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日醫院中醫風濕病科 陶慶文 主治醫師 羅 靜 圖片提供/壹 圖
秋季是一個涼爽的季節,但對于大多數干燥綜合征患者而言,卻是一個敏感的季節。當秋高氣爽、玉露生涼之時,氣候也逐漸變得干燥。干燥綜合征患者平時就飽受干燥之苦,在愈發涼燥的秋季,又該如何自我保健呢?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好發于中老年女性的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系統性自身免疫病,癥狀多種多樣,但總結起來大概有三類。
干燥綜合征患者可以出現多種干燥癥狀,包括口干、唇干、咽干、鼻干、眼干、皮膚干等。嚴重的患者還會因為唾液減少而出現牙齒變脆、變黑、脫落,醫學上稱之為猖獗齒。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系統性疾病,患者可以出現發熱、乏力、肢體疼痛、心煩、疲倦、失眠、上熱下寒等全身癥狀。
干燥綜合征可以累及多個臟器,肺臟受累可以出現干咳、氣短、呼吸困難,食管受累可以出現吞咽困難,胃腸道受累可以出現消化不良,腎臟受累可以出現腎結石、腎鈣化、尿崩、肌肉麻痹,血液系統受累可以出現皮膚紫癜等。
口眼干、皮膚干作為干燥綜合征的最常見癥狀,在秋季常表現得更為明顯,部分患者的干燥癥狀甚至在秋季去而復返,十分影響生活質量。對于飽受秋燥之苦的干燥綜合征患者來說,秋季合理的自我保健可以幫助改善干燥癥狀,防止病情加重。合理的自我保健包括自我評估、生活保健和及時就醫三部分內容。

干燥綜合征患者的自我評估可以從癥狀、病情、望舌三方面進行。
干燥綜合征雖然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病,但部分患者僅累及唾液腺和淚腺,而無內臟受累,以口干、眼干為主要癥狀,病情相對較輕。此類患者在秋季容易出現干燥癥狀加重,可以通過對比自身前后癥狀變化,評估癥狀的嚴重程度,做好自我保健,若干燥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癥狀應及時就醫評估病情。還有部分干燥綜合征患者存在臟器受累,如間質性肺炎、肝腎功能異常、血細胞減少等,病情相對較重,這些患者應定期去醫院評估受累臟器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初診的干燥綜合征患者,建議去專科完成干燥癥狀嚴重程度和有無臟器受累的評估,做好首次病情的基線評估。
除了癥狀評估和病情評估,干燥綜合征患者還可以通過望舌進行簡單的自我評估。舌診是中醫四診的重要組成部分,《臨癥驗舌法》中提道:凡內外雜癥,無一不呈其形,著其氣于舌。望舌主要包括望舌體、舌質、舌苔三部分內容。一般來講,舌體大小能反映先天稟賦的強弱;舌質顏色、榮枯能反映正氣與寒熱盛衰;舌苔厚薄、顏色能反映濕濁和胃氣強弱。健康人的舌象舌體大小適中,舌質淡紅,苔薄白。
干燥綜合征患者常見兩種舌象。一是痰濕舌象,特點為舌苔厚膩。患者因脾虛濕阻,水液代謝障礙,津液分布不均,所以口干;二是陰虛舌象,特點為舌質紅或紅絳,少津,舌苔花剝或少苔,因素體陰虛或久病傷陰耗氣而口干。無論是痰濕舌象還是陰虛舌象,疾病后期陰損及陽,陰陽不相協調,均會出現舌紅絳無苔的鏡面舌。確診和懷疑干燥綜合征的患者均可通過望舌進行自我評估,以便早期發現疾病,識別疾病階段,及時診治。

