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宇
(吉林省前郭縣醫院,吉林 前郭)
關節鏡下微創手術前交叉韌帶重建是治療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患者的有效方式,術后良好的康復治療是保證手術效果以及促使患者早日康復的重要措施。多數研究表明,患者病情的康復與患者的心理狀況具有密切聯系,可隨患者的心理特征發生變化[1]。此類患者通常存在應激性的心理狀態,臨床中,積極配合治療,心態良好的患者預后更好,針對此類現象,本次研究以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患者心理特征與早期康復的相關性,詳細情況如下。
將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為(36.8±6.3)歲,選擇同一時期來我院體檢的50例健康人為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為(37.1±6.2)歲。另根據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將患者分為15例輕度(50~59分)、15例中度(60~69分)以及20例重度(69分以上)。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我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
采用早期康復調查表以及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進行調查,調查之前,需對調查成員進行培訓,培訓合格之后再對患者進行調查,調查成員采用易懂的語言對所需調查的項目進行解釋,術前需對患者的一般資料以及心理狀況進行分析,術后對患者的下床行走時間和住院時間等康復指標進行統計。
(1)分析兩組焦慮抑郁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2)觀察不同程度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下床行走時間等康復指標。
將數據納入SPSS 18.0軟件中分析,使用t和(±s)檢驗及表示計量資料,相關性采用Pearson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SAS、SDS評分對比(±s, 分)

表1 兩組SAS、SDS評分對比(±s, 分)
組別 例數 SAS SDS對照組 50 36.7±4.8 37.0±5.0觀察組 50 58.7±5.2 59.6±4.9 t 21.982 22.827 P 0.001 0.001
經Pearson分析,焦慮抑郁評分與患者的術后早期康復指標為正相關(r=0.536,P=0.001<0.05);輕度焦慮抑郁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下床行走時間顯著少于中度和重度患者,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不同程度焦慮抑郁患者康復指標對比(±s, d)

表2 不同程度焦慮抑郁患者康復指標對比(±s, d)
注:與輕度患者相比,aP<0.05;與中度患者相比,bP<0.05。
組別 例數 下床行走時間 住院時間輕度 15 1.5±0.5 10.5±2.3中度 15 2.6±1.0a 15.7±2.5a重度 20 3.4±1.3ab 18.9±3.0ab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多是由于外傷所導致,運行性損傷最為常見。前交叉韌帶為膝關節重要的前向穩定結構,患者受到損傷之后會具有膝關節不穩等情況,隨著患者病程的延長可能會導致患者膝關節功能喪失[2]。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在關節鏡下實施膝關節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已成為治療患者的首選方案,該方案能夠取得顯著的療效,但在術后對患者康復效果造成影響的因素較多。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患者均存在著康復的風險,康復情況不容樂觀[3]。
從當代醫學模式而言,個體的生物因素、社會因素都必須通過個體的心理反應,才能對人體的疾病與健康起作用,患者只有在通過心理、生物以及社會的干預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心理反應的強弱往往會受到個性特征的影響,患者在身體受損的同時,其本體感覺也會受到一定的損壞[4]。前交叉韌帶功能的完全恢復不僅僅依賴于解剖結果的恢復,患者感覺功能的恢復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這便要求患者需要具有積極、健康、樂觀的心態。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患者均具有焦慮抑郁等情況。焦慮患者通常會出現肌肉緊張、姿勢僵直以及發抖等狀況,并伴隨著面色蒼白以及頻頻小便等特征,其嚴重程度主要取決于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以及對疾病的治療方式和其想象后果的擔心程度[5-6]。抑郁患者主要表現為唉聲嘆氣和對治療的擔憂,雖具有治療的要求但患者對治療缺乏信心,認為治療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焦慮以及抑郁均會導致患者出現食欲不振、治療配合度低等情況,拒絕康復訓練會導致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時間延長,或術后疼痛感高于一般患者,從而對患者的早期康復造成影響[7-8]。
在本次研究中,經Pearson分析,焦慮、抑郁評分與患者的術后早期康復為正相關,與輕度焦慮、抑郁患者相比較,中度和重度焦慮、抑郁的患者所需的住院時間以及下床行走時間更長,組間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在臨床治療中,醫師應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重視患者的心理癥狀,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在患者康復階段,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活動,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對于促使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患者的心理特征與術后早期康復具有密切關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對于促進患者盡早康復具有重要意義,臨床需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