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瑤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吉林)
高血壓與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極高,以中老年患者為主,在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進展,老年高血壓患者大幅度增加,已經成為公共性衛(wèi)生問題之一[1]。高血壓又在臨床上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兩大類,若不能有效控制血壓升高則會隨著病程進展而誘發(fā)各種心腦血管疾病,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2]。目前,我國并未有高血壓根治性措施,臨床治療以持續(xù)性降壓藥物治療結合飲食、運動等療法進行降壓治療,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在降壓治療這個持續(xù)性過程中需要配合精心的護理計劃,確保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有效性、安全性。現(xiàn)就我院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老年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了歸納和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1~12月我病區(qū)收治的900例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老年患者為分析對象,均符合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診斷標準,自愿知情的前提下簽署同意書。排除合并肝腎功能異常、傳染性疾病、血液疾病、凝血功能異常、精神疾病者。根據(jù)臨床護理的分級不同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400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案,包括男、女分別為221例、179例;年齡 50~75歲,平均(58.9±2.3)歲;高血壓病程5~16年,平均(8.2±0.6)年。觀察組500例則選用康復護理方案,包括男、女分別為261例、239例;年齡50~79歲,平均(59.2±2.6)歲;高血壓病程 4~15年,平均(8.4±0.3)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性。
兩組患者均接受降壓、降血脂治療。對照組400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案,指導患者遵醫(yī)囑用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觀察組500例則選用康復護理方案:①心理護理:安排專業(yè)的護理人員與患者加強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習慣、內心疑慮等,積極解答患者的疑問,疏導其不良情緒,調整心態(tài),避免情緒波動引起血壓升高。同時納入家屬進行溝通,取得家屬的理解和包容。②健康宣教:向患者積極宣教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誘發(fā)因素、防治措施、疾病危害性等,讓患者更多地認識自身疾病,積極面對。強調健康的飲食、運動習慣以及遵醫(yī)囑用藥對控制血壓波動和延緩脈粥樣硬化進展的重要作用,這是臨床治療中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要患者及家屬足夠重視。針對患者原本存在的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要進行及時糾正。日常作息中注意勞逸結合,充分睡眠,少食多餐,保持良好心態(tài)。③用藥護理:要明確、有條理的告知患者所需服用的藥物名稱、用法、劑量、藥效及其副作用,并書面記錄。強調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切不可擅自換藥、停藥或增減量。教會患者和家屬自我監(jiān)測血壓,定期復查,出現(xiàn)心動過緩、血壓波動幅度大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入院。④飲食護理:在患者飲食中要求低鹽、低脂、低膽固醇,動物內臟、脂肪含量高類食物、軟體肉類、甲殼類要禁食,多吃水果、蔬菜,適量補充蛋白質,預防便秘。若患者屬于肥胖類,還要嚴格控制熱量攝入量,控制體重。⑤運動指導:在綜合考慮患者病情、年齡、運動耐受性等因素后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以打太極拳、騎自行車、慢跑、快步走等運動形式為主,避免舉重、力量型運動,且運動時間、運動量要循序漸進,以患者耐受為宜。適當?shù)倪\動有益于恢復大腦皮質功能,在運動期間若發(fā)生心慌、頭暈、氣急等政治則要就地休息。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舒張壓、收縮壓水平以及血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標。在患者出院時以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包括護理人員服務態(tài)度評價、護理技術評價、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預評價等項目。得分越高者護理滿意度越高。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17.0,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①兩組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和護理后血壓水平及動脈粥樣硬化指標均明顯改善,差異明顯(P<0.05);②觀察組護理后的收縮壓水平(129.8±5.6)mmHg、舒張壓水平(82.6±1.5)mmHg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③觀察組護理后 TC(1.72±0.31)mmol/L、LDL水平(3.18±0.06)mmol/L明 顯 低于對照組,HDL(1.25±0.19)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④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92.5±2.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 1~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指標比較(±s)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組別 例數(shù)護理滿意度(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00 99.8±2.1 82.6±1.5 156.6±2.9 129.8±5.6 92.5±2.6對照組 400 99.5±3.7 88.2±2.2 156.9±3.2 136.5±2.7 87.9±1.3 t 1.5309 44.1634 1.4726 21.9709 32.2993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動脈粥樣硬化指標比較(±s, mmol/L)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動脈粥樣硬化指標比較(±s, mmol/L)
TC HDL LDL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00 2.25±0.26 1.72±0.31 0.58±0.22 1.25±0.19 3.52±0.33 3.18±0.06對照組 400 2.22±0.19 1.88±0.37 0.60±0.18 1.10±0.08 3.55±0.35 3.65±0.29 t 1.9316 7.0571 1.4672 14.7752 1.3191 35.3119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高血壓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血壓升高,部分伴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綜合征,是臨床導致心血管病變死亡的主要原因,常因其臨床癥狀不明顯而被稱作“沉默殺手”[4]。高血壓屬于常見的慢性基礎性疾病,能改變心臟和血管功能、結構,隨著病情進展可誘發(fā)多種疾病,后果嚴重。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死亡和病殘的危險性[5]。高血壓患者存在患病率高、致殘致死率高、疾病知識知曉率低、治療率低、血壓控制率低的特點,且患者還具有不愿長期服藥或不按醫(yī)囑服藥的特點,導致整體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情況不佳[6]。動脈粥樣硬化則是高血壓靶器官損傷的一種,高血壓下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及血管順應性下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除了臨床藥物干預,還需有效的生活干預,控制病情進展。康復護理是臨床護理方案的一種,其目的在于加強患者自我主觀意識,并在意識到疾病危害的同時能遵醫(yī)囑治療[7]。護理人員積極指導和糾正患者的不良習慣,保持健康、規(guī)律生活,最大程度提高療效和預后。康復護理綜合考慮到患者心理引導、臨床用藥干預、生活干預等方方面面,改善病情、延緩病情進展,提高臨床治療及護理效率[8]。本組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血壓水平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動脈粥樣硬化指標也更好,護理滿意度更高。所以說,對于老年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來說,康復護理是有效的、必要的,能提高治療及護理效率,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