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海



魯麗蘋果(圖1)由山東省果樹研究所以藤牧一號×嘎拉雜交選育而成。費縣東蒙鎮龍崗村2017年引種栽培,現已進入初果期。據實地觀察,魯麗蘋果在費縣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果實著色鮮紅,果點明亮,口感脆甜,果個適中,單果質量150~20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左右,貨架期15天,成花能力強,坐果率高,因其果實發育期短,成熟期與雨季錯開,避開了果樹病蟲害發生的關鍵時期,無需套袋,病蟲防治費用低,易管理。目前魯麗蘋果投入市場,頗受栽培者和消費者喜愛。為更好地推廣魯麗蘋果新品種,綜合其他豐產栽培措施,現將其免袋栽培早期豐產技術總結如下。
1 選址建園
1.1 選址
宜選擇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的沙壤土建園。黃黏土建園要摻沙改土,通過秸稈還田、自然生草和增施有機肥方式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肥力狀況;河灘地建園要客土壓沙,通過果園覆蓋、秸稈還田、種植綠肥等培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夯實果樹早期豐產基礎。
1.2 建園
為適應現代果園機械化發展的需要,提倡寬行密植栽培,建議株行距為2米×4.5米。建園前全園深翻,條溝栽植,溝深80厘米、溝寬80厘米;秋季落葉后即可定植,直至土壤封凍前,也可在翌年土壤解凍后至果樹萌芽前定植。提倡二年生大苗建園,同行苗木規格一致最佳。立架栽培,順行設立水泥桿,間距10米,桿高2.5米,下埋深度50厘米,拉四道鐵絲用于固定結果枝,便于機械化農事操作。起壟栽培,壟寬70厘米,定植當年壟面覆蓋黑地膜,第二年起覆蓋無紡布防叢生雜草兼具保水保濕功效。中間作業道2米,適宜土壤耕翻、生草割青、農藥噴施、果實采收、果枝修剪等小型機械作業。第一到第二年中間作業道間作豆類作物,第三年起自然生草。
2 整形修剪
2.1 高紡錘形樹形
屬于蘋果生產中的常見樹形(圖2),冠幅一般在1.5米左右,樹高3.0~3.5米。修剪中注意保持中干直立,栽植時采用二年生大苗建園的,一般在苗高1.5米處選擇飽滿芽上方0.5厘米處短截,其余分枝一律甩放,在主干枝條空檔處刻芽以促進萌生新的分枝。第一分枝距離地面不得低于50厘米,其余一年生分枝間隔不低于15厘米,螺旋狀輪生于主干,7月份對當年生枝條采取揉捋措施,待8月下旬將分枝全部拉枝與主干近垂直狀態,促進花芽分化。定植第二年對著生在主干上的一年生枝條于春季萌芽前隔芽刻芽;對主干于6月上旬進行環割,環割間距20厘米。第三年進入結果初期,注意結果枝和營養枝的調整,適量保留二、三年生結果枝,盡量不選留四年生結果枝,所留結果枝粗度不得超過主干粗度的1/2,并逐年更新結果枝,本著逐年更新替代的原則進行發育枝和結果枝修剪,常用修剪方法以疏除、甩放、回縮為主。
2.2 圓柱形樹形
是高紡錘形的改造樹形。近些年在密植桃園上應用較為成熟,是密植果園樹形應用的發展方向。冠幅一般為2米,樹高控制在2.5米;干高50厘米,二年生結果枝輪生于主干上,間距15厘米,一般保留10~25個結果枝,盛果期單株目標產量30~40千克,每畝目標產量控制在3 000千克;由于魯麗蘋果坐果率高、豐產性強、進入結果期早,在整形修剪過程中要注意保持中干優勢,所留結果枝粗度不得超過主干粗度的1/3,并逐年更新結果枝。以二年生結果枝為主,不再選留三年生結果枝。在實踐中應用此樹形時,要積極采用摘心、扭梢、捋枝等夏季修剪措施達到控冠促花、早期豐產的目的,同時輔以不同化學藥劑、葉面肥等控制樹冠長勢和提高光合能力。
3 水肥管理
3.1 果園排灌系統構建
