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言祿,陳麗香
(招遠市金嶺鎮衛生院,山東 招遠)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常見病,指的是尿路上皮被細菌侵入造成的炎癥反應[1],臨床癥狀主要有尿頻、尿急、尿痛,膀胱或會陰部的不適以及尿道的燒灼感,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尿液檢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檢查方法,對臨床的診斷、療效的判斷與疾病的預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檢測主要包括尿常規的分析比較、尿液中的紅細胞與白細胞等,尿液檢查時應選用新鮮尿液(尿從體內排出到檢測在0.5 h以內),時間長了易發生變化[2],影響檢測的準確性。筆者為了分析不同時間尿檢對尿路感染患者檢查結果的影響,以本衛生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收的240例尿路感染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對0.5 h、1 h、2 h、3 h的尿液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衛生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收的240例尿路感染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將他們隨機分為A、B、C、D四組,每組尿液標本60例,把尿液標本分別放置0.5 h、1 h、2 h、3 h,觀察比較四組的檢測結果。A組男25例,女35例;年齡30~55歲,平均(41.30±5.23)歲。B組男26例,女34例;年齡33~55歲,平均(41.90±5.23)歲。C組男23例,女37例;年齡31~55歲,平均(41.50±5.24)歲。D組男22例,女38例;年齡32~54歲,平均(41.10±5.21)歲。四組尿液標本的患者在臨床基本情況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符合尿路感染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或家屬都填寫了知情同意書。
全部標本均選用中段新鮮尿液,裝在一次性尿杯里。標本到達后,在0.5 h內送檢,于常溫下保存。對尿液標本的顏色與透明度進行觀察,在0.5 h、1 h、2 h、3 h分別做尿液檢驗,由專業檢驗師應用自動尿檢儀器進行檢驗,對每份標本的檢測時間與結果進行記錄。檢驗時嚴格按照操作流程與規范進行操作。
觀察比較4組標本的檢測結果(主要是紅細胞、白細胞、pH值),并對比檢驗結果的準確率。準確率等于尿路感染檢出人數/總人數×100%。
本研究選用醫學軟件SPSS 20.0進行統計,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來進行表示,檢驗用t來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若出現P<0.05,則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后發現,尿比重、pH值、尿沉淀定量的白細胞與紅細胞的成分在0.5 h、1 h、2 h、3 h沒有明顯的差異,可紅細胞與尿蛋白會隨著時間的加長而發生變化的現象[3],具體見下表1。
表1 不同放置時間對尿液檢測標本的影響(±s)

表1 不同放置時間對尿液檢測標本的影響(±s)
時間 WBC(×109/L) RBC(×1012/L) 比重 pH值0.5 h 2.05±0.80 1.31±1.19 0.020±0.009 5.77±0.86 1 h 1.93±0.72 1.40±1.08 1.020±0.008 5.71±0.71 2 h 1.84±0.73 1.48±1.21 1.018±0.007 5.90±0.71 3 h 1.77±0.59 1.49±1.30 1.018±0.008 5.96±0.79
研究后發現,尿液標本放置3 h以內,對尿液檢測的準確率影響不大,具體見下表2。

表2 檢測結果準確率的對比(n, %)
尿液檢測的結果常被臨床大夫用來判斷病情,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受到多種因素(標本質量、檢測儀器、試紙、操作等)的影響,必須確保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才可以使檢測結果準確無差。一般尿檢要患者的新鮮尿液,且要在排出體內0.5 h內完成檢驗,如果尿液時間長了,尿液就易發生變化,臨床上在日常檢驗時,因為各種客觀原因的存在,尿液標本可能不會及時的到檢,一般會在尿液標本采集后2 h內檢驗完。主要原因是常溫下尿液標本大于2 h,尿液中就會有細菌繁殖增長[4],細菌計數出現明顯的增高,尿液的pH值也會發生變化,尿液中管型、白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會被破壞,使細胞的成分無法檢測出來,從而使尿液的成分發生變化,還會使一些結晶物出現沉淀。筆者為了分析不同時間尿檢對尿路感染患者檢查結果的影響,以本衛生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收的240例尿路感染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對0.5 h、1 h、2 h、3 h的尿檢結果進行對比,對比后發現,尿比重、pH值、尿沉淀定量的白細胞與紅細胞的成分在0.5 h、1 h、2 h、3 h沒有明顯的差異[5],可紅細胞與尿蛋白會隨著時間的加長而出現變少的現象[6]。對比檢測結果的準確率后發現,尿液標本放置3 h以內,對尿檢的準確率影響不大,這就表示,在3 h以內做尿常規檢驗對于檢驗結果是不會造成影響的。
如上所述,尿常規檢驗要選擇晨尿,尿路感染患者的新鮮尿液如果在3 h之內完成尿常規檢驗對于檢驗結果來說是不會造成影響的[7],但是為了更為準確、迅速地完成檢驗目的,尿液標本在排出后2 h以內做完檢查是最合適的,如遇不可控因素,在收集后3 h以內做完檢測也對臨床的診斷與治療有意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