、大堡3個鄉鎮路邊發展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中藥材如油用牡丹、金銀花、菊花等,打造京津冀、旅游示范基地,把中藥材產業基地建設與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康養旅游、教學實習、科普教育等結合起來,拓展產業功能,提高產業綜合效益,開拓涿鹿的旅游資源;以大堡鎮和欒莊鄉為中心,創建中藥材標準園,通過標準園的建設,提高種植戶的種植水平,提高產品質量。
(2)加快中藥材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積極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部門聯系和合作邀請專家教授進行室內講解和實地指導。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對有種植歷史和種植意愿的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培育一批具有中藥材種植專業技術的農民技術人員,正真解決藥材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現狀。
(3)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規模化種植戶帶動種植基地,生產基地連接種植戶的生產模式,從而使分散零星種植的生產同變化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逐漸培育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引進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中藥生產企業建立基地,使企業與種植基地共同發展壯大。
(4)增加資金支持力度,通過各種項目資金支持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意識的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做好新品種新技術方面的引進和推廣,同時鼓勵他們提升自身產品質量,創建自己的品牌。
(5)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資力度,增加資金投入。制定并落實新形勢下的各項優惠政策,多方爭取中、省、市項目扶持資金或采取政府貼息貸款等方式,為我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要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拓展銷售渠道,吸引縣內外資金及民間資金進入,合力打造中藥材代化產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