良好的排灌系統有利于改善土壤結構,減少水土流失,對果樹生長至關重要。在建園初期就要謀劃好排灌系統,避開低洼地建園,水源充足地區可以設計明渠,堅持排灌兼用;有條件的果園還可以結合水肥一體化,建設滴灌系統,優化管網設計,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2 果園灌溉
魯麗蘋果屬于中早熟品種,成熟期在山東費縣剛好避開雨季,同時意味著在干旱年份要優先考慮灌溉問題,結合土壤墑情重點抓好越冬前、萌芽前、開花前和果實膨大期灌溉,可以結合灌溉輔以施肥。
3.3 肥料使用
以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無機肥;施足地下肥,輔以葉面肥。一年生蘋果樹單株施用土雜肥15千克、尿素50克、復合肥100克;二年生蘋果樹單株施用土雜肥25千克、尿素100克、復合肥150克;三年生蘋果樹單株施用土雜肥40千克、尿素150克、復合肥200克;進入結果期蘋果樹在結合自然生草行間翻耕混施有機肥、復合肥,平均單株施用土雜肥50千克、尿素150克、復合肥400克。三年生以下蘋果樹盡量堅持樹盤穴狀或放射溝施肥;四年生以上蘋果樹堅持行間條溝施肥,沿樹冠外沿開挖30~40厘米深條溝,施肥后及時灌水。
4 花果管理
4.1 疏花疏果
魯麗蘋果坐果率高(圖3),不疏花疏果就會造成果實個頭偏小、降低商品率。疏花在花序分離期進行,疏除密集花序,以及腋花芽、弱小花序和瘦弱果臺花;魯麗蘋果果個平均在150克左右,所以在疏果時留果間距不宜過大,以15厘米左右為宜;在謝花后15天左右,盡量去除朝天果、梢頭果、病蟲果、畸形果,選留下垂果。
4.2 花期放蜂
果園放養壁蜂和人工授粉等措施可提高坐果率和優質果率。近些年推廣的角額壁蜂授粉效果較好,選擇高燥向陽處于蘋果初花期安置蜂箱,每畝放置蜂箱3個,每個蜂箱安放管巢30個,每畝放蜂不低于300頭;蜂箱前1.5米處挖土坑,底下鋪設塑料布,確保放蜂期間坑內有水,坑沿有疏松土粒,坑周圍可栽植油菜、蘿卜等補充花源的植物;人工授粉是在蘋果鈴鐺花期采集花朵,將備好的花粉按照1∶50的比例對入淀粉,在盛花初期選擇晴天上午9:00—10:00進行全園噴粉。
4.3 免袋栽培
蘋果生產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果實套袋,按照每畝生產3 000千克果品計算,目前僅果袋成本(市場價格)800~900元/畝,套袋用工2 000~3 000元/畝,成為蘋果園管理中的一項大額支出。魯麗蘋果果實生長期短,成熟期成功避開雨季,為免袋栽培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果農收益(圖4)。
4.4 鋪設反光膜
魯麗蘋果易著色,尤其是向陽面著色鮮紅,但是被葉片遮住的地方,著色較差。所以傳統的摘葉、轉果等措施對提高魯麗蘋果著色還是有著積極作用的,但是由于人工費用較高,相比之下,果實著色期樹下鋪設反光膜倒是不錯的一項選擇,并且實踐證明對促進果實著色非常有效。在鋪設反光膜前,輔以適當的夏季修剪,并于7月上中旬對生草果園進行機械割青,注意清除雜草硬茬,將反光膜平鋪于樹盤下,行間留出30厘米的排水道(亦可作生產小路),這樣不至于遇雨積水影響反光效果。
5 病蟲防治
早中熟蘋果一般病蟲害較輕,由于降雨少、光照好,因此不具備病蟲害大發生的條件。生產中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白粉病、輪紋病、炭疽病、干腐病、斑點落葉病和霉心病等的預防,蟲害主要是金龜子、卷葉蛾、紅蜘蛛、蚜蟲、介殼蟲和食心蟲等,常用藥劑有石硫合劑、波爾多液、戊唑醇、甲基硫菌靈、丙森鋅、吡蟲啉、阿維菌素和三唑錫等;在農業防治基礎上,積極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降低果品農藥殘留量。
致謝:本文照片由費縣果茶服務中心朱力爭同志提供,深表感謝!
(作者聯系電話: 1586691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