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巍 萬海穎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網絡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來臨,給我國帶來了嶄新的發展面貌。大學生作為我國的青年隊伍力量,在面對嶄新的發展面貌時,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在大數據時代,大學生就業創業呈現了一派新局面。探討了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新前景,希望能為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提供指導。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大學生;就業創業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20-0141-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G647.38 ? ? ? ?文獻標志碼:A
大數據的出現不僅為人們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使我國的生產結構和生活關系處于新的局面,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就業和創業理念不斷發生變化,大學生要考慮并且重視這一關鍵節點。結合實際情況來看,不管大學生是選擇就業還是創業,提高自身應用大數據的能力,熟練使用大數據技術,掌握信息搜集和處理的能力,都有利于其自身發展。
1 ? ?大數據時代社會就業創業的嶄新面貌
很多人對大數據時代沒有明確的概念,但在生活中卻處處可以體會到大數據技術帶來的便利。在大數據時代,信息成為了當前社會發展的關鍵,信息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為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在市場不斷優化的今天,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這種壓力并不是指找不到工作,而是指當前人才需求與社會需求不相匹配,導致企業招不到人才、人才找不到合適的企業。
對于創業者來說,大數據使當前的產業生產結構發生了改變,傳統創業意義下的門檻也在不斷降低。大多數創業者前仆后繼,但在創業率提高的同時,創業失敗率也在提高。大數據時代下信息來源增加,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徑增加,呈現出信息爆炸的局面,這也使得信息的透明度和對稱性有了明顯的改善。
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來說,這顯然是優勢。總之,大數據時代帶給大學生的除了機遇還有挑戰,利與弊是共存的。只有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不斷去適應大數據時代,才能實現就業與創業的優勢選擇。
2 ? ?大數據時代與社會職位變化分析
大數據時代促使當前社會的生產結構發生了改變,這意味著社會的職業發生改變。一些傳統的職業不再適用于當前社會,因此就會進行調整或直接取締。一些新興職業紛紛出現,成為當前新興產業鏈的熱點。信息技術對當前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信息技術領域中延伸出更多的產業鏈,提供更多、更新鮮的就業崗位,這無疑對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提供了方向[1]。
2.1 ? ?游戲產業
在傳統的社會生產結構中,人們對游戲產業的認識較為負面,導致游戲產業的發展并不順暢。隨著信息網絡飛速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游戲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迅速得到發展和升級,成為網絡行業發展的重要環節,為我國稅收及娛樂行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這與大數據時代下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水平發生改變有關。人們開始對游戲產業有更加客觀的認知,使得近年游戲領域出現紅利期。
與此同時,游戲產業對人才的需求量逐漸提高。在傳統生產結構的影響下,極少數人才從事游戲產業,而培養人才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影響正在緩緩展現,人才的培養速度與大數據時代的影響速度不成正比,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游戲產業的發展。
2.2 ? ?移動支付
近幾年,智能設備與信息網絡的雙重發展,為移動支付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移動支付改變了我國用戶的支付現狀,大大增強了支付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戶的支付體驗。
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相關報告顯示,由移動應用程序發起的支付行為包括賬戶間轉賬和儲值賬戶支付,在2019年達到2 870億美元,增幅163%。這也從側面表明我國移動支付的市場廣闊,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持。移動支付已成為我國用戶比較常見的一種支付方式,不管是微信還是支付寶,這種移動支付方式的發展從側面引導著我國人才需求的發展。
2.3 ? ?電子商務
我國電子商務在信息網絡支持下得到了廣泛的發展,與此帶來的是對電子商務人才的緊迫需求。結合目前實際情況來看,互聯網正由技術導向轉為服務導向,需要更多的銷售人才和服務人才,而且是高質量的銷售人才和服務人才。
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銷售人才和服務人才的數量較多,但高質量的銷售人才和服務人才的比例明顯較低、數量不足。復合型人才短缺,精通計算機應用技術、銷售與服務的人才已成為當前電子商務行業招聘的重點。這并不意味著市場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相反技術人員一直都是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重點,例如商務網站運營、網站開發和設計等人才需求的缺口一直較大。
3 ? ?大數據時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新前景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壓力不斷增大,這與大數據帶來的影響有關,也與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正處于過渡階段有關。目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已經發生了改變,但學校對人才的培養卻沒有跟上步伐,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當前社會的發展不匹配,使大學生的就業創業之路更加艱難。
大學生選擇就業或創業可以優先考慮新興產業,進而實現良好發展。結合當前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除去技術層面外,目前市場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因此,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大學生提高自身能力與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相匹配,是高校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
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改變。假如高校對市場的敏感度不高,不能及時調整課程結構,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那么這樣的高校是失敗的。
大數據時代下,需要大學生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熟練掌握大數據應用技術,提高自身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進而實現自身價值。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新能力與學校的培養方式息息相關。很多學校的敏感度較高,能夠及時根據市場動向調整課程結構,為學生提供大數據技術學習平臺,并能通過有效的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緊跟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潮流。如此一來,學生在踏出校門、邁入社會時,不會因自身能力較低而彷徨。通過一段時間社會磨練,大學生自身的價值得到發揮,促進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這對大學生的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均有一定積極意義。大數據時代不僅給大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同時還有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天地[2]。
4 ? ?大數據時代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因素
4.1 ? ?學校
高校是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優化高校培養模式,增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意識,為其提供就業創業知識培訓,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1)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學生要對大數據時代有所了解,并能根據時代發展趨勢準確把握機遇,提高自身就業和創業成功的概率。學校要調整自身的課程結構,打造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增設關于大數據的相關課程,培養學生對大數據分析的理念和能力。大數據時代的一個典型特征便是“信息爆炸”。正確收集信息并處理信息,獲取正確的信息,提高信息對稱度和透明度,為就業和創業提供指導,是大學生應該具有的能力。
(2)學校應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成長,真正體會就業和創業。單單學會知識是不夠的,只有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真正面對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挑戰。
(3)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很容易在踏出學校、邁入社會時因為理想和現實的差別而產生失落感,進而產生迷茫等情緒。因此,老師要提前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讓學生對大數據時代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學校可以組織相關企業講座和知識競賽等活動,加強學生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社會就業趨勢的了解,緩解心理落差,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進入社會,更好地適應大數據時代帶來的變化[3]。
4.2 ? ?大學生本身
學校應為大學生的發展營造外在條件,為大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和機會,促進大學生提高自身能力,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大學生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如果不能積極調動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再好的外在條件也沒有意義。
大數據時代下,對人才的需求比較迫切,但仍然存在著企業與人才不相匹配的情況。21世紀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對于大學生來說,雖然當前有很多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但想做到優良就業、成功創業仍然存在著一定困難。因此,大學生要及時轉化自身觀念,努力學習關于大數據的相關知識,在豐富自身知識體系的同時,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培訓和實踐活動,將知識運用在實踐中,真正轉化成自身能力,從而準確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5 ? ?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使我國社會生產結構發生了改變,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思路。從表面上看,各項就業創業門檻降低,但從深層次上看,大學生的發展標準提高,對大學生本身的就業創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從側面為高校的培養提供了方向和指導,引導高校優化自身課程結構,努力為社會培養出更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練飛.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7(47):233-234.
[2]向中坤.試論大數據環境下大學生就業創業新前景[J].中外企業家,2019(12):174.
[3]景坤玉.高校轉型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