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成龍 楊曉輝
(中共阜陽市潁州區委黨校 安徽阜陽 236000)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區治理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組織向最基層延伸,健全基層黨組織工作體系,為城鄉社區治理提供堅強保障。[1]社區治理是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和薄弱環節,強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是破解社區治理困境的可行路徑。
當前,阜陽市一些社區發揮黨建在政治、組織、平臺、人才、思想方面的引領優勢,在推進社區治理創新方面作出了新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潁州區文峰街道蓮池社區、界首市東城街道劉黃社區、潁泉區中市街道工業園社區于2019年獲得安徽省第二批基層黨建省級示范社區榮譽稱號。
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融合度不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的政治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然而,阜陽市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和政治引領能力,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以及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不扎實的現狀,是造成阜陽市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融合度不高的根本原因。直面阜陽市社區治理主體日益多元、治理事務日益增多、治理訴求日益提高的現實,阜陽市基層黨組織與居委會的關系尚未厘清,又面臨協調與社區內外各類社會組織關系等問題。通過調研發現,阜陽市基層黨組織在整合資源、組織動員、服務管理等能力明顯存在不足,黨建供給跟不上引領社區治理的現實需求,導致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融合度不高的現象普遍存在。
社區黨建自身建設薄弱。首先,社區大黨建工作體系還沒理順。區域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基本不能單獨開展工作。專職的網格干部隊伍尚未建立起來,過多占用社區原本就緊張的干部資源。兼職網格干部基本享受不到相關報酬待遇,導致他們開展工作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其次,社區黨建工作力量較為薄弱。一方面,社區黨組織、居委會人員均無人員編制,這些人員報酬待遇普遍偏低。另一方面,社區黨務工作者多為社區工作人員兼任,對黨建業務不夠熟悉,對于基層黨建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認識不到位,對解決社區黨建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能力跟不上。
社區居民參與意識不強。通過調研發現,阜陽市社區居民組成人員復雜,有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企業職工,也有退休工人、下崗工人、退伍軍人以及自由職業者,農村社區里還居住著大量農民,同時現代社區打破了傳統的鄉土觀念,導致社區居民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對社區治理不關心、不了解,更不要說參與社區治理了。
加強和改善社區書記專職化管理。一是實行社區書記專職化管理。建立社區黨組織書記在市委組織部備案制度;注重從社區“兩委”成員、社會工作者、上級選派的專職黨務工作者中推薦社區黨組織書記人選;也根據工作需要,注重從符合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中選派社區黨組織書記。二是規范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管理。社區專職工作者實行總量控制,并面向社會統一招考;將社區專職工作者報酬待遇納入所在縣(市)區財政預算;建立社區專職工作者職業發展體系,完善其薪酬制度。三是加強專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建立全市黨務工作人才庫,遴選政治素質高、熱愛和熟悉黨務工作的黨員擔任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員和黨組織第一書記;選派單位根據工作需要保障其交通、通訊、誤餐等必要的工作經費,并依規發放適當的工作津貼;建立黨務工作者績效考核、年度述職、民主評議等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完善退出機制。
建立“一核多元”的社區治理結構。一是建立“四級聯動”領導體系。在市委組織部門指導和所在縣(市)區委組織部門的整體布局和指揮協調下,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基層黨建體系,推動形成有機銜接、有序推進、有效運轉的四級領導體系。二是強化街道黨工委“軸心”作用。以街道為基本單元,對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整體布局、一體推進;強化街道對上級部門派駐機構的綜合管理權、人事考核權,對派駐機構負責人任用的征得同意權,使街道黨工委全責一致、統籌有力。三是支持居委會依法履職。依據選舉法產生居委會,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自治活動。四是充分調動和激發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主動性。只有依靠人民,社會治理才能獲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源動能;只有動員人民,社會治理才能形成同心同德、團結協作的強大合力;只有為了人民,社會治理才能占領大公至正、造福百姓的價值高地。[3]對于社區居民普遍關心的問題或者涉及公共利益的問題,通過發放問卷、座談會、聽證會等形式廣泛開展民意調查,通過匯集居民智慧將社區治理做到最優;將積分管理、志愿服務、黨員先鋒崗等工作納入社區管理,通過居民參與提高其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調動和激發社區居民主人翁意識。五是引領社會組織參與服務。建立市級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加大對社區生活服務類、公益慈善類、專業調處類和文體活動類社會組織培育力度,引導社會組織同步建立黨組織;研究制定阜陽市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細則,規范購買目錄的類別與種類,引進高層次社會組織開展社區服務,并優先支持這類社會組織獲得服務項目。
完善黨建網格的治理機制。一是科學劃分黨建網格。在阜陽市社區建立四級黨建網格體系,街道黨員包聯社區,社區黨員包聯片區,片區黨員包居民小區、街面、商務樓宇,居民小區、街面面和商務樓宇黨員包聯居民;與城市治理相關職能部門協作,在網格黨組織的統籌協調下實現“黨建統領、多網融合”。二是規范網格化運行管理。市、縣(市)區、街道綜治中心加掛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標牌,統一調度和指揮協調屬地綜治問題;二級網格長由社區書記兼任,三、四級網格長在社區黨務工作者中統一選拔任用,各級網格長在屬地網格化管理中心調度下開展工作,爭取實現社區的事在社區解決。三是推動部門有效履職。按照黨建統領、重心下移、便民利民的原則,推進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事項向街道社區傾斜。四是推進黨建引領共治。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機制;在居委會、居務監督委員會、業委會換屆工作中,社區黨組織要協助街道黨工委把好用人關;打造“紅色物業”,在物業服務企業建立黨組織并選派兼職黨建指導員,使物業企業成為黨組織聯系和服務群眾的重要力量。
完善投入支持保障機制。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嚴格落實社區工作經費和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建立與阜陽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區工作經費和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增長機制,所需資金納入縣(市)區財政預算。二是夯實服務陣地。在街道設立綜合性黨群服務中心,為轄區內各類黨組織和黨員群眾提供黨務、政務、便民“一站式”服務;在社區建設多功能黨群服務中心;在居民區為黨組織和居委會配備獨立的辦公場所,新建小區同步規劃建設黨組織和居委會獨立用房,并及時向街道移交;在商業區、市場園區、商務樓宇,建立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新建商圈、市場園區時,要同步規劃建設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城鄉基層黨建深度融合,以智慧黨建引領智慧社區建設。加快構建市級基層黨組織建設系統,全面推行黨員電子檔案,進一步拓展黨建載體、平臺和空間;搭建黨建引領的區域化管理服務平臺,讓居民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推進黨建可視化與“天網通”對接,實現視頻監控資源互聯互通、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