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華
(丹陽云陽人民醫院,江蘇 丹陽)
小兒支原體感染通常是指一種比細菌小,同時比病毒稍大的微生物感染,常見的病原為肺炎支原體,由于病癥主要特征表現為發熱、畏寒等情況[1],患兒家屬通??赡芤砸话愀忻暗炔“Y處理。因此容易被忽視。該病癥于一年四季均有發生,需要及時對患兒進行治療,病癥的遷延可能導致患兒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影響患兒身體健康[2]。在臨床的治療中,通常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對病癥進行處理,阿奇霉素和紅霉素作為治療小兒支原體感染的主要用藥,均能夠對病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3],但對比而言,紅霉素的效果更好,并且可減少并發癥的產生[4],現通過選取200例小兒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探討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小兒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效果,現調查如下。
經相關部門批準,通過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錄的200例小兒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通過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將患兒進行隨機數表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兒47例,女性患兒53例,年齡 1~10歲,平均(5.63±2.72)歲,觀察組男性患兒 64例,女性患兒36例,年齡2~10歲,平均(6.15±1.96)歲。對比兩組患兒各項一般資料,性別及年齡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接受治療的患兒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②通過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未獲得有效治療;③存在一定的呼吸道感染情況。
排除標準:慢性呼吸道疾病者。
對照組患兒采用紅霉素進行治療,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進行用藥,用藥方式和劑量為20~30 mg/d,1次/d,紅霉素治療以7 d為1個療程,共計治療2個療程[5]。
觀察組患兒采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給予患兒10 mg/kg/d阿奇霉素混合葡萄糖溶液進行靜脈滴注,保持1次/d,共計治療5 d后停止用藥并改為10 mg阿奇霉素口服3 d,隨后再次停藥4 d,以此作為1個療程,共計治療2個療程[6]。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的整體有效率:顯效為患兒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無相關并發癥產生,經過相關檢查顯示血常規數值正常,呼吸道感染現象得到有效改善;有效為患兒在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無嚴重并發癥產生,同時在相關檢查中顯示血常規數值基本正常或偏高,呼吸道感染現象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無效為患兒在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出現部分并發癥,血常規數值偏高,同時呼吸道感染現象未得到好轉[7]。
觀察兩組患兒的各項臨床體征改善時間,包含體溫下降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以及影像學異常恢復時間[8]。
觀察兩組患兒并發癥的發生率,包含胃腸道異常、靜脈炎以及過敏現象[9]。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患兒的計量資料(±s)與計數資料(%)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兩組患兒整體治療有效率的對比情況,觀察組患兒的整體治療有效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兩組患兒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整體治療有效率對比[n(%)]
觀察兩組患兒各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改善時間對比情況,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改善時間變化明顯慢于對照組患兒(P<0.05),兩組患兒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各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改善時間對比(±s, d)

表2 兩組患兒各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改善時間對比(±s, d)
影像學異?;謴陀^察組(n=100) 4.26±1.92 8.98±2.27 8.12±2.76 15.62±3.81對照組(n=100) 1.54±0.81 5.67±1.19 5.66±2.23 10.68±4.24 t 13.053 12.915 6.933 8.666 P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體溫下降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觀察兩組患兒整體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情況,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兩組患兒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作為臨床常見的病癥之一,小兒支原體感染的具體表現通常包含發熱、咳嗽、頭痛、畏寒等,并且通過對患兒的血清支原體抗體檢測會呈陽性,另外胸片的特征輕微[10-11]。通常情況下該病癥根據發展程度的不同會損害患者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部位,從而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12]。兩種藥物均能夠通過與細菌細胞中核糖體50S亞基結合,從而阻礙細菌轉肽過程,藥物具有半衰期,因此持續時間較短。服藥后血藥濃度較高,對支原體血癥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13]。根據藥效分析,藥物在上皮細胞和炎性細胞濃度不足,無法抑制肺組織支原體,同時會產生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14],阿奇霉素為半合成15環大環內酯類藥物,具有組織滲透性高、抗菌活性強、抗炎能力強的優點,藥物半衰期長,作用時間相對較長,該藥物不會使P450細胞色素參與作用,能夠降低肝腎損害,但由于阿奇霉素在治療支原體肺炎患兒時,藥效慢,不良反應多,因此使用性相對較低[15]。
本文通過選取200例小兒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得出結果:觀察組患兒的整體有效率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改善時間變化慢于對照組患兒(P<0.05);觀察組的整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雖然大環內酯類藥物能夠對小兒支源性感染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整體療效對比,使用紅霉素的治療有效率較高,治療的效果更佳。
通過對兩組患兒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可以看出,采用紅霉素治療的患兒可取得更高的治療有效性,同時在各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改善時間對比情況中,均優于采用阿奇霉素治療的患兒。對比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紅霉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高于阿奇霉素,因此在進行用藥時,需要根據患兒的耐受性、患兒及家屬的意愿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