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庵
寵辱若驚,語出《老子》第十三章:“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寵辱若驚,頗不好看。而老子又更進一步說,“寵為下”,這是說得寵也是卑下的,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陳鼓應對此有一段話說得直白:“受辱固然損傷了自尊,得寵何嘗不是被剝落了人格的獨立完整。得寵者的心里,總是感覺到這是一份意外的殊榮,既經賜予,就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唯恐失去,于是在賜予者的面前誠惶誠恐,曲意逢迎,因而自我的人格尊嚴無形地萎縮下去。”世上要寵人要辱人的,無非是大人與小人,大人我原就不想見,小人我沒放在眼里,什么寵什么辱,于我就都是不相干的東西了。寵也寵不了我,辱也辱不了我,做人做到此處,自有一種灑落和不羈,不亦快哉。
(清 荷摘自《今晚報》2020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