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中博,喬志敏,符春平,趙錫林,張國元,王 嫻
(貴州省黔南州中醫醫院肛腸科,貴州 都勻 558000)
痔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1],保守治療無效的混合痔多采用手術治療,但因肛門直腸局部解剖結構特殊,神經分布豐富,且每天排便,易導致術后感染、術口疼痛、創面水腫、創面愈合緩慢[2]。本研究用微波理療聯合中藥熏洗促進混合痔術后創面愈合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68例,均為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貴州省黔南州中醫醫院肛腸科收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男15例、女19例,年齡30~66歲,病程(12.37±4.58)天。觀察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31~67歲,病程(11.26±5.91)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 版)》中混合痔的相關診斷標準[3]。外痔和內痔癥狀同時存在。外痔為肛門部軟組織團塊,肛門有異物感、不適感、潮濕瘙癢感;內痔為脫出和出血,可并發排便困難、血栓、絞窄、嵌頓。中醫辨證分型為濕熱下注型,便量多,血色鮮紅,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肛門腫物外脫、有滋水、灼熱疼痛、腫脹,舌質紅苔黃膩,脈浮數。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配合治療。
排除標準:患有感染性疾病,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認知或精神障礙,治療依從性較差。
兩組均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對照組術后第1天開始用中藥肛腸科洗液熏洗坐浴。藥用野菊花20g,金銀花20g,黃柏20g,連翹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防風20g,苦參30g,芒硝30g,大黃20g。煎水熏洗,每日2次。先熏洗后坐浴,每次15min,每天上下午各1次,坐浴后予創面換藥,治療7天為一療程,持續2個療程。
觀察組加用微波理療。用奧瑞電子 WB-3200B型微波治療儀,患者取左側臥位,屈膝,調整儀器功率為15W,用圓形治療儀探頭在距離術口約15cm(以感到舒適為宜)處照射,照射30 min,1日2次,治療7天為一療程,持續2個療程。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外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創面愈合率=(原始創面面積-目前創面面積)/原始創面面積×100%。治愈:創面愈合率100%,創面上皮完全覆蓋,疤痕堅實。好轉:創面愈合率大于等于50%,肉芽組織生長良好。無效:創面愈合率小于50%,肉芽組織顏色灰暗。
兩組臨床療效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微波理療可減輕炎癥反應、緩解創口下淤血和促進外傷愈合等[4]。病變組織吸收微波能而升溫,當溫度升高到超過某一閥值時,可激活人體自我保護反應,加強對該組織的供血,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條件,增加病變部位營養,促進炎癥消失[5]。
中藥熏洗可促進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降低局部肌肉和結締組織緊張度,達到腫消痛減的目的。中藥熏洗可使局部血液和經絡疏通,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局部功能得以恢復和改善。溫熱的刺激可以降低局部痛覺神經的興奮性,減輕組織炎癥水腫,減緩局部神經壓力,使肛門括約肌松弛,起到消腫止痛的效果。中藥熏洗為肛門部位的創面生肌收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可以使肛門角質層軟化,藥物更好的透過角質層被吸收,或者直接附著在肛門局部皮膚上發揮作用。中藥熏洗可刺激局部皮膚的末梢神經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破壞原有的病理聯系,促進愈合。
中藥熏洗方方中野菊花、金銀花、蒲公英、連翹、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大黃瀉熱毒、活血祛瘀,苦參、黃柏清熱燥濕,防風祛風滲濕止痛,芒硝清火消腫。諸藥配伍,共奏清熱化濕、消腫止痛之功。
微波理療聯合中藥熏洗可促進混合痔術后創面愈合,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