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煜

600年的故宮,開啟“數字化”已20多年。
借著“數字化”,故宮的國風吹過了無垠的高山大海,它無疑也滋養著游戲這片土地。在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軟實力的重要性、越來越在此領域用心發力的當下:國風憑借力,游戲上青云,文化萬里行。
數字化的國風要出宮,并不輕松。
初期由于技術的局限,數字化首先滿足的是博物院內部對文物的保護和研究的需求;而一旦人們不被硬件束縛,對公眾的展示傳播就迅速成為這項工程的另一重要使命。
數據的采集是數字化建設的基礎,對故宮這樣體量的單位而言,這個任務確實艱巨。2002年起,故宮建立數字化資產應用研究所,三維數字化的應用建設由此起步。目前,故宮已經采集了紫禁城112公頃的全景三維簡模數據;對于包括太和殿、養心殿、乾隆花園和角樓在內的重要殿宇,則采集了室內外高清數據;室外陳設和可移動文物三維數據也通過照片建模、三維掃描等技術采集完成。
用3D、全景、VR等技術把宮殿樓宇搬上云端是最基本的操作,但“進擊的故宮”并未就此止步。“AR試衣”只能在線上線下的服裝店里應用嗎?不,故宮里的成套的宮廷服飾也可以這樣“穿”在你身上,試穿滿意還可以一鍵把圖片下載到手機里,接著分享給親朋好友。為了讓小朋友也能體會這樣的樂趣、了解宮廷服裝搭配的知識,故宮的工作人員特意在這套系統里適配了兒童的體型,不能更貼心了吧!
穿好了也要吃好。“養心殿御膳房”的數字化讓觀眾們走進這個故宮美食的誕生地,按照提示一步步在虛擬環境中烹飪四道最有特色的菜肴,出鍋后還要選擇正確的餐具盛放擺盤。
這些數字化項目里的互動元素雖然沒有被正式冠上“游戲”之名,但儼然已充滿了游戲的核心要素。
有誰不愛游戲呢?所以故宮自己開發了十多個網頁小游戲,還頻頻與其他游戲廠商合作。《王者榮耀》中的甄姬“游園驚夢”皮膚、《戀與制作人》的故宮篇章、《奇跡暖暖》里的宮廷套裝……故宮官方參與設計制作的這些游戲擴展包,人氣和它的實物文創產品一樣旺,例如能讓玩家角色穿上霸氣“皇后冬禮服”的宮廷套裝,下載量就達到了4000萬。
創意同樣起源于一幅名畫,一年后,《江南百景圖》掀起了國風游戲的熱潮。游戲的畫風傳承自《清明上河圖》,不過不是北宋張擇端的原作,而是明代畫家仇英的臨摹版本,因而游戲場景也隨之改變,不是放在汴河流淌的開封而是位于江南水鄉的明代應天府。玩家穿越回到萬歷年間,成為應天知府、“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
2020年7月游戲正式上線,僅一個月的單一平臺下載量已經超過400萬,口碑優秀到“爆裂”,宛然已成國風類游戲的年度爆款。如果只是一款包含國風元素的城市經營模擬游戲,它很難做到這點,畢竟同類游戲有外國的《模擬城市》等珠玉在前,玩家們并不那么容易滿足。
《江南百景圖》的難得之處,在于它在搭建經營模擬的骨架之外,還用一個個細節讓明代江南市井生活重現得有血有肉。這里的居民不是只會走來走去的背景,而是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從2019年開始,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的中國原創藝術類精品游戲大賽在ChinaJoy上進行頒獎展示,國風游戲在其中舉足輕重。前述《繪真·妙筆千山》和《江南百景圖》正分別是首屆和第二屆比賽的最佳原創藝術大獎斬獲者,而入圍和獲獎的作品中,同樣有很多讓人著迷的國風游戲。
每一類你可以想象到的游戲,都可以和國風完美精致地結合,它們共同為人們呈現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國風游戲“百景圖”。
其實,人們對電子游戲里的國風從不陌生。
上世紀90年代,中文電子游戲發祥之時,還沒有如今的“3A游戲”(高品質游戲)概念,但《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劍俠情緣》這“三劍客”系列以及一眾改編自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名著的角色扮演游戲,著實讓江湖、武俠這些國風元素在游戲中盛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國風也從未在中文游戲里缺席,各種優秀作品也不時涌現。
2020年8月下旬,一段名為《黑神話:悟空》的13分鐘游戲演示視頻上線,被譽為“中國3A游戲的希望”,這款游戲選擇的題材,恰恰就是“國風超級IP”之一的西游。從視頻看來,這款開發中的動作游戲的畫面和系統設計已經達到或接近人們心目中的3A水準;它引爆的話題迅速“破圈”,甚至登上了某些時政傳媒的平臺。
它的“國風”來源于對西游故事的新演繹:一開始你以為這不過是個新的孫悟空“升級打怪”的故事,直到視頻中主角這只猴子的“金箍棒”被真正的“如意金箍棒”擋住、披冠戴甲的“齊天大圣”斜刺里殺出時,玩家才開始驚呼:“原來我不是悟空!那我又是誰?從哪來?要到哪去?”隨著“靈魂三問”的發出,一個挑戰原神話的新的“黑神話”開始在玩家心里萌芽,國風超級IP也就有了成就3A大作的可能。
無法跳出歷史作品的窠臼,正是之前無數國產三國、西游等題材游戲遭遇滑鐵盧的重要原因。從這個角度而言,《黑神話:悟空》目前似乎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正如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玉玊撰文指出:試圖定義什么是“國風”的實踐,大概都會歸于失敗。國風不是傳統文化的簡單回歸,也不是徹底隔絕于傳統的當代文化,它來源復雜、形態多樣,不同國風文化社群的審美風尚與價值訴求也不盡相同。
“但我們總能在它們身上看到某些相似的目標——那是一種力圖彌合文化斷層,將古代中國文化與全球化時代中的當代中國文化重新放置在一個貫通的文化體系中去理解的努力,是自覺尋找乃至于創造傳統文化的當代性的努力。”
國風游戲,正堪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