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曉菲,張甜(山東科技大學,山東青島 266590)
由中國品牌講好中國故事,承擔國家形象傳播重任的中國品牌中,老字號品牌故事的傳播從產品的營銷傳播和文化傳播的層面看,都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老字號品牌天然擁有豐富的故事文化資源,然而,在經濟社會轉型、新舊動能轉換、全球化競爭的背景下,不少老字號品牌面臨產品營銷和文化影響力層面的雙重危機,大部分老字號品牌缺乏傳播力,特別是在社交媒體時代,傳統意義上的媒介邊界消失,老字號品牌愈發缺乏駕馭和利用媒介的能力。
山東老字號品牌一方面傳遞著魯商文化,締造著人民的獲得感;另一方面承載著山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很有必要對山東的老字號品牌故事經驗進行梳理,對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為山東老字號品牌的傳播尋求一條可行的路徑。根據商務部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山東省內共有老字號294家,其中中華老字號66家,山東老字號228家,其中,酒類老字號占四分之一之多,山東作為具有獨具特色的酒文化的地域,孕育的酒類老字號對于理解本土品牌的發展進路具有代表意義,因此從這一品類的老字號品牌所呈現的品牌故事入手,探究老字號品牌故事形態,并探尋其背后的文化基因,對于為山東老字號品牌的傳播提升提出策略建議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老字號品牌是指在長期的生產經營中在品牌自身上留下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印刻下了歷史痕跡,繼承并發揚了中華民族燦爛優秀的文化、擁有高超工藝和經營特色的產品、技藝或服務。他們通常擁有著良好的商業信譽,并且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1]經過課題組對這些酒類老字號品牌在各種媒介上發布的廣告等文本進行搜集、梳理和歸納,研究發現山東省老字號品牌的故事類型主要有以下四種:
山東省內的酒類品牌故事大多與歷史上的大人物或典故相關,借歷史名人和歷史典故來豐富完善自身的品牌故事。山東省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孕育出了許多人杰,借名人典故之名巧妙的嵌入酒類品牌故事,這類歷史典故型的酒類品牌故事中比較典型的是瑯琊臺酒、柴大官人酒、浮來春酒和景陽岡酒。
在瑯琊臺酒的品牌故事中,它是由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釀造的。據相關史料,越王勾踐為打敗吳國,遷都瑯琊,瑯琊人民向越王勾踐獻由泉水釀出的美酒,越王贊之且賜名“瑯琊紅”,后越王經臥薪嘗膽,終打敗吳國,于是每逢慶典節日,越王都要大宴臣民于瑯琊臺上,暢飲“瑯琊紅”酒。[2]徐福的祖先是越王勾踐的釀酒師,繼承先人獨特的釀酒技藝,為實現自己遠航海外的宏愿,向秦始皇上奏,用藥入酒的長生不老之法,此后每逢觀滄海、祈長生、宴群臣皆用瑯琊臺御酒。而柴大官人酒和景陽岡酒皆借用水滸傳中小旋風柴進和武松打虎的典故來當作自己的品牌故事。這類歷史典故型的酒類品牌故事大多是為了借用歷史事件或名人的名氣來提高自身品牌的認知度,以此來達到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的目的。
部分酒類品牌的品牌故事強調其產品的特色,如富含中藥材、不用五谷用薯類釀酒等自身獨特的產品賣點來建構品牌故事。
即墨齊魯老酒主打的理念就是“黃種人喝黃酒”,強調黃酒更適合黃種人的體質。黃種人的農耕文明極為,所以我們大多把五谷當作糧食,但是黃種人的體質秉性屬寒,吃的東西較雜,食用黃酒可以有效地明其熱性、以行其勢。黃酒其性在溫,其用在調,其效在通,其功在平,其旨在和。[3]坊子酒強調它不同于傳統的酒用五谷高粱釀造,它用當地生產的各種薯干作為原料,經獨特的釀造方法發酵制成,非常醇香,坊子白酒是我國少見不以谷物為原料釀造的白酒。這類產品特色型的酒類品牌故事大多是有了自身產品獨一無二的賣點,將賣點置入品牌故事中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定位。
使用當地的地名為酒類老字號命名是酒類產品的一大特點,像洛口、坊子、密州、泰山等。此類酒類的品牌故事類型多強調二點:一是當地的地名往往是古時商埠或名勝古跡等遠近聞名的地方;二是這些地方因獨特的地理優勢而產生了獨特的釀酒技藝或原料,釀造出品質不凡的好酒。
