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國
(張家港廣和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蘇 張家港)
近年來患上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一旦患病后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以及工作[1]。慢性肺心病,即是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實質是屬于肺部疾病,是較為嚴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見于老年患者之中,尤其是在寒冬季節對于患者影響更大。據有關臨床資料顯示該病具有較強的致殘性和致死性,并且此類疾病隨著病癥的深入發展常常容易伴隨出現呼吸衰竭,并且通常還伴隨出現心功能衰竭以及目標器官受損,出現呼吸衰竭是致使患者出現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臨床表現發展較快,病情容易反復,因此需要及時觀察病情[2]。治療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重點在于減少患者呼吸負荷,因此本次研究選用了無創正壓通氣進行輔助治療,并且特別選取80例患者進行治療觀察,得到了較為科學有效的成果,現報道如下[3]。
選取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的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嚴格遵循隨機、雙盲的原則進行有效分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2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50~83周歲,平均(64.69±2.03)周歲;觀察組中2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51~82周歲,平均(65.09±1.98)周歲。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比較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并下發的《肺心病診治指南》,并且臨床出現呼吸衰竭表現。本次研究是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并且所有患者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還應當排除:(1)嚴重精神疾病難以有效溝通患者;(2)嚴重臟器受損患者。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治療,患者入院立即進行平喘以及解痙治療,避免患者出現呼吸興奮,并且需要對其進行消炎藥物的使用,還應根據患者表現進行持續性供氧,增加使用支氣管擴張器以及糖皮質激素,可選用洋地黃類強心藥物,需要實時注意患者酸堿以及水電平衡,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肌的訓練。
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使用無創正壓通氣:(1)儀器選用美國偉康呼吸機器,選用鼻面罩方式進行正壓通氣,可以避免氣管插管增加對于患者的傷害;(2)治療前應當提前同患者進行深入的指導交流,告知患者無創正壓通氣的意義、作用以及優勢,提前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減少初始憋氣表現出現,影響患者耐受性,增加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3)首先指導患者采用舒適的坐臥體位,然后對儀器各指標進行有效調控,呼吸頻率保持在20次/min左右,數值在9 cmH2O,吸氣壓力保持在1.20 kPa左右,呼氣壓保持在0.40 kPa左右,氧流量在8 L/min,并且應當連續治療1 d以上;(4)如若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應當逐漸減少使用頻率,更改為間斷使用,連續治療3 d后即可暫停治療。
治療后護理人員應當及時檢測患者各項心肺功能指標,并且治療效果中總有效率=(有效+好轉)/總例數×100%。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4.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不同方式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在VC%、FVC、PEV1、LVEF以及SV等指標中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參數詳見表 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s)
組別 例數 VC% FVC(L) PEV1(L) LVEF(%) SV(mL)對照組 40 71.09±5.18 2.92±0.41 2.25±0.34 45.08±3.40 71.07±5.34觀察組 40 80.36±5.89 3.80±0.47 2.97±0.46 52.04±4.25 79.83±6.35 t 13.570 1.474 1.390 10.303 11.258 P 0.000 0.011 0.000 0.000 0.002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參數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效果[n(%)]
慢性肺心病原本就具有常見、高發的特點,一旦患病后容易出現反復咳嗽、咯痰以及氣短等表現,并且還容易誘發多種嚴重疾病,其中最為嚴重的并發癥即是呼吸衰竭,這也是造成慢性肺心病患者殘疾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4]。據有關資料報道目前我國中老年人中出現此類疾病的患者數量高達6%,在秋冬季節很多患者難以承受疾病折磨,目前已然直接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5]。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還具有一定進展性,并且極其容易感染致使病癥反復,影響多個器官組織功能。
本次研究特別在傳統基礎藥物治療之中增加了無創正壓通氣,此類治療方式是應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療以及急救的最為有效的方式,以往的人工通氣是需要進行氣管插管的,對于患者身體具有一定損傷,部分患者更加難受,還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6]。而無創正壓通氣是利用面罩或者口罩等方式為患者進行呼吸支持,避免對器官進行損傷,對于患者而言是沒有實際傷害的[7]。在使用過程中呼吸機將提供的空氣-氧氣混合的氣體送入患者體內,致使患者吸氣和呼氣時肺內壓始終高于大氣壓,減少了自身呼吸過程中的負荷以及壓力,使體內血氧飽和度逐漸恢復正常。通過本次研究所得數據我們直接觀察到患者使用無創正壓通氣進行治療后各項功能的水平數據是趨于正常的,但是此類治療方式的具體應用后是否具有負面作用是需要進行深入探究的[8]。
綜上所述,使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能夠快速改善患者肺心指標,改善呼吸功能,并且安全無創,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