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秋麟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中醫醫院,江蘇 無錫)
作為內分泌系統的常見病,糖尿病多以多飲、多食、多尿為主要臨床表現,臨床檢查上可見血糖高于正常水平[1]。現階段,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現代生活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患者患有糖尿病,其為一種代謝異常疾病,患者血糖控制通常不理想。目前,其主要通過注射胰島素或是口服藥物治療,其血糖水平往往控制不佳,由此引發的并發癥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尋求最佳護理方式配合相應的治療以提升療效,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2]。這次試驗,為尋求最佳護理方式,特對我院糖尿病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探討其護理方式和護理療效,詳細內容如下。
收集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來我院進行診治的73例糖尿病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平均將其分為研究組37例和對照組36例,年齡40~89歲;病程最少1年,最多12年;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沒有明顯差別(P>0.05),無統計學意義。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一般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監測血糖。研究組除此之外,還進行健康宣教,詳細內容如下。
1.2.1 創建糖尿病健康小組
由經驗豐富的內分泌護理人員擔任組長,護士擔任組員。小組以改善患者生活習慣,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為目標。全部人員經相關培訓后,依照每個患者的疾病情況、教育背景、性格、年齡等不同擬定個性化健康教育護理方案。每周舉辦1次糖尿病健康知識講座,鼓勵患者積極參加。
1.2.2 糖尿病基礎知識教育
病人入院后由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講述糖尿病相關知識,其主要內容包括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機制、誘發因素、治療方法、預后等。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多樣化的形式進行講解,令患者及家屬能夠掌握其相關知識,了解患者的用藥方式并監督患者用藥,提升治療依從性。
1.2.3 糖尿病患者飲食護理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因此,為控制血糖穩定,需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擬定飲食護理方案,并告知患者,合理飲食對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令其能夠從思想上達到重視飲食護理的目的。注意調整飲食結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食多餐,清淡飲食,多吃纖維素、低脂、低糖的食物[3]。禁止食用甜品,注意控制主食攝入,既保證每日生活所需又能夠維持血糖穩定。
1.2.4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護理
糖尿病患者若想控制血糖穩定,需控制飲食和進行運動來減輕體重,從而達到降血糖的目的。告知患者進行運動的重要性。進行適當運動,既可以增強體質又能加強胰島素的受體敏感性,消耗機體內的血糖,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通過運動,患者消耗體內脂肪,改善脂質的代謝,進而達到減重的目的[4-5]。運動形式應多樣化,根據每個患者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強度由輕到重,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運動量。一開始從散步、慢跑、跳廣場舞等形式開始,貴在堅持,盡可能以患者興趣愛好為主,注意在運動后進行身體放松,充分考慮患者的承受度,避免因運動過量造成對患者的其他傷害。運動可選擇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每周進行3~4次,每次持續0.5~1 h。此外應按時服藥,注意控制血糖穩定,避免運動后血糖水平過高或過低,造成其他并發癥[6]。運動后應注意監測血糖和心率變化。
1.2.5 糖尿病患者的藥物指導
患者入院后,需對其進行入院教育。告知每個患者用藥對于其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和不用藥的危害,令患者從思想上重視用藥。針對患者所服藥物情況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屬規律服藥的藥物相關知識,如告知患者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用法、用量。監督患者按時按量用藥。對于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病人,需對患者或患者家屬進行胰島素注射的相關知識講解,令其能夠熟練掌握胰島素注射的方法。嚴禁患者私自增加或減少胰島素,并告知其按時按量注射的重要性。同時,應常備糖塊,防止注射后出現低血糖或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1.2.6 糖尿病患者血糖監測
控制血糖穩定,預防其他并發癥的出現是糖尿病患者治療的關鍵。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無法維持血糖保持正常,造成血糖升高,長此以往,會引發其他系統的急性癥狀和并發癥。所以需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控制血糖穩定的重要性并定期監測血糖,從而調整用藥飲食和運動方案。指導患者和家屬自行監測血糖并記錄。若患者空腹血糖超過6.1~7.8 mmol/L,餐后的血糖超過 8.0~10.0 mmol/L,需及時就醫[7-8]。
1.2.7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病程較長,需要患者長期用藥和調整飲食治療。部分患者可能無法堅持,產生焦慮、煩躁的心態。因此,需對其進行心理護理,來改善其情緒,更好的治療。積極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針對其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心理疏導。可通過看電視、聽音樂、散步等方式幫助患者放松心情。舉辦病友會,通過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病友講解成功病例來幫助患者提升治療信心。若患者存在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還可適當應用藥物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的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水平。
選擇所得信息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進行的分析處理,用(±s)代表計量數據,并實施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代表兩組之間差別明顯,統計學有意義。
進行不同護理后,我們發現,研究組的患者治療順應性和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差別明顯,統計學有意義(P<0.05),詳細內容如表1。
伴隨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患有糖尿病,其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威脅人類的主要疾病之一[9]。作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并不會對患者身體產生不良影響,但長期的高血糖,會引發心腦血管、神經系統并發癥,甚至威脅患者生命。而其治療的根本方法在于控制血糖水平穩定,盡早治療并發癥。目前,患者只能夠通過長期服用藥物或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然而,由于患者患病時間較長,其依從性普遍不好,往往會中斷治療。因此,需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令其了解持續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強配合度,改善自身不良習慣,合理飲食、控制體重、參與體育鍛煉、按時服藥,從而更好地控制血糖。通過這次試驗,我們發現,研究組的患者治療順應性和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差別明顯,統計學有意義(P<0.05)。因此,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護理,能夠明顯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方便患者盡快康復,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治療配合度[n(%),±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治療配合度[n(%),±s]
組別 數量 控制飲食 運動規律 遵醫用藥 監測血糖 生活質量研究組 37 37(100.0) 36(97.3) 36(97.3) 37(100.0) 94.45±3.35對照組 36 31(86.1) 32(88.9) 33(91.7) 34(94.4) 82.81±1.45 P<0.05 <0.05 <0.05 <0.05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