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云,左新斌,葛世杰,盧永豐,張世棟
(1.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南供電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2;2.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1;3.國網郯城縣供電公司,山東 郯城 276100;4.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青島供電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5.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03)
配電網作為電網的末端,直接面向電力客戶,其供電可靠性直接影響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體驗,反映電網企業的運營水平和社會形象。隨著社會及經濟的發展,對電網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10 kV 配電帶電作業憑借其“不停電”的專業優勢,已成為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1]。
絕緣桿作業法帶電接引流線屬于第一類帶電作業項目[2],在配電網檢修、消除缺陷、搶修、業擴報裝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配電帶電作業的重要作業項目。為豐富作業方式,提升作業標準化水平,對帶電接引流線技術進行研究。
配電帶電作業根據采用的絕緣工具不同,分為絕緣手套作業法和絕緣桿作業法。絕緣手套作業法是指作業人員使用絕緣承載工具與大地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穿戴絕緣防護用具,與周圍物體保持絕緣隔離,通過絕緣手套對帶電體直接進行作業的方式。絕緣手套作業法中,絕緣承載工具為相地主絕緣,空氣間隙為相間主絕緣,絕緣遮蔽用具、絕緣防護用具為輔助絕緣。絕緣手套作業法場景如圖1 所示。

圖1 絕緣手套作業法場景
絕緣桿作業法是指作業人員與帶電體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靴,通過絕緣工具進行作業的方式。在桿上作業人員伸展身體各部位有可能同時觸及不同電位(帶電體和接地體) 設備時,作業人員應對帶電體進行絕緣遮蔽,并穿戴全套絕緣防護用具。絕緣桿作業法既可在登桿作業中采用,也可在絕緣斗臂車的工作斗或其他絕緣平臺上采用。絕緣桿作業法中,絕緣桿為相地之間主絕緣,絕緣防護用具為輔助絕緣[3-4]。絕緣桿作業法工作場景如圖2 所示。

圖2 絕緣桿作業法場景
在城市要道,絕緣斗臂車因體積較大,停放極易引起交通堵塞,造成作業受干擾導致無法開展。在電桿周圍有較大的溝、坑、坡等地理環境中,絕緣斗臂車無法停放,如圖3 所示。而絕緣桿作業法因可采取登桿作業,不受交通與地形條件約束,可在絕緣斗臂車不能到達的桿位實施作業,適用性廣,如圖4 所示。

圖3 絕緣手套作業法無法開展的地理環境

圖4 不受地理環境影響的絕緣桿作業法工作情形
絕緣手套作業法屬于直接作業,人員通過絕緣手套對帶電體直接進行作業,人體距離帶電體極近,與周圍帶電體和接地體易發生觸碰,如圖5 所示。

圖5 絕緣手套作業法作業距離近
絕緣桿作業法只要保證人員所持絕緣工具絕緣性能良好,流經人體的電流小于1 mA 以下,即可保證安全。此外,該作業屬于間接作業,人體不直接接觸帶電體,人體不占據帶電設備凈空尺寸,降低了人身觸電的可能[5],因此安全水平高,如圖6 所示。

圖6 絕緣桿作業法作業距離
在登桿作業中采用絕緣桿作業法帶電接引流線,作業人員在電桿上要根據工序隨時調整至合適的工位,且手持絕緣操作桿進行間接操作,體能消耗很大[6]。此項工作一般需要2 名桿上作業人員,并需地面作業人員協同傳遞工器具,人員的技能水平和配合默契程度對檢修工藝、作業安全以及工作能否完成至關重要。此外,導線絕緣層剝離、線夾安裝以及絕緣遮蔽用具裝拆等環節,都需要極高的操作精度。
濟南地區10 kV 博科線160 支13 支5 號桿因周圍地理環境限制,絕緣斗臂車無法靠近,為保障客戶順利用電,開展絕緣桿作業法帶電接引流線作業。作業點桿上導線為三角排列,主導線規格為LGJ-240/30,引流線規格為LJ-70。
作業前,工作負責人編制配電帶電作業工作票和現場標準化作業指導書。準備工器具包括:絕緣安全帽、絕緣披肩、絕緣手套(帶羊皮手套)、全身安全帶各2 套、腳扣2 付、硬質導線遮蔽罩6 件、絕緣子遮蔽罩3 個、射槍操作桿1 根、絕緣桿剝皮器1 套、線夾安裝工具1 套、絕緣鎖桿1 根、絕緣鉤桿1 根、絕緣傳遞繩1 根、防潮帆布1 塊、桿上絕緣桿固定支架1 套、驗電器1 根以及地面作業人員所需剝皮器、量尺等工器具。
絕緣桿作業法帶電接引流線作業流程如圖7 所示。

