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江連 侯立業 郭子玉 劉美娟 高素芳
(1 東莞市茶山醫院超聲科 廣東 東莞 523380)
(2 東莞市石排醫院超聲科 廣東 東莞 523342)
膀胱癌是臨床上泌尿系癌中最為常見的腫瘤,其發生率逐年上升。相關研究資料表明,膀胱癌腫瘤中的60%都來源于移行上皮,腫瘤的早期發現及腫瘤分期與患者有效的治療措施和預期治療效果具有密切關系。原位癌T1 期為5 年、10 年者存活率分別為96%、95%和91.7%、83.0%,所以及早對膀胱癌患者發現并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對改善患者預后效果具有重要意義[1]。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針對膀胱癌具有越來越多的檢查手段,包括X 線造影檢查、CT 診斷MRI 以及經腹、經直腸以及尿道超聲等,上述檢驗方法各有優勢,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2]。近年來,醫學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在此背景下膀胱癌檢查主要應用螺旋CT 以及超聲技術,主要以超聲檢查為主,本次研究選擇膀胱癌患者42 例做為研究對象,給予CT 和超聲聯合檢查,進行其診斷價值的對比分析,現將研究內容分析如下。
選取2012 年1 月—2019 年12 月東莞市茶山醫院以及東莞市石排醫院接收的42 例膀胱癌患者,按照其病情分期進行分組,T1-T3a 組患者21 例,其中男性14 例,女性7 例,患者年齡跨度為41 ~69 歲,患者平均年齡為(52.33±3.63)歲;T3b ~T4 組患者21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9例,患者年齡跨度為40~69歲,患者平均年齡為(52.39±3.77)歲;對兩組患者基線資料行統計學分析,結果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CT 檢查:在患者檢查過程中進行掃描電壓、電流的合理調節,分別為120Kv、200mA,層厚和層距設置為5mm,所有患者在CT 診斷過程中進行平掃或者增強掃描,患者在檢查之前需要充盈膀胱,掃描的范圍在恥骨聯合下緣水平位置,直至嵴連線水平[3]。
超聲診斷:患者在檢查過程中選擇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在檢查前患者需要大量飲水,保證膀胱處于充盈狀態,指導受檢者應用仰臥位實施CT 掃描。將患者增距以及層厚均設置為10mm,自恥骨聯合下緣位置起向上至髂前上棘進行掃描,觀察患者病灶組織的大小、數量、回聲以及血流情況。其中15 例患者給予一次性增強掃描,剩余患者先給予平掃,再實施增強掃描,增強掃描措施即采用泛影葡胺的快速靜脈注射,注射劑量為60~80ml 后即刻或者延遲掃描,采集患者病灶增強圖像[4]。
對比兩種檢查方式在不同分期患者診斷過程中的符合率。評估超聲聯合CT 的診斷結果。
數據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T1-T3a 組診斷中,超聲和CT 診斷的符合率沒有顯著差異(P>0.05);在T3b-T4 組診斷中,超聲診斷符合率和CT 診斷相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種診斷方式符合率對比
膀胱癌診斷過程中,對21 例患者應用超聲聯合CT 對膀胱腫塊診斷,結果與超聲診斷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21 例膀胱癌患者超聲與超聲聯合CT 診斷結果對比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臨床上存在膀胱癌病史的患者中50%都會存在復發現象,膀胱癌疾病的復發與患者手術治療方式的選擇和膀胱癌的分期具有密切聯系。對膀胱癌患者來講,在手術治療前合理分期進行臨床治療方案的有效選擇具有重要意義,膀胱癌初步檢查時主要采用膀胱鏡檢查,但是膀胱鏡只顯示膀胱壁內的病灶情況,如果出現膀胱內出血、凝血塊堆積對膀胱鏡檢查結果具有一定影響,而且膀胱鏡不能檢查腫瘤組織是否侵犯至肌層位置以及具體侵犯深度,更不能探測腫瘤是否轉移。在膀胱癌分期判斷過程中,會常用CT 以及超聲檢查方式進行膀胱鏡檢查不足的有效彌補,如果遇到膀胱內積血或血凝快時,通過增強CT 以及超聲診斷能夠進行膀胱內病灶是否出現腫瘤性病變的明確判斷[5-6]。
在術前診斷膀胱癌時,CT 是比較常見的輔助檢查方法,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容易發現體積相對較小的腫瘤或者是微轉移灶。近年來多層螺旋CT 的分辨率大大提高,能夠進行較小腫瘤的發現,但是無法判定原位癌是否受侵犯,因此在術前分期診斷時準確性并不理想,而且會容易將局部炎癥反應誤診為腫瘤[7-8]。超聲檢查在膀胱癌診斷過程中對儀器沒有特殊要求,一般會采用普通的腹部超聲診斷儀,具有方便快捷以及經濟的優勢,且對患者機體不會造成嚴重損傷,當患者存在腹部脹氣較多或者采用經腹探查條件不好時,可以應用腔內探頭掃查,觀察患者腫瘤的大小、數目、部位、形態以及基底部寬窄,內部回聲、無周圍轉移情況和浸潤膀胱壁的具體程度。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能夠為患者治療時提供具體的滋養血管血流信息,根據血流豐富程度、阻力指數、頻譜形態、動靜脈分流情況進行膀胱癌診斷的參考,能夠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9-10]。此次結果顯示,T1-T3a 組診斷中,超聲和CT 診斷的符合率沒有顯著差異(P>0.05);在T3b-T4 組診斷中,超聲診斷符合率和CT 診斷相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出現此情況的原因在于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后會影響病變侵犯程度,水腫、炎癥等因素造成的膀胱壁增厚情況很難進行區分。但是應用超聲檢查能夠針對膀胱癌狀態、大小以及腫瘤肌層侵犯情況進行仔細觀察,是進行T3b-T4 診斷的主要依據,但是超聲診斷也會受到膀胱充盈狀態的影響,診斷準確率與檢查人員的臨床經驗和操作技術具有密切聯系。在膀胱癌患者診斷過程中,應用CT 聯合超聲實施常規檢查對提高膀胱癌診斷率具有積極意義,聯合應用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提高膀胱癌分期診斷的準確性,便于患者早期接受治療,真正達到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的目標[11]。
綜上,超聲診斷具有方便快捷的優勢,在診斷膀胱癌時應該首選。針對血尿患者未存在異常現象時聯合應用CT 能夠對膀胱癌患者進一步診斷,利于膀胱癌診斷率的明顯提高,尤其在膀胱癌分期診斷過程中應用效果理想,值得在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