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霞,朱憲良
(青島市農業機械服務中心,山東 青島266071)
近幾年,青島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畜牧養殖規模化、產業化、生態化和品牌化發展方向,結合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一業一策”行動計劃,加快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引進推廣了一系列現代畜牧業裝備,畜牧生產機械化水平得到較大提高,促進了全市畜牧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青島市畜牧業持續保持較好的發展水平,受畜禽產品市場拉動,畜牧產業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畜牧業經濟運行形勢總體平穩。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青島市已有2 400多家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規模化養殖場畜產品產量將占到全市畜產品總量的近九成,其中國家級畜牧業龍頭企業4家、省級龍頭企業11家,產值超過10億元的畜牧業龍頭企業10家,帶動形成了生豬、奶牛、肉雞、蛋雞、肉牛、肉鴨和肉兔7大優勢產業鏈,肉雞、肉兔出口分別占全國的110和35,畜產品規模化貢獻率達到87.5%,比全國平均值高27.5個百分點。
青島市圍繞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補短板、強弱項,大力推廣畜牧機械化生產技術,畜牧生產機械化水平發展較快。據統計,全市規模化養殖企業畜牧生產機械化率達到60%以上,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據統計,截至到2019年底,全市玉米青貯飼料收獲機械保有量727臺(其中進口大型收獲機11臺),各類飼草加工機械23 093臺(其中粉碎機械88臺),飼養機械467臺,畜產品采集加工機械868臺(其中擠奶機616臺、階梯式撿蛋機32臺),清糞清污設備367臺,糞污干濕分離機326臺,病死畜處理設備58臺。
雖然青島市畜牧業生產機械化技術和裝備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畜牧業機械化總體水平還不高,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部分技術裝備有效供給不足,養殖工程和設施裝備集成配套不夠等問題突出[1-3]。
青島市畜禽養殖規模程度迅速提高,但中小規模養殖場(戶)還占一定比例,規模化生產養殖機構機械化水平較高,家庭農戶養殖的機械化水平低,生產的隨意性大,現代化機械配套困難,多使用一些簡易機械,甚至在一些規模化養殖牛場中,仍以拖拉機、鏟車與人工清理為主,像刮糞板、吸糞車及水沖清糞等所占比例還很小,機械化水平與現代化、規范化畜禽養殖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過渡,對畜牧設備的自動化、機械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養殖機械化和信息化要求高度融合,規模化畜牧養殖生產的設施裝備向成套化、智能化和大型化方向發展,現有的畜牧生產裝備無法滿足規模化生產需求。蛋雞飼養設施趨向高密度大型化,要求6~8層疊層養殖籠、飲水、滅菌、調溫、光照、揀蛋、蛋品收集、分級、包裝和清糞等環節智能化控制。肉雞飼養在環境控制、精準飼喂和應激反應消除等重點方面機械化需求強烈。養豬豬舍環境控制、機械化飼喂、糞污處理機械化、脂肪測定儀、妊娠測定儀和屠宰自動化設備等機械化需求強烈。奶牛飼養青飼料收獲與加工、自動飼喂、全混合日糧TMR、飲水、清糞設備、全自動環境控制設備、全自動擠奶成套設備及牛場智能化管理等機械化需求強烈[4]。
青島市畜牧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在裝備設施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現有畜牧機械生產企業研發滯后,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缺乏核心技術,機械制造的精細化程度、設施質量有待提高,產品多以中小型為主,適合散養和中小規模飼養,大型集約化、規模化和智能化飼養成套設備需要從國外引進,價格高,無法滿足規模化發展對機械化的需求。
青島市在解決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基礎上,大力推進特色生產機械化,其中畜牧生產機械是特色機械化的發展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和推全程,多措并舉,為全面加快畜牧業機械化發展步伐,加快推進畜牧業生產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提供裝備和技術支撐。
在總體增加財政支農資金的基礎上,支農資金重點向畜牧業傾斜,切實解決畜牧養殖用地、周邊環境改善、防疫設施建設和生產裝備水平提升問題。購機補貼政策向畜牧養殖行業傾斜,對畜牧生產的重點機具敞開補貼,應補盡補,重點補貼鍘草機、揉絲機、飼料粉碎機、飼料混合機、顆粒飼料壓制機、孵化機、送料飼喂機械、清糞機、糞污固液分離機、擠奶機、貯奶(冷藏)罐和病死畜無害化處理設備等設備。
圍繞推進畜牧業集約化和高質量發展,以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為抓手,以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為核心,以農牧結合、種養平衡和生態循環為基本要求,持續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和生態化畜禽養殖,通過政策扶持,從規劃建設、飼養管理、防疫和糞污處理等環節嚴格控制,在優化區域布局、培育現代畜牧業產業集群上下功夫,不斷推進畜牧生產的規模化水平,以畜牧養殖規模化水平的提升推進現代畜牧業養殖設施裝備的推廣應用[5-6]。
青島市有多家畜牧生產機械企業,且大多具有一定的規模,根據青島市畜牧機械化發展需求實際,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和新理念,以科技創新、機制創新和政策創新為動力,聚集優勢資源,推進產學研結合,加大產學研推力度,研發和推廣應用適用于青島市畜牧生產的先進裝備,實現飼草生產加工、畜禽飼養、糞污處理和環境控制等環節全程機械化,為畜牧機械裝備的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推進青島市畜牧生產機械化向高端全程發展。
加大畜牧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采取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和參加農業機械展會等多種形式幫助畜牧從業人員掌握畜牧生產及畜牧生產機械化的新技術、新機具,提升畜牧生產管理水平,普及應用畜牧生產機械化的新機具、新技術,對推進青島市畜牧業機械化生產起到推動作用。
圍繞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畜牧業設施裝備與養殖工藝相融合、畜禽養殖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在畜禽養殖各環節重點裝備上裝配實時準確的信息采集和智能管控系統,集成推廣養殖環境監控、畜禽體征監測、精準飼喂、智能擠奶撿蛋、廢棄物自動處理和網絡聯合選育等技術,促進畜牧裝備應用、管理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7]。以畜禽數字化養殖建設為抓手,建設自動化精準環境控制系統,實現飼養環境自動調節;建設數字化精準飼喂管理系統,實現精準飼喂與分級管理;建設畜禽疫病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對動物疫病的預警、診斷和防控;建設繁殖育種數字化管理系統,配置動物發情智能監測裝備,構建種畜遺傳評估系統,提高種畜繁殖效率。
為推進畜牧養殖機械化的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畜牧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青島市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和《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畜牧業機械化發展的意見》要求,以服務鄉村振興,加快畜牧業生產轉型升級、推動畜牧業產品穩產保供為目標,以農村生態環境的整治為契機,大力促進主要畜種全程機械化裝備和技術的發展。肉禽蛋、生豬、奶牛等大宗畜種,飼草料收獲加工、飼草料投喂、環境控制、衛生防疫、病死畜禽處理、糞污清理和綜合利用等主要生產環節機械化全程推進,同時,加強輿論引導,推介宣傳發展典型和經驗,努力營造加快推進畜牧業機械化的良好氛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