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雅
(福州市倉山區蓋山中心幼兒園 ,福建福州,350001)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教師須關心幼兒生活,師生共建一系列預設和生成的活動。幼兒園主題活動打破了學科、領域界限,根據主題核心內容確定主題展開的基本線索,再順著這些線索確定活動具體內容,創設相應教育環境,組織開展系列活動。[1]
幼兒園主題活動能夠圍繞一個主題從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學活動、家園共育等多種實施路徑,幫助幼兒將零碎經驗結構化、完整化,有助于幼兒獲得完整的經驗。但是主題活動的整合給幼兒園教學實踐帶來了挑戰。幼兒園年輕教師在開展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在主題內容確定上具有盲目性、在主題網絡建構中缺乏邏輯性、課程實施途徑互相割裂、活動指導策略比較單一、家園合作方式模式化等。如何對教師進行及時、有效引領,確保幼兒園主題活動開展的有效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不同,幼兒對課本的依賴性不大,幼兒學習以經驗攝取為主。而這些經驗一部分來源于幼兒家庭環境的自然獲得,另一部分是幼兒在幼兒園開展的活動中獲得的。根據幼兒園特點開展不同主題教學活動時,選定目標非常關鍵,體驗以及情感在這部分教學中非常重要,要明確主題目標要選擇和幼兒日常生活相接近的。[2]
“樂·生長”主題活動課程以幼兒園辦園理念為基礎,立足園本實際,以“樂享童年,自然成長”為課程理念。“樂”指快樂、愉悅、喜歡,“生長”指發展、變化、成長,這個主題活動課程遵循幼兒發展的特點與規律,設立了自我成長、自然生長、社會變化三個模塊。
讓教學回歸生活,是基礎教育一直提倡的。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時期的教育比起其他年齡段的教育,更加需要與生活相融合。幼兒園課程是幼兒教育實現的手段,只有把課程和生活結合起來,才能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活動課程的內容應源于幼兒的生活,內容要回歸自然、回歸幼兒的生活,以期解決幼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新生入園時,幼兒對環境不熟悉,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加之生活能力和交往能力較差,他們適應幼兒園有一定的困難。為了縮短他們的分離焦慮期,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幼兒園環境,適應幼兒園生活,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幼兒園開展了“我上蓋山中心幼兒園啦”主題活動。
主題網絡將通過“腦力激蕩”而調動起來的與主題有關的知識經驗或概念,經過歸納整理,建立起某種關系和聯系,并以“網狀”的形式將整合中的關系和聯系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主題網絡是主題活動開展的思維方式的外化形式,是一種有意識的規劃,也是課程理念的體現。目前,主題網絡展開方式主要有要素分析方式、活動分析方式、情境分析方式、問題分析方式等,需要根據主題的核心選擇適合的網絡展開方式。[3]如“昆蟲”這個主題屬于科學性主題,宜按照要素分析式對網絡核心要素進行分析,根據昆蟲種類、特征、生長過程、習性等要素開展活動,如表1所示。
又如“我要上小學了”對網絡核心所包含的“上小學”這一事件,按照一定順序排序,將重大活動作為課程網絡展開的線索。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活動分析式,如表2所示。

表1 “昆蟲”主題活動核心內容

表2 “我要上小學了”主題活動核心內容
在實施主題活動時要充分考慮途徑的整合,既有主題教學活動,又關注在主題背景下的游戲活動和環境創設,考慮與主題整合的活動、生活活動、家園共育活動等。
如在小班開展主題活動“我上蓋山中心幼兒園啦”中“我的老師”時,除“認識我的老師”主題教學活動外,在語言區投放班級教師照片,讓幼兒說一說教師的外貌特征;在美工區引導幼兒嘗試畫“我的老師”;來園、離園時引導幼兒主動向班級的教師問好、道別;一日生活中遇到困難和需要幫助時,引導幼兒稱呼“×老師”,尋求教師幫助;通過家園共育引導幼兒回家跟家人介紹“我的老師”等。這一系列的途徑,讓幼兒了解班級教師的外貌特征,記住教師的姓氏,學習用“X老師好”與老師互動。[4]
在開展主題活動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運用視頻、談話、調查、訪問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操作實踐、親身體驗、合作交流和表達。
如在大班開展“我要上小學了”主題活動時,教師可帶領幼兒參觀小學的校園環境,讓幼兒了解小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外活動情況,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通過模擬小學生上課,學看課程表、抄作業,整理書包、文具等活動,讓幼兒了解小學生的作息時間和行為規則,掌握基本的入學技能,提升幼兒的任務意識和規則意識。
在主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從教師、幼兒、家長三方面給出在幼兒教育中進行創新教育實踐的策略。教師要發揮家長在主題活動中的作用,從前期經驗調查到主題發布會,再到主題總結會,家長須不斷發揮自身優勢,以課程資源貢獻者的身份參與到主題活動課程的構建與實施中。[5]如主題活動“福州的地鐵”,請家長帶孩子分別用乘坐地鐵和公共汽車的方式從白湖亭到東街口,記錄使用兩種不同交通工具的時間并進行比較,讓幼兒感受地鐵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綜上,主題活動是一個綜合的課程,需要每位幼教工作者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能依照主題活動開展的脈絡,帶領幼兒去探索、發現,使主題活動飽滿、富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