1.順應秋氣、養護人體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內經這段名言講述了順應秋氣、養護人體收斂機能的養生法則。
●秋天天氣清肅,其風緊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凈,人應當早睡早起,跟群雞同時作息。
●秋天應使情志安定平靜,以緩沖深秋的肅殺之氣對人的影響。
●秋天應收斂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氣,使人體能適應秋氣并達到相互平衡。
●秋天應不讓情志向外越泄,以使肺氣保持清肅。
違背了上述養生法則,就會傷害肺氣,或因身體收斂機能在秋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供給冬天的閉藏之力不足,到了冬天就會產生腹瀉的疾患。常人尚需遵守內經的養生法則,干燥綜合征患者在秋季更應做好順應秋氣、養護人體收斂機能的養生保健。
2.環境加濕,食療藥膳
中醫認為,干燥綜合征的主要病機是陰虛燥熱,起病之初以陰虛為主,病情發展逐漸出現燥熱,后期還可能出現燥毒。針對主要病機,中醫主張以養陰清熱為大法,采用綜合調理的手段治療干燥綜合征。秋季天氣干燥,空氣濕度小,干燥綜合征患者可以通過環境加濕適當增加空氣濕度,避免干燥癥狀因氣候干燥而加重。此外,秋季氣候漸涼,干燥綜合征患者宜注重滋潤溫補、潤燥生津,多食銀耳、蓮子、蘿卜、山藥等,少食或不食辣椒、茴香、砂仁、肉桂、草豆蔻、羊肉、狗肉等辛辣刺激食材。口干、眼干等癥狀較輕時,秋季可適當進食如下具有潤燥功效的藥膳和代茶飲,減輕干燥癥狀。
藥膳
●姜汁地黃粥:鮮地黃50 克,大米50 克,生姜3 片。
●地黃山藥粥:鮮地黃30 克,山藥50 克,大米50 克。

●桑葚山藥粥:鮮桑葚50 克,山藥50 克,大米50 克。
●百合蓮子粥:鮮百合50 克,蓮子肉30 克,大米50 克。
其他常用的養陰食材包括白芍、沙參、麥冬、黑芝麻等;清熱生津食材包括蘆根、知母、青果、烏梅等。
代茶飲
●地黃百合飲:鮮地黃、鮮百合各20 克。
●銀花枸杞茶:金銀花、枸杞子各6 克。
●菊花枸杞茶:菊花、枸杞子各6 克。
●桔梗玄參茶:桔梗、玄參各6 克。
其他常用可以煎湯代茶的藥用食材有連翹、青果、麥冬、烏梅等。
干燥綜合征患者口干、眼干等干燥癥狀較重時,應及時就醫,在風濕病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采用中西醫藥物治療。
●中藥內服輕癥患者以養陰為主,可選六味地黃丸;陰虛燥熱明顯的患者,需加用清熱藥物,比如淡竹葉;出現心腎不交、上熱下寒的患者,可以加用交泰丸,調和心腎,引火歸元;病情深重、燥盛釀毒的患者,可以加用活血解毒散結的藥物,比如姜黃、連翹、夏枯草等。
●中藥外用口干患者可用中藥漱口及腮腺局部外敷,增強療效。漱口中藥以養陰清熱藥為主,可以選用鮮地黃、天花粉、麥冬、石斛、烏梅、淡竹葉、連翹等,根據陰虛和燥熱的程度進行組合配比。例如,對于燥熱明顯的患者,可以用清潤漱口方(淡竹葉加連翹)。除了漱口,上述湯藥還用于腮腺局部外敷,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對于部分腮腺腫大的患者,可以配合活血解毒散結的中藥煎湯外敷,常用的藥物有片姜黃和連翹。
●西藥治療口干患者可以采用人工唾液(如潤保)緩解口干,眼干患者可以采用人工淚液(如愛麗)緩解眼干。
需要注意,不論是藥膳、代茶飲,還是中藥內服、外治,均需風濕病專業中醫師在中醫辨證指導下進行,避免藥不對證、過猶不及。此外,存在臟器受累的患者,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根據病情進行治療,比如間質性肺炎給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劑,腎小管酸中毒低鉀給予補鉀治療等。規律用藥的同時還應定期復查,檢測臟器功能,出現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