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出鮮明的時代感,我們就要有善于捕捉與剖析社會熱點的能力。2020年的熱點毫無疑問就是“抗疫”。這次疫情,既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也是完善和提升國家治理水平的一個契機,更是對全民的一次家國情懷洗禮。為防疫抗疫,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黨中央及時應(yīng)對,科學(xué)布控,精準施策,各地紛紛出臺“硬核”防控措施。疫情面前,無人能夠置身事外;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抗疫期間,廣大干部、醫(yī)護人員和社區(qū)工作人員勇敢地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普通百姓也以“宅在家中”的方式默默貢獻著自己的支持與力量。作文以熱點為背景進行構(gòu)思寫作,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家國情懷不是抽象的,它就在你我身邊;家國情懷也絕不是虛妄的,它就是此情此景。它不僅一直“思想在場”,而且也從未“物理缺席”——許多人的守候,是家與國的保護傘。許許多多的人共同守候,才有了美好的生活。有了守候,有了奉獻,才有希望!
請以“守候”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思路指導(dǎo):
對于“守候”應(yīng)該從以下幾方面來把握:①有等待和看護之意;②有一個漫長的過程;③強調(diào)“守候”的品質(zhì)。對此,考生要解決三個問題:
1.守候什么?明確這一點,才能“化虛為實”“化大為小”,避免泛泛而談;
2.如何守候?明確這一點,才能精心構(gòu)思,匠心獨運,從而避免平鋪直敘;
3.在記敘文寫作過程中,要有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
請以“疫情中的我”為題,寫一篇作文,記述自己疫期防控期間的成長。
要求:(1)寫成記敘文;(2)不少于600字。
思路指導(dǎo):
這道命題作文中的“我”表明要求考生寫自己的事情;“疫情中”修飾“我”,表明“我”所處的情境。考生可以考慮我們作為學(xué)生,在新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干了什么?自己在“防疫”方面又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在疫情期間有怎樣的成長?思考完這些后,考生可以確定寫作的重點,把“疫情中的我”展示出來。在具體寫作中,考生要選擇自己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方面的內(nèi)容。
守 候
◎一考生
春暖花開,因新冠肺炎緊張而“凍僵”的空氣似乎也被沖淡了不少,疫情似乎緩和了一些。鄉(xiāng)下,家家敞開關(guān)閉已久的大門,人們舒展著僵硬的四肢,沖進春天的懷抱。
可我家對面的門,一直緊閉著。
武漢封城的前一天,對面的人帶著伴侶,回到老家。疫情態(tài)勢嚴峻之時,人們赫然緊張起來,大家對來自武漢的人戒心驟增。即使眾鄉(xiāng)鄰沒有說什么,可大年初一后,他們家的門就再也沒有打開過。
前不久的一天清晨,還在熟睡的我聽見奶奶的說話聲,緊接著我便被叫起來,接受體溫檢查。完畢之后,我看了看對面。他很是惶恐地站在家門前,等待志愿者檢測體溫。氣氛似乎嚴肅起來,看到他那雙緊張不安的眼睛,我竟然也屏住了呼吸。
直到檢查者輕輕點點頭,他才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一般,眉頭舒展了一些,輕呼了一口氣,開心地笑了。
春天來臨,暗示著這場戰(zhàn)役的初步勝利。解封之后,我立馬沐著陽光,嗅著花香,慢慢地放松僵硬的軀體,睜開疲憊的雙眼。而他仍然只是靜靜地在家門口逡巡,在他年前就開回家、從未移動過、車身仿佛滿是一層灰的車子旁,小心翼翼地踱步,臉依舊被口罩緊緊地封著。他從不與別人聊天,哪怕這是他曾經(jīng)的最愛。
