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檢察院檢察長 林貽影
民法典頒布以來,全省檢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認真學習宣傳民法典,積極做好實施的各項準備工作。省檢察院先后三次組織干警聆聽了有關專家學者的講座,積極參加最高檢舉辦的培訓班,我也就學習貫徹民法典給機關全體干警授課。全省檢察機關將把學習宣傳、貫徹實施民法典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工作和業務工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真正將民法典的基本理念、價值追求融入檢察機關司法辦案各環節,把實施民法典貫穿法律監督全過程。
一是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守好民事權益司法救濟“最后一道防線”。民法典立足中國國情,規定了完備的民事權利體系、權利救濟規則、權利保護機制,并且在維護人民權益方面有很多創新,如人格權獨立成編,物權編創設了居住權制度,婚姻家庭編確立了夫妻共債共簽原則,繼承編增加了新形式遺囑類型,等等,這些都給民事檢察工作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下來,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一方面,密切關注、積極參與最高檢出臺的相關司法解釋和最新司法動態,修改完善我省檢察機關執行監督、再審檢察建議、審判程序違法監督、案件線索移送等工作指引,構建多元化監督格局。另一方面,加強對民事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健全對不服生效民事裁判申訴的受理、審查機制。堅持依法監督和化解矛盾糾紛并重,對認為確有錯誤的裁判,通過發出檢察建議或提出抗訴,及時監督糾正;對正確的裁判,依照民法典向當事人釋法說理,促進息訴服判。強化民事執行活動監督,促進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行難問題。在辦案中我們將牢固樹立精準監督的理念,優先辦理在司法理念方面具有糾偏、創新、進步、引領價值的案件,注重類案監督,同時總結提煉民法典適用過程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出幾批民事訴訟監督典型案例。
二是做實行政檢察工作,助推法治政府建設。民法典中與行政檢察工作關系密切的條文有230多條。全省檢察機關將加強對行政訴訟活動和行政非訴執行活動的檢察監督,促進糾正行政機關違背法律法規隨意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促進糾正行政處罰、行政裁決等行政行為中的違法活動。2019年,我們積極開展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行政爭議案件。下來,我們將持續深入推進此項專項活動,運用民法典的有關規定和民法基本原理,依法妥善做好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努力做到案結事了政和。
三是客觀公正履行刑事檢察職責,充分發揮刑法作為民法典“后盾法”和“保障法”的作用。刑事檢察同民事權利的保護密切相關。全省檢察機關將通過正確行使批準逮捕、提起公訴職責,堅決懲治侵害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的犯罪行為,發揮好民事權利保護的屏障作用。辦好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特別是在認罪認罰案件中處理好認賠問題,化解矛盾糾紛,修復受損的社會關系。加強刑事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妥善辦理刑民交叉案件,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特別是要防止違規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偵查措施和強制措施,著力監督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保護企業家財產和人身安全。
四是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民法典有11處直接表述了“公共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這些規定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密切相關。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關于加強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積極開展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加大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力度。強化對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的探索,懲罰就要讓其痛到不敢再犯。堅決貫徹英雄烈士保護法和民法典的規定,對侵害英烈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捍衛英烈尊嚴。落實民法典關于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公民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范圍,以高度負責的態度依法履職、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