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 偉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產物,也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無聲革命”。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是,我國老年人口總體規模大、增長速度快。
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通過接續努力,我國養老保障體系日益完善,老有所養的安全網正在織密筑牢,傳統養老服務模式正升級迭代為現代化的養老服務體系,新時代的老年人將迎來高質量的多彩晚年生活。
孝敬老人和贍養老人,一直是中國的主流價值觀。即使在戰亂頻仍、兵荒馬亂的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也沒有忘了鼓勵孝道,大多有“70歲以上老人免一子賦役,80歲以上老人免二子賦役,90歲以上老人免全家賦役”的規定。
然而,時移世易。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經歷了由年輕型到成年型、再到老年型的歷史性轉變,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
2020年4月,我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次上調5%。這是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6年上調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也是2016年以來連續第五年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截至2019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4億,占我國總人口的18.1%,亞洲老年人口的二分之一,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基本國情。更為嚴峻的是,少子化、家庭結構的小型化,以及不斷降低的撫養比,使得傳統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弱化,代際養老壓力徒增,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面臨史無前例的沖擊。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我國養老問題。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對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養老服務產業等提出明確要求。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養老保障的三張安全網——經濟保障、健康保障和服務保障正逐漸織密筑牢。
第一張網:經濟保障網。
2009年,我國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農村老年人由此開啟了按月領“工資”的養老新生活。
2011年,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啟動。通過3年時間,我國基本實現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2014年,我國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新農保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合并實施,從制度上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權利的平等。
2018年,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開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2020年4月,我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次上調5%。這是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6年上調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也是2016年以來連續第五年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第二張網:健康保障網。
當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與醫療衛生服務發展之間仍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提出,到 2022年和2030年,我國“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老年醫學科比例分別達到50%及以上和90%及以上;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分別達到75%和90%;養老機構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比例、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綠色通道比例分別達到100%”。
第三張網:服務保障網。
為提升養老服務水平,2016年國辦印發《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8部門聯合發布《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各級政府制定實施的關于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更是多達300多項。
面對中國巨大且開放的銀發市場,日本最大護理企業日醫學館、法國養老巨頭歐葆庭集團等擁有先進養老經驗和專業技術的境外養老集團紛至沓來。
隨著老齡社會進一步深化,養老服務需求必將持續增長。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互聯網+”。這為加快推進智慧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提供了強大助力和重要發展契機。
此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大燕園等養老社區在服務人員短缺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為老年人提供線上問診、遠程醫療等服務,啟動了云課堂、云健身、云閃送,有效滿足了社區封閉管理下老年人的各項需求。
與傳統養老服務模式相比較,智慧養老服務體現出服務容量大、能力強、方式新、質量高等優勢。這不僅讓老年人持續體驗到了優質服務,更確保了所在社區新型冠狀病毒的零感染,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由此可見,借助科技的力量,打造智慧養老服務模式,是未來養老的必然趨勢和方向,不僅有利于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能為老年人提供精準服務。
根據《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到2022年,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將基本建成;到2035年,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成熟定型,全體老年人都能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未來5-10年,新中國第二次“嬰兒潮”的高凈值人群將逐漸步入老年。這部分老年群體學歷高、收入高,對健康養生、休閑娛樂、教育旅游擁有濃厚興趣。因此,新時代的老年人對美好老年生活充滿期待,對養老品質的要求也更高。傳統、相對單一的“生活必需型”向豐富多彩的“參與型、發展型、享樂型”轉變。
還有旅居養老,也將是明天養老的主要選項。
事實上,旅游已經成為銀發經濟社交娛樂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旅游人數占全國旅游總人數的比重已超過20%,成為僅次于中年旅游市場的第二大旅游市場。
追求健康長壽、生活幸福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