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輝
(廣東省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廣東 廣州 510800)
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好發于5~12歲兒童,以伸直型骨 折為主,占90%以上,若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容易造成肘內翻、肘關節障礙及Volkmann缺血性肌攣縮等多種并發癥[1]。目前,切開復位,閉合復位均是臨床治療GartlandⅢ型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主要手段。但是,術后易出現組織腫脹、疼痛,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等癥狀,對預后造成嚴重的影響[2]。近年來,中藥在骨折康復過程中應用廣泛并取得良好療效,已成重要治療手段[3]。本研究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內固定術后應用中藥內服外敷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4例,均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4~12歲,平均(6.11±1.76)歲;跌倒傷22例,墜落傷14例,其他6例;左側24例,右側18例;受傷至送院時間(4.24±1.12)h。觀察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4~12歲,平均(6.23±1.68)歲;跌倒傷25例,墜落傷13例,其他4例;左側21例,右側21例;受傷至送院時間(4.16±1.25)h。兩組性別、年齡、受傷至送院時間、骨折原因及位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確診為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家屬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病理性肱骨髁上骨折及其他骨折類型,嚴重開放傷,依從性差,有手術禁忌。
兩組均用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內固定治療。采用面罩或氣管內全麻方式,在C臂機影像增強器指導下操作完成手術,術后4周拆除石膏,4~6周拔除克氏針,同時開展常規康復訓練。
觀察組術后加用活血化瘀方內服外敷。伸筋草、透骨草、木瓜各20g,紅花、桃仁、當歸、續斷各15g,骨碎補8g,生甘草6g。水煎取汁100~150mL,早晚各溫服1次,日1劑。同時另取方藥1劑,粉碎成粉末后制成膏藥,均勻涂抹于患肢骨折處,并用紗布包裹,隔日換藥1次。連續用藥4周。
腫脹、疼痛消失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6個月并發癥情況,包括缺血性肌攣縮、骨化性肌炎及神經功能恢復不良等。
參照Flynn等肘關節臨床功能評價標準[4]。優:肘關節屈伸自由,肘關節活動正常。良:肘關節基本能夠正常活動,內翻角度小于等于5°,屈伸受限角度小于等于10°。中:肘關節功能輕微受限,內翻角度6°~15°,屈伸受限角度10°~25°。差:肘關節功能嚴重受限,內翻角度15°以上,屈伸受限角度25°以上。
兩組腫脹、疼痛消失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腫脹、疼痛消失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d,±s)

表1 兩組腫脹、疼痛消失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d,±s)
組別 例 腫脹消失時間 疼痛消失時間 骨折愈合時間對照組 42 22.65±4.74 32.15±6.28 53.32±6.45觀察組 42 17.77±4.16 24.56±5.34 44.78±5.67 t 5.015 5.967 6.445 P<0.001 <0.001 <0.00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多因運動傷、生活傷和交通事故等間接暴力所致,傷后出現明顯腫脹及疼痛,肘關節活動功能明顯受限。目前,不管是切開復位還是閉合復位治療均有良好效果[5-6]。骨折后局部組織損傷,造成應激反應加劇,促進炎癥因子釋放,激活凝血系統,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導致局部腫脹和疼痛,進而對骨折及骨折周邊組織康復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骨折復位固定后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及疼痛對于術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骨折多為外力所致,筋脈骨肉受損,血溢脈外,血瘀阻絡,循環受阻而致瘀血積聚,進而引起肢體腫脹、局部疼痛?!夺t宗金鑒》提到“腫消骨長,瘀去骨接”,說明骨折應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治療。活血化瘀方中伸筋草、透骨草、木瓜舒筋通絡、祛風止痛,紅花、桃仁活血祛瘀,當歸活血行氣,續斷續筋骨、調血脈,骨碎補活血療傷堅骨,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具有舒筋通絡、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功效。
中藥內服外敷法可顯著促進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內固定術后腫脹及疼痛消失,縮短骨折愈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