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新國,王麗
(河南駐馬店市9 9 0醫院,河南 駐馬店)
唇腭裂是常見的一種顏面部先天性畸形,由于病毒感染、內分泌異常、缺乏營養以先天性遺傳因素等而導致,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造成了影響[1]。本次研究通過我院口腔科收治的30例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患者為對象分別采用實施正頜手術治療和正頜手術聯合術后正畸治療,將兩組的生活質量水平、功能指標、并發癥情況以及治療滿意度做比較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口腔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總計30例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患者為對象,隨機以每組15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男性9例,女性6例,年齡 12~34歲,平均(25.47±6.43)歲,病程 3~22年,平均(10.24±3.73)年。對照組有男性 9例,女性 6例,年齡 11~34歲,平均(25.45±6.52)歲,病程 3~24年,平均(10.33±3.69)年。兩組的臨床資料無明顯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皆符合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的相關診斷標準[2];患者和家屬皆愿意積極參與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無其他嚴重的身體疾病。
排除標準:排除嚴重器官疾病的患者;有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不積極參與治療的患者;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
對照組實施正頜手術治療。治療前借助X射線檢查對患者畸形的部位進行分析,根據具體的部位和嚴重程度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進行正頜手術前,將牙齒和牙弓盡量調整整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作牙頜板以及固定的裝置,實施正頜手術,術后采用咬合板等進行結扎固定或牽引,使頜骨在治療計劃的位置上進行愈合,愈合時間30~60 d,期間進行消炎、消毒治療[3]。
觀察組實施正頜手術聯合術后正畸治療。治療前借助X射線檢查對患者畸形的部位進行分析,根據具體的部位和嚴重程度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進行正頜手術前,將牙齒和牙弓盡量調整整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作牙頜板以及固定的裝置,實施正頜手術,術后采用咬合板等進行結扎固定或牽引,使頜骨在治療計劃的位置上進行愈合,愈合時間30~60 d,在正頜手術治療結束后同時進行術后正畸,將患者的牙齒盡量排列整齊,避免出現干擾咬合的情況出現,最大程度地減小牙列間的縫隙,從而提高牙齒的整齊度,期間進行消炎、消毒治療[4-5]。
根據兩組的生活質量水平進行對比,生活質量指標包括社會職能、情緒狀態以及身體質量。根據兩組的功能指標進行對比,包括語言功能以及咀嚼功能。根據兩組的并發癥情況進行對比,包括呼吸系統障礙、循環系統障礙、術后感染、聲音沙啞以及面部水腫。根據兩組的治療滿意度進行對比,按照醫院治療后對患者進行的問卷調查方式,滿分100分,<60分為不滿意,60~90分為滿意,>90分為非常滿意,治療總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l00%。
此次研究將SPSS 18.0統計軟件用來計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的生活質量水平(社會職能、情緒狀態以及身體質量)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距無意義(P>0.05)。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水平在治療后均優于對照組,差距有意義(P<0.05),見表 1。
表1 生活質量水平(±s, 分)

表1 生活質量水平(±s, 分)
注:*與觀察組對比,P>0.05;**與觀察組對比,P<0.05。
組別社會職能 情緒狀態 身體質量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6.92±5.45 65.94±5.58 57.08±4.83 67.69±5.65 60.26±5.39 67.82±5.84對照組 56.97±5. 53* 61.70±6.03** 57.17±4.92*62.81±5.89**60.34±5.74*63.92±5.79**
兩組的生活質量水平(語言功能以及咀嚼功能)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距無意義(P>0.05)。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水平在治療后均優于對照組,差距有意義(P<0.05),見表2。
表2 功能指標(±s, 分)

表2 功能指標(±s, 分)
注:*與觀察組對比,P>0.05;**與觀察組對比,P<0.05。
組別 語言功能 咀嚼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3±0.77 8.41±1.01 5.79±0.90 8.17±1.06對照組 4.95±0.75* 7.23±1.14** 5.81±0.92* 6.94±1.19**
兩組的并發癥情況中觀察組(總發生率2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總發生率66.67%),差距有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并發癥情況(n, %)
兩組的治療滿意度中觀察組(滿意度100.00%)明顯優于對照組(滿意度73.33%),差距有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滿意度(n, %)
唇腭裂也被稱為唇裂,是常見的顏面部先天性畸形之一,國內約1100個新生兒就會出現一個唇腭裂患者,同時可能會伴有身體其他部分的畸形[6]。唇腭裂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通常與病毒感染、內分泌異常、缺乏營養以及先天性遺傳因素等有關,隨著患者年齡的不斷增長,嚴重者甚至出現碟形臉,造成咬合錯亂的情況出現[7-8]。相當部分唇腭裂患者除了軟組織畸形外,還伴隨著不同程度的骨組織缺損和畸形,造成嚴重咀嚼以及語言等方面的生理功能障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造成了影響,同時也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心理障礙[9-10]。因此,對于唇腭裂患者應該及時的進行治療,避免多種生理功能障礙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危害[11]。目前臨床上對于唇腭裂的主要治療方式為通過修復手術來對患者面部進行整形的同時,恢復腭部的解剖形態和生理功能,重建腭咽閉合,從而促進飲食以及言語等功能的恢復[12]。正頜手術通過矯正錯位的牙齒,將不協調的牙弓和牙頜進行調整,消除牙的代償性傾斜,從而建立良好的牙頜關系[13]。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對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患者進行正頜手術聯合術后正畸治療,更有助于患者腭部畸形的恢復,最大程度地改善飲食以及言語等功能,臨床效果顯著[14]。隨著國內人口的不斷增加,受生活和飲食方面不規律的影響,再加上受工作和生活壓力下不注意對身體的保養,以及環境和空氣的污染加劇,導致新生兒唇腭裂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害了唇腭裂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因此研究對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有效的治療手段對社會有重要意義[15]。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兩組的生活質量水平(社會職能、情緒狀態以及身體質量)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距無意義(P>0.05)。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水平在治療后均優于對照組,差距有意義(P<0.05)。兩組的生活質量水平(語言功能以及咀嚼功能)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距無意義(P>0.05)。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水平在治療后均優于對照組,差距有意義(P<0.05)。兩組的并發癥情況中觀察組(總發生率2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總發生率66.67%),差距有意義(P<0.05)。兩組的治療滿意度中觀察組(滿意度100.00%)明顯優于對照組(滿意度73.33%),差距有意義(P<0.05)。結果說明,對采用正頜手術聯合術后正畸治療,比單獨正頜手術的治療效果更突出,調節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了語言功能以及咀嚼功能,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增加了治療滿意度。
綜上所述,采用正頜手術聯合術后正畸治療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患者,能夠調節其生活質量,提高語言功能以及咀嚼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增加治療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