以前的他,總喜歡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顯得滑稽可笑。他也喜歡在陽光晴朗的午后,和鄰居一起聊天,口若懸河。偶爾我路過他家,他總是熱情地打招呼,簡單的寒暄如冬日暖陽里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長期待在武漢的他,一回到家里,特別喜歡出門溜達溜達,無論寒冬初春,田埂塘堤,肆意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就像要把家鄉(xiāng)的美好全收集起來帶到城里去一樣,那么貪婪。
而現(xiàn)在,他只是瞇著雙眼,眉頭無法舒展,抬眼瞥瞥這短暫的陽光,宛如一座雕像,一動不動。
片刻的放松后,他又連忙躲進家里,似乎生怕什么人發(fā)現(xiàn)他溜出門了似的,再次關(guān)上沉重的大門。
他是想守候滯留在家的親人,還是在苦苦守候這得來不易的勝利呢?他最清楚,我們最明白……
【湖北天門市江漢學(xué)校】
點評
守候一城春光,守護一家親人。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渴望陽光,渴望自由,渴望健康,但在疫情面前,我們都是如此渺小和卑微,但是我們的內(nèi)心卻又是如此真實和溫情!考生以對環(huán)境和人物的細致描寫,在強烈的對比中展示了一個普通人在災(zāi)難中的無奈和對愛、對鄉(xiāng)情、對抗疫成果的守候!
【趙進軍/供稿】
成 長
◎張釋勻
初春的天色依然暗得很快,不到6點,太陽就開始悄悄地褪下光芒。我穿上了運動鞋,和爸爸一前一后走出了家門。
出小區(qū)門的時候,看到兩位穿著軍大衣還冷得發(fā)抖的工作人員,他們親切地給我和爸爸量了體溫,然后示意我們可以走了。
“站在外面很冷嗎?”我一邊飛快地走著,一邊扭頭問爸爸。爸爸也是要值勤的,前些天他就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當然了,不提站一天有多累,那肆虐的大風沒一會兒就把寒冷吹到你的骨子里去了。”爸爸語氣淡然地說道。我微微吃了一驚,正巧碰到紅燈,于是停了下來,好奇地詢問道:“那為什么你們還愿意站一整天?”爸爸輕輕拍了一下我的腦瓜,語氣堅定地說:“面對這種艱難的時刻,我們普通人能為國家做的不就是這些了嗎?又怎么能不盡責呢?”我閉上了嘴巴,仔細地揣摩這句簡單又情分厚重的話。
我們快步走了很遠的一段路,繞著小區(qū)轉(zhuǎn)了一大圈才回來。此時,天已經(jīng)完全黑下來了。兩位工作人員仍穿著軍大衣,只是裹得更緊了些,兩腳輕輕地跺著。等走近了,我才發(fā)現(xiàn)他們拿測溫槍的手早已凍得通紅,都微微有些僵硬了。我看到了他們胸前掛著的一張艷紅如火的工作證,一剎那四個有力的字一個個地敲在我的心頭:家國擔當!
我心中仿佛播下了一顆種子,并且立即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我不由得問爸爸:“我們中學(xué)生能為祖國作什么貢獻嗎?”爸爸笑了,眼中流淌著欣慰,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們學(xué)生,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好好學(xué)習(xí),也是為國家作貢獻。”我點了點頭,把手慢慢地放在了胸前,感受著那顆心臟有力地跳動,我知道,它還有更遠大的目標。
我想要成為鐘南山、李蘭娟那樣的人,在社會面臨挑戰(zhàn)時,沒有一點猶豫地沖向第一線;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說一句“讓我來!”我想要成為那樣的人,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成長的,其實不然,也許就在一瞬間。
【山東平陰縣實驗中學(xué)九年級(11)班】
點評
成長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在疫情發(fā)生的情況下,小作者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平凡人的堅守,在父親的引領(lǐng)下,油然而生一種責任和擔當。充分體現(xiàn)了新時代青少年的精神風貌。作文沒有選擇驚天動地的材料,也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引起讀者的共鳴。
【張明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