圖7 絕緣桿作業法帶電接引流線作業流程
現場勘察。工作負責人核對線路名稱、桿號,檢查確認熔斷器確已斷開,待接引流線確已空載;作業人員現場檢查電桿埋深、桿身質量、氣象條件等具備帶電作業條件。
開工會。工作負責人履行工作許可手續,召開現場站班會,檢查工作班組成員精神狀態,進行工作分工,交代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并簽名確認。
工器具檢測。對絕緣工器具進行外觀檢查和絕緣電阻測試。桿上作業人員對安全帶和腳扣進行外觀檢查,并做沖擊試驗。
驗電并測量引線長度。桿上作業人員穿戴絕緣防護用具,系好安全帶,登桿至驗電位置,并系好后備保護繩,按照先帶電體后接地體的順序依次進行驗電,確認系統正常無漏電、接地現象。桿上作業人員使用絕緣測量桿依次測量三相待接引流線長度,地面作業人員根據測得的三相引線長度做好三相引線。
裝設絕緣遮蔽措施。地面作業人員將絕緣操作桿和絕緣遮蔽用具分別傳至桿上,桿上作業人員相互配合利用射槍操作桿按照“從近到遠、先帶電體后接地體” 的遮蔽原則對作業范圍內不能滿足安全距離的帶電體和接地體進行絕緣遮蔽。
剝除導線絕緣層。桿上作業人員相互配合使用絕緣導線剝皮器在主導線待接引位置依次剝除三相導線絕緣皮,每相主導線絕緣皮剝除后,應使用絕緣桿式導線清掃刷清除導線表面氧化層。
安裝引流線并試搭接。桿上作業人員相互配合安裝跌落式熔斷器上樁頭三相引流線,安裝引流線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引流線擺動。三相引流線安裝完成后,使用絕緣鎖桿將引流線在主導線待接引位置試搭接,確保待接引流線長度合適。
安裝線夾。桿上作業人員互相配合,操作線夾安裝工具,在中相主導線剝皮位置,利用線夾將引流線安裝到位。按相同的方法進行其余兩相引流線連接,安裝時注意安全距離,防止短路觸及周邊物體。
拆除絕緣遮蔽措施。桿上作業人員相互配合,按照“從遠到近、先接地體后帶電體”的原則拆除絕緣遮蔽。因引流線已接入,操作空間變小,拆除時動作要輕緩。
工藝檢查。檢查引線連接工藝,確認符合要求。桿上作業人員和地面作業人員相互配合將絕緣工器具傳遞至地面,檢查桿上無遺留物后,桿上作業人員返回地面。
3.3.1 人員墜落
作業人員在高空進行帶電檢修作業,存在從高空墜落的風險。在作業之前,工作負責人應進行詳細的現場勘察,確認地面無塌陷,電桿無歪斜,桿根牢固,桿身質量良好,無橫向裂紋。作業人員登桿前應對絕緣安全帶及腳扣進行沖擊試驗,確認合格。在作業過程中,人員應全程系好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構件上,高掛低用,如圖8 所示。轉移工位時不得脫離安全帶的保護。

圖8 高空作業人員使用安全帶及后備保護繩
3.3.2 物體打擊
作業人員在桿上進行轉移工位以及桿上作業人員與地面作業人員傳遞工器具時,存在落物傷人的風險。高空作業人員應穿戴絕緣安全帽,地面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傳遞工器具時應使用絕緣傳遞繩,物體綁扎牢固,對于長桿類工具,為防止擺動及脫落,確保傳遞安全可靠,應進行兩點固定,如圖9 所示。高空作業人員與地面作業人員應互相呼應,做到傳遞動作一致,工具傳遞速度不宜過快。地面作業人員不應在高空墜落半徑內,并隨時注意高空作業情況。

圖9 絕緣操作桿兩點固定進行傳遞
3.3.3 人員觸電
人員在帶電設備周圍進行作業,存在觸電危險。作業前工作負責人應確認后端負荷已完全切除,如變壓器、電壓互感器退出運行,柱上開關、隔離開關以及跌落式熔斷器等開斷設備已斷開,嚴禁帶負荷接引流線[7]。作業人員應使用合格的絕緣器具,作業前對絕緣遮蔽用具、絕緣防護用具進行外觀檢查,確認無針孔、砂眼。對絕緣操作桿、支、拉、吊桿和絕緣繩進行絕緣檢測,確認絕緣電阻合格。
在作業過程中,人體穿戴必要的絕緣防護用具,嚴禁摘下絕緣手套,人體與帶電體至少保持0.4 m 的安全距離,絕緣操作桿有效絕緣長度最小為0.7 m[8]。應注意安全距離是動態調整的,隨著作業環節不斷進行,帶電范圍會發生變化,以圖10 為例,接完中相引線之后,上樁頭帶電,此時安全距離應為人體與上樁頭之間的空氣間隙,所以,在操作之前,應提前調整好工位,避免距離不足使人體侵入帶電間隙。與此同時,應避免絕緣操作桿中間部位與變化后的帶電體發生觸碰,防止絕緣操作桿有效絕緣長度發生變化。
此外,一相引流線接完,其余相引流線視為帶電體,嚴禁用手直接接觸其余相引流線。在接引流線前,應提前將走向調整好,避免一相接入后,另一相接入失敗導致調整困難。

圖10 安全距離及有效絕緣長度
3.3.4 短路事故
引流線擺動及脫落,存在觸及相鄰相或電桿發生短路的危險。應采取絕緣鎖桿將引流線可靠固定,與周圍構件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如圖10 所示,與相鄰帶電體保持至少30 cm 的安全距離,與相鄰接地體保持至少20 cm 的安全距離。桿上作業人員應密切配合,防止安裝線夾過程中,只將注意力集中在固定線夾本身,而忽略了引流線的擺動。
絕緣桿作業法具有適用性廣、安全性高、技能型強等特點,其在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絕緣桿作業法開展帶電接引流線作業為例,詳述作業前準備、作業流程,并對存在的關鍵風險點進行分析,為現場實際作業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