例如泰山酒稱號來源于泰山,民間有“濟南府的人多,泰安州的神全”的說法,故泰山酒借泰山的五岳之尊之名強調此酒尊崇的地位且賦予此酒更深層的含義。密州酒則借用了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大名,說出蘇東坡對密州酒得極盡喜愛之情,以強調此酒類的妙處,讓人們可以通過記住蘇東坡的大名、聽聞東坡與酒的故事從而記住密州酒。因其對密州酒的好感凸顯出密州酒優秀的品質。魯源酒業位于魯山腳下、沂河源頭,強調原料的優質,蒙山酒選用蒙山天然山泉水為主要原料科學釀造而成,兩者都著重強調了釀酒的泉水之優良。這類地理特色型的酒類品牌故事大多以人們熟悉的地名來作為酒名,降低了記憶難度,從而可以快速打入和占據消費市場。
這一類型的品牌故事直接圍繞創始人作為主人公的故事展開,多有傳奇色彩。例如,平原人家圍繞的是創始人唐碩入深山拜名師得秘方終揚名的人生歷程,而張裕則講述了清代著名大學士張弼士先生想要幫助腐朽的中國清醒過來而創立的實業酒類品牌。這類型的創始人品牌故事戲劇化程度高、記憶點獨特,且將酒類品牌嵌入故事中,更容易進行口碑傳播,也利于打消消費者的疑慮。
品牌通過故事的建構、詮釋與分享,影響消費者的認知行為模式。通過研究現有的山東省老字號品牌的品牌故事,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當中都存在著一些相同的文化基因,正是這些文化基因影響著山東酒類老字號品牌故事架構。
魯商文化最早記載于周朝,誕生萌芽于春秋戰國時期,興盛于明清。魯商文化中包含的更多的是魯商思想,集齊文化、魯文化、北方民俗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等多種文化交融,有多重情義、誠信經營、講求質量為上、兼濟天下的特點。首先,傳統文化的濟世思想就根枝于魯商文化深處,很多山東老字號都在國家災難、百姓疾苦的時候給予充分的支援和支持,所謂“修身治國平天下”就生動地體現在山東老字號的品牌故事中。其次,魯商向來講究“誠賈”“良賈”,求“以德為本,以義為先,以義至利”,這個特點也在山東老字號品牌中充分體現,在其經營者看來,商業是為了謀取利益,但是必須要把對利益的追求放在對仁義道德的追求之后,這才是生意人的真正價值取向,[4]山東省酒類品牌故事中多有水伯梁山的梁山好漢的形象影,例如柴大官人酒的品牌故事就著重的描繪了急公好義的小旋風柴進,景陽岡酒則突出武松的忠肝義膽。漢孝子董永故里董公人釀造傳承孝道的董公美酒,萬事孔子酒情調親“儒雅、醇厚、仁和”的特點。最后,“苦行”文化的體現,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種“苦其心態”精神的感應之下,在魯商人踏實肯干艱苦奮斗,在品牌故事中也有很多的體現。酒類品牌故事依托于魯商文化產生,魯商精神也雕刻著山東省的酒類品牌故事。
山東省的酒類品牌故事中出現率極高的一類總是會摻雜著一些王侯將相、元首政要或社會名流的影子,究其原因是品牌利用權威進行背書從而達到將人說服的效果。例如,在張裕葡萄酒的品牌故事中講到,張裕報告的文本擺放于毛主席桌上時,引起了主席對葡萄酒業更深的思索,在一次糖酒食品工業的匯報會上,向張裕也向中國葡萄酒業表明態度:“要大力發展葡萄和葡萄酒生產,讓人民多喝一點葡萄酒。”[5]在蘭陵酒的品牌故事中,賈思勰在世界第一部農業科學巨著《齊民要術》中對蘭陵美酒的生產工藝進行了介紹分析。在即墨黃酒的品牌故事中,唐朝大詩人李白老年時來到嶗山看望密友安期生道士,李白詩興大發,當即吟《勞山》詩一首:“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暉,白發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登云車。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詩中所說的“金液 ”就是當時的即墨黃酒,李白飲后飄飄欲仙,而李白好酒的名聲人盡皆知,這一權威人士對即墨黃酒的認可為品牌成功樹立了形象。除名人背書外,官方機構頒發的稱號、國際國內獲獎也是權威背書的重要形式,例如即墨黃酒、山東黃河龍、趵突泉酒等品牌也比較多地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等官方認可的稱號和國際國內酒品比賽或鑒賞中所獲的獎項。權威人士和機構在消費者心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結合權威與品牌,不僅僅可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豐富消費者的品牌聯想,還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講究師門傳承的工匠精神十分重視尊師重道,例如,在平原人家酒的品牌故事中,創始人張碩為老師處理生事、料理后事,重傳承的山東酒類老字號大多都有一張從古流傳至今的秘方;工匠精神注重創新,山東省的酒類品牌故事中常會出現技術創新的橋段,如坊子酒創新性地以薯干為原材料進行釀制;工匠精神注重堅持專注,如魯源酒使用多道工序進行釀造;工匠精神包含謙虛的內涵,山東省的酒類品牌故事中有不少吸收外來精粹改良釀酒方法的敘述。
