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現
(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 河南洛陽 471934)
黨的第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了在中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和制度優勢,并且就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國家制度優勢轉行為治理效能做出了決定部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已經深入人心,未來發展方向也已做好頂層設計,關鍵是如何貫徹執行。全會同時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要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作為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是今后制度發展的重要內容。
提升制度科學性,暢通制度執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等組成的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體系,具有系統性、邏輯性和動態性等特征。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難免有不完整、不協調甚至有前后矛盾的地方,讓執行者難以掌握,影響制度的執行。因此要堅持系統協調科學的觀念,將制度進一步進行檢查和完善,保持其完整性、協調性和科學性,比如我國曾經進行過的合憲性審查。制度在設計和完善中,要堅持制度的公正性和權威性,保證制度的核心價值和人民屬性,要排查和堅決改正制度間不協調、有矛盾的內容,要增強制度創新和結構優化,根據時代發展需要保持動態更新,及時廢除和修改一些過時的制度規定。同時要配套完備的制度執行機制,提高制度執行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采用新的技術和手段,科學有序執行制度。這樣以更加科學完備的制度實現“立治有體,施治有序”,暢通制度執行。
增強政治意識,自覺制度執行。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到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意義,提高政治站位,堅定制度自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將貫徹和落實四中全會精神作為今后的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習和遵守制度,充分理解制度的意義、內容和要求,提升理論素養,樹立制度權威,掌握制度執行規律,尤其是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要帶頭學習和遵守制度,以上帶下,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同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要積極在全社會宣傳四中全會精神,將制度執行與人民未來的美好生活聯系起來,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以遵守制度為榮、以違反制度為恥的良好氛圍。通過全黨和全社會的努力,把維護和執行制度視為自己的基本職責,內化為一種素質,上升為自覺的觀念,形成不折不扣地執行制度的習慣。
提升執行能力,保障制度執行。制度執行主體是構建制度執行力的核心,制度執行效果與執行主體的理念、能力、以及所擁有的執行資源密切相關。除了以上對執行主體進行思想教育,保證其執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外,還需要提升其執行能力,給與其足夠的執行資源保障。要給予其足夠的制度執行權利,維護制度權威,構建責權利統一的體制機制,做到有權必有責、逐利須盡責。要系統規劃,責任共擔,做好各個部門執行主體的銜接和配合,通過密切合作共同把一項制度執行好。要做好執行資源保障,給予執行人員足夠的執行制度所需的資源,比如資金、設備和信息等,制定好執行的戰略和計劃,明確執行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要充分利用新技術帶來的便利條件,做好制度執行技術手段方法的創新,及時進行執行效果的檢查和反饋。這樣通過培養一個優秀的執行隊伍,保障制度執行。
健全法律體系,依法制度執行。法律制度和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構成部分,同時是其執行的有效手段。國家制度一旦形成法律,就自然具有強有力的約束力和執行力,依法執行制度是建立權威高效制度執行機制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國同時是四個全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我國發展中具有深遠影響的根本性的制度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和政府要具有法治思維,將制度制定和執行與法律建立和執行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制度執行的需要完善法律體系,將法律貫穿到所有重要制度的執行中。同時,在全社會要形成遵守法律、執行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良好氛圍,正如習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指出的那樣,“要堅持依法辦事,讓遵法守紀者揚眉吐氣,讓違法失德者寸步難行,利用法律的強約束實現制度的有效執行。
完善監督體系,督促制度執行。制度的執行需要監督,要落實責任,強有力的監督是制度有效執行的必要條件。針對我國完備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相應的需要建立完備的監督體系。執行體統內部要成立專門的制度執行監督部門,獨立行使監督權力,建立制度執行審計制度,實現制度執行全過程監督,對重要制度的執行實施監督全覆蓋。建立人大、政協等部門的制度執行監督體系,更多的實行專項監督。同時充分發揮公眾、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做好日常監督,形成相互銜接、協調一致、內容完整的多元監督體系。對政府制度執行部門建立考核機制,責任落實到人,將制度執行效果作為各級政府和組織政績考核的條件。對制度執行效果的考核要充分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將人民的滿意度、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制度執行效果的主要判別標準。有著嚴格的監督和考核機制,制度執行才會更加嚴格,不打折扣,有效防止“中梗阻”等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