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春,范錫義,李明玥
(1.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75)
肛周膿腫是由肛門直腸周圍間隙軟組織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導致的肛腸科常見疾病,目前均以手術治療為主,且術后需保持手術切口引流通暢,以利于創面愈合,并可減輕創面疼痛。筆者在臨床中發現,肛周膿腫多數患者就診時間較晚,導致肛周組織感染較多,若術中清理不徹底可能出現傷口愈合緩慢或者復發等,因此肛周膿腫手術切口往往較大、較深,愈合時間較長,且術后因肛門疼痛、創緣水腫及創面滲出較多。紫草油具有清熱除濕、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等功效。康復新液具有消除炎癥水腫,促進黏膜修復等作用[1]。筆者在肛周膿腫術后換藥過程中用紫草油紗條聯合康復新液促進創面愈合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6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住院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48例。觀察組男35例、女13例,年齡(32.47±3.26) 歲,病程(10.25±3.27)天。對照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34.34±4.13) 歲,病程(9.21±2.95)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肛腸病學》中肛周膿腫的診斷標準[2];②年齡18~65歲;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妊娠及哺乳期;②合并嚴重基礎疾病或精神疾病不可配合研究;③合并糖尿病凝血 障礙性疾病、嚴重肛周濕疹等影響創面愈合。
兩組均于全麻下行肛周膿腫根治術,術中均做單一放射狀切口,術后采用常規抗感染及支持治療。24h后開始換藥。換藥時以碘伏棉球消毒切口周圍皮膚,清理創面腐肉1~2次,保持創面平整、新鮮。
對照組換藥時將紫草油紗條頭端折疊,沿創面基底將紗條塞至切口頂部并充分貼服并嵌塞于創面,往外拉出一小段距離,紗條長短適中,以外端露于切口外為度,避免脫落。
觀察組創面消毒并修剪后用康復新液(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國藥準字170201)對膿腔進行沖洗,并將紫草油紗條用康復新液浸透,紗條填塞肛周切口的方法及深度均與對照組相同。
兩組均保持創面引流通暢,防止皮瓣橋形愈合。換藥后覆蓋無菌紗布,膠布固定。每天早晚換藥2次,直至創面愈合。
術后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量表法(VAS)評分[3],0分為無痛、10分為最劇烈疼痛。
創面分泌物評分[4]:0分為傷口分泌物少,未完全滲透1塊四層紗布;1分為傷口分泌物中等,滲透1塊或2塊四層紗布;2分為傷口分泌物多,滲透超過2塊或以上四層紗布。肛周濕疹并發參考診斷《肛腸病學》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
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情況評分[4]:3分為肉芽生長良好,創面基本愈合;2分為肉芽呈顆粒狀生長,創面鮮紅;1分為肉芽生長較旺盛,創面淡紅;0分為肉芽生長緩慢,創面凹陷、灰暗。
創面愈合時間[3]:即從肛周膿腫手術后第1天至創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時間。愈合標準為創面平齊,剩余創面寬度小于2mm。
創面愈合率[3]:用無菌透明薄膜平鋪于創面,描繪記錄覆蓋創面的薄膜范圍,以刻度紙計算測量時的創面面積數值。創面愈合率= (初始創面面積-測量時創面面積)/術后初始創面面積×100%。
兩組術后疼痛VA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疼痛VAS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術后疼痛VA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7天 14天 21天對照組 5.78±1.25 4.21±0.84 3.22±0.21觀察組 4.52±1.21 2.57±0.54 1.45±0.30 t 6.533 8.215 9.314 P 0.007 0.000 0.000
兩組術后創面分泌物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創面分泌物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術后創面分泌物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7天 14天 21天對照組 1.84±0.35 1.65±0.26 1.14±0.31觀察組 1.58±0.31 1.12±0.49 0.66±0.23 t 4.251 6.337 7.225 P 0.034 0.010 0.000
兩組術后肉芽組織生長積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肉芽組織生長積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術后肉芽組織生長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7天 14天 21天對照組 1.20±0.31 1.11±0.30 1.75±0.28觀察組 1.13±0.25 1.57±0.25 2.54±0.42 t 2.926 6.571 7.225 P 0.121 0.006 0.000
兩組術后愈合時間及創面愈合率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愈合時間及創面愈合率比較 (±s)

表4 兩組術后愈合時間及創面愈合率比較 (±s)
組別 愈合時間(天) 創面愈合率(%)7天 14天 21天對照組 31.43±2.55 22.45±1.51 35.42±3.54 78.34±7.58觀察組 25.30±2.14 31.20±2.54 55.34±3.78 95.32±8.47 t 22.926 15.330 38.147 48.367 P 0.000 0.000 0.000 0.000
研究表明,創面愈合包括炎性反應、組織細胞增殖和組織重建3個階段,實質上是細胞激活與增殖、纖維蛋白合成與重組的過程[5]。康復新液可使機體修復能力以及局部免疫力提高,可促進毛細血管增生以及肉芽組織生長,從而縮短潰瘍面愈合時間。同時,康復新液能夠提高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體內T淋巴細胞的活性、數量以及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對創面致病菌進行有效抑制,并且能對病變黏膜進行修復,減輕創面炎癥反應,進而緩解創面的炎性水腫、疼痛感,可迅速改善臨床癥狀。且康復新液外用于創面局部,能夠從作用于局部病變進一步作用于全身,提高抗病能力[6]。由于肛周膿腫術后創面一般較大,恢復時間長,如果術后膿腔引流不暢,可能出現膿腫復發或形成肛瘺,用康復新液沖洗膿腫可以保持創面清潔,清除膿腫以炎性分泌物,同時還可以修復黏膜,加快創面愈合。譚巧云等[7]研究表明康復新液可減少機體炎癥因子產生,促進大鼠潰瘍性創面黏膜愈合。康復新液成分中包含多元醇類、表皮生長因子、黏氨酸、黏糖氨酸及多種氨基酸等活性物質,可激活創面的免疫、活性細胞,對細菌的生長、繁殖起到抑制作用[8]。朱建富等[9]發現康復新液紗條聯合掛線術可有效縮短肛周膿腫切口愈合及感染創面愈合時間并降低復發率。
紫草油紗條聯合康復新液可減輕位肛周膿腫術后創面疼痛程度,減少分泌物滲出,促進肉芽生長,縮短創面愈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