山東老字號品牌故事大多都在一定的區域內進行傳播,常常帶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地域認同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生活的人們擁有較一致的認知、情感和行為表現。老字號產品經常被稱為地方特產,地域認同心理是消費者在特定區域消費時會產生潛在的消費心理,認為只有在當地的老字號品牌購買的產品才是正宗的,不在當地購買的品牌產品就被認為是不正宗的,是假冒偽劣產品。在某種程度,這種潛在的消費觀念局限了老字號品牌的發展,產生只有當地人愛喝,離開產地便無人問津的現象。山東省的老字號品牌大多都是酒水飲料這類的快消品,地域位置在其中的重要性一次次地被它與眾不同的產品特性來進行檢驗。這種地域認同在一定區域內強化了品牌故事的傳播效果,但是在更多的區域它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阻礙品牌故事的傳播。
品牌之塑造在于傳播推廣,老字號的品牌故事自身就帶有帶社交化的傳播屬性,老字號的品牌形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老字號品牌在消費者中的傳播過程,也是消費者對于老字號品牌進行逐漸認知的過程。通過對現有山東省酒類老字號品牌故事的分析不難發現,品牌的文化基因根植于品牌敘事之中,魯商文化、權威背書、工匠精神和地域認同共同構成了酒類老字號品牌故事化傳播的底層邏輯,彰顯著品牌的價值觀,同時也是這些品牌故事得以流傳的因素。因此,在社交媒體成為營銷轉播的核心媒介后,老字號的營銷傳播也應以品牌故事為核心,對內凝練品牌價值觀和品牌形象,對外根據品牌故事進行多元演繹和多渠道傳播。
創造出一個好的品牌故事必須擁有一個優秀的故事主題和出色的故事內容。當前老字號的品牌故事存在著內容雷同、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嚴重影響品牌故事自帶的傳播屬性的發揮。品牌故事并非完全的虛構性寫作,是具有商業目的的寫作類型。因此,首先從故事的建構入手,先結合羅瑟瑞夫斯的USP理論,在明確品牌的獨特的銷售主張的前提下,確定酒類品牌故事的主題,再填充進可以影響消費者認知情感的故事內容;其次,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老字號的品牌故事想要激發消費者的共鳴,應當具有社會普遍認可的價值觀,這既來源于老字號的歷史積淀,不可憑空捏造或刻意模仿,又應該與時代和社會的道德要求相契合,摒棄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再次,從傳播的角度出發,老字號應當重視品牌的形象,以鮮明的形象串聯品牌故事,打好山東省酒類老字號品牌的故事傳播的基石。
在我國各式各樣的品牌中,同時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鮮明的文化底蘊和獨特工藝這三種特性的只有老字號品牌,這三種特性應該是老字號品牌獨有的且永不會放棄的優勢。借助這三種優勢,保持基本大方向的前提下,老字號應充分吸收民族文化,利用品牌文化力提升偶像品牌的內在價值和知名度,從品牌定位、消費者定位、市場細分等方面對品牌故事進行優化,克服品牌老化問題,進行精準有效的傳播,逐步實現山東省老字號品牌的活化。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洪流的沖擊,消費者被繁雜的信息所淹沒,注意力成為一種越來越寶貴的資源,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就要擺脫千篇一律的跟風傳播,進行差異化的整合傳播。一方面,要在故事內容和故事形態上與其他老字號的品牌故事進行差異化的區別;另一方面,要差異化的表述方式講給不同的消費者,最后通過各式各樣的不同的媒介渠道,讓老字號的品牌故事進行深入而廣泛的傳播。強化互聯網思維,構建起多維立體的現代傳播體系,進行差異化的整合,從而幫助老字號進行品牌故事的傳播。
針對老字號品牌的品牌故事在傳播中渠道單一的問題,在現代的媒介語境下,使用相對先進的網絡技術,運用多樣化的媒介渠道載體與傳播平臺,打造多渠道的社會化傳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進行媒介的協同聯動,多渠道交叉互動,整合相關渠道資源,實現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的傳播矩陣,讓老字號的品牌故事得到充分、有效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