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麗麗
(青海省交通醫院,青海 西寧)
高血壓是引發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在冠心病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血壓持續增高產生血流動力學變化,能增強血壓中血小板活性,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而造成心肌缺氧或缺血性壞死,最終引發冠心病[1]。目前,高血壓患者對于合并冠心病的風險性重視度較低,據統計,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血壓控制率僅有65%左右,因此臨床應當引起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管理重視度。冠心病合并高血壓對患者生理和心理影響均重大,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有效的臨床治療與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血壓水平[2]。優質護理作為近年來臨床廣泛應用的新型護理方式,主要提倡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優質護理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的實際應用效果,為此選取我院1年來收治的120例患者進行探究,現做如下報道。
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從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選取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奇偶排序法分組,分為觀察組(n=60)與對照組(n=60)。觀察組中,男性32例,女性 28例,年齡 60~85歲,平均(75.78±5.41)歲。病程 1~7年,平均(3.48±1.64)年。對照組中,男性 33例,女性27例,年齡62~83歲,平均(74.78±5.68)歲。病程1~6年,平均(3.77±1.74)年。兩組上述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未見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符合《高齡老年冠心病中國專家共識》[3]中關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確診為冠心病合并高血壓。②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與目的知情,表示同意。排除標準:①有認知、語言障礙者,難以配合本次研究的。②排除合并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
給予對照組基線護理干預,遵照醫囑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優質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環境控制,保持病區環境整潔、干凈,定時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將室內溫濕度調控在人體舒適體感范圍內,加強病消毒管理,防止院內感染。②病情觀察,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密切觀測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壓等體征水平,若患者出現心律失常,應當給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對于呼吸困難者,可給予持續吸氧治療,氧流量控制在3~6 L/min,通過鼻導管給氧,增加心肌氧供應,糾正患者缺氧狀態。③健康知識宣講,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相關知識科普,包括發病誘因、治療措施、預后以及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以爭取患者及家屬在后續治療中的配合度,同時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及重視度[4]。④心理護理,冠心病合并高血壓在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因此患者一般伴有焦慮、恐懼等心理,部分老人身邊無親屬陪伴,更易產生孤獨和抑郁的心理,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單獨在醫院的老年患者給予更多的關心,讓其感受到醫護人員的熱心和關切,減少孤獨感。⑤用藥指導,老年患者是一個特殊群體,其遵醫性較其他患者群體更低,常根據自己的判斷自行調整用藥量和用藥種類或是忘記服藥,因此常常難以到達有效控制血壓的效果,護理人員應當為其講解遵醫囑服藥的重要性,制定服藥小卡片,將用時和用量寫在卡片上貼于藥物外包裝,其提示作用,同時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讓其及時提醒患者服藥,讓患者在家時也能及時定量的服藥[5]。⑥生活指導,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少食鹽、油、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注意飲食清淡,注意蛋白質與纖維素的攝入,保持營養均衡,同時配合適當的運動,以中低強度為主,如散步、太極拳等活動,增強其心肌功能。另外,告誡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注意休息。
分別于治療前后對患者血壓水平進行測量,觀測其血壓水平。另外,采取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四個選項,分別對兩組滿意度進行統計,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采取SF-36量表對患者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和總體健康四個維度進行評定,每項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6]。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患者于護理前測量的血壓水平經對比未見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血壓水平均得到一定控制,但觀察組控制效果顯著更好(P<0.05),見表1。
表1 血壓水平控制情況對比(±s, mmHg)

表1 血壓水平控制情況對比(±s, mmHg)
干預前 干預后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觀察組 60 165.53±11.61 107.27±7.68 122.56±7.76 76.46±6.32對照組 60 166.42±11.17 108.81±7.54 136.54±7.55 85.89±6.14 t 0.428 1.108 10.002 8.115 P 0.670 0.270 0.000 0.000組別 例數
護理后,對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調查,結果提升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生活質量對比(±s, 分)

表2 生活質量對比(±s, 分)
組別 例數 生理職能 社會功能 精神健康 總體健康觀察組 60 84.14±12.36 82.14±11.01 90.15±10.11 86.47±10.47對照組 60 73.69±13.45 75.14±12.36 82.14±10.32 78.47±10.87 t 4.431 3.276 4.295 2.223 P 0.000 0.001 0.000 0.028
護理后,采用護理滿意度問卷對患者進行調查,經分析提示,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n(%)]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特征,同時可伴心、腦、腎等人體重要臟器器質性或功能損害,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在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張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7]。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壓一旦與冠心病合并,可加速和惡化冠脈發生粥樣硬化病因,加劇冠心病發展,嚴重時可導致心臟性猝死和急性心梗死,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形成了嚴重威脅。該癥多發于老年人,由于患者群體特殊,其治療依從性相對較低,因此合理有效的護理方式是幫助患者控制血壓水平的必要手段[8]。
本次研究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取優質護理,結果提示療效顯著:觀察組患者無論在滿意度還是生活質量評分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另外,兩組患者護理前的血壓水平無顯著差異,但經護理后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表明優質護理在患者血壓水平控制方面確有顯著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取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提升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改善生活質量,控制血壓水平,以減少其他并發展,防止冠心病再次復發,優質護理臨床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