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朋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沈陽 110034)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我國訴訟領域改革的新舉措,它是順應我國嚴寬相濟的刑事政策,更好的保障了犯罪嫌疑的的權利。它改變了傳統的重拳出擊、速戰速決的訴訟理念,提高了辦案效率,更加合理地配置了司法資源。隨著勞動教養制度的廢除和《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的出臺,輕刑事案件數量迅速增加。
2019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聯合發布《關于適用認罪從寬處理制度的指導意見》,其中對供述制度的基本原則和利益保護作了具體規定。目的是依法對犯罪分子、被告人進行簡單處罰或者依法從寬處理,從而有效懲治犯。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則、適用的范圍和條件、寬大處理的范圍、審前程序等。
優化偵查資源配置,推進繁簡分流。根據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類似盜竊、詐騙等財產類犯罪逐年上升,但是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逐漸減少。“盜竊、搶劫、詐騙”案件多與輕微財產犯罪有關,部分案件與電信詐騙有關。在偵查階段,推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可以更好的將認罪認罰案件與重大疑難案件分開,在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前提下,快速處理,節省了不必要的司法自愿,提高了辦案的效率。破獲重大疑難刑事案件,應當集中辦理。充分保障了司法資源,實現了復雜刑事案件與簡單刑事案件的分離,大大提高了司法效率,有效緩解了“案多人少”的問題。
提高案件偵破效率,保障犯罪嫌疑人權利。在認罪認罰從寬原則的背景下,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在偵查階段,實行寬嚴相濟制度,可以及時有效地提高案件偵破效率,鼓勵犯罪嫌疑人在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前主動認罪。它對收集和完善證據,形成完整的“證據鏈”以及及時發現案件起著重要作用。對維護社會和平穩定有積極影響。由于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主動認罪,可以改變強制措施。審查羈押的必要性,依法改變強制措施,有效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間接節約訴訟資源。如果不能在訴訟前予以重視,司法公正就難以實現。
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構建和諧社會。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我國順應新形勢提出了寬嚴相濟的刑事訴訟原則。這使得刑事訴訟程序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要積極打擊犯罪行為的同時,也要重視對犯罪嫌疑人依法從寬處理。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切身利益。符合緩刑假釋條件的要及時變更強制措施。這樣才能有效實現社會效果與法律權威的統一。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就是要加大對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社會和諧的同時,對輕微,認罪認罰的刑事案件要做到從寬處理。這樣草能更加合理有效的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權利,做到寬嚴相濟,實現法律和社會治理的相統一。
在偵查階段加大對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教育和引導力度。刑事偵查是刑事訴訟最起始也是最關鍵的階段。它對于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認罪、處罰的教育和引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一作用。在犯罪偵查階段,如果能充分發揮犯罪嫌疑人的偵查效率和量刑效率,那么就會充分發揮其在訴訟階段的價值。因為偵查要做到證據與證據相結合,相互促進。偵查人員在取得證據后,如果能夠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教育和引導,就可以引導和坦白處罰,這將有助于進一步厘清案件事實,完善證據,從而提高偵查的效率和效果。但在現實中,也有偵查人員認為,刑事訴訟法在偵查階段對如何實施坦白從寬處罰制度沒有太多的保障性措施,也沒有給予其多少實質性的寬限,因此推行該制度的積極性不高。據統計,2020年1~7月,偵查階段的口供只占總數的28.5%,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優化移送審查起訴流程。寬嚴相濟制度應建立相應的配套機制,加強公、檢、法、司機之間的關系,共同構建快車道。對認罪從寬案件的移送要保證無縫銜接,確保寬嚴案件全方位快速啟動和有效運作。優化移送、審查、起訴程序,可以緩解案多人少的現狀。
完善偵查階段證據收集制度。在偵查階段,寬嚴相濟制度主要是鼓勵犯罪嫌疑人在公訴機關提起訴訟前及時認罪。而作為偵查機關,公安機關應該及時破案。這是偵查機關的責任和義務。我認為應該是:一是轉變偵查方式。過去,我們通過強制手段獲取口供,轉而鼓勵和引導犯罪嫌疑人自愿供述。例如:減少不必要的羈押:招供、供述等。其次,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收集的口供,檢察機關要嚴格審查。必要時,要會見犯罪嫌疑人,詢問嫌疑人,以確保供述的自愿性和真實性。偵查機關在偵查案件時,應當收集犯罪嫌疑人足以證明人身危險的證據。根據填寫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證據清單,以犯罪嫌疑人提供的材料種類的真實記錄作為證據。列出案件清單需要證據,犯罪嫌疑人確認,辯護律師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