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先 陳金德 駱翔 姚方 陳利娜 曹尚銀



我國南北方氣候有巨大差異,不同地區的石榴栽培呈現出各自的特點,北方冬季低溫和南方花期多雨是限制軟籽石榴發展的重要因素,采用架式是果園高效管理的重要方式和載體。軟籽石榴樹勢中庸、枝條軟,結果枝易下垂,因此提高樹體負載量是早期豐產和保持樹體強健的關鍵。本文將介紹適宜南北方地區軟籽石榴的高效栽培技術。
1 氣候條件
軟籽石榴生長溫度一般不低于-10 ℃,低于這個溫度易發生凍害,危害部位常在距離地面30厘米的樹干表皮,受凍后表現為樹皮發軟、韌皮部變褐、流水、葉發黃等癥狀。晝夜溫差高于10 ℃時,易于果實著色和糖分積累。花期避免長時間的雨水,雖然軟籽石榴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好,但是也應具備排水條件。透氣性差、黏重土壤不適宜栽培,但較耐鹽堿。按照南北行方向定植,考慮到排水的需要可以定植在有坡度的地塊上。
2 品種選擇
目前國內外推廣應用的品種超過500個,其中軟籽品種約50個,占比只有1/10,相對稀少。目前我國軟籽石榴品種有中石榴1號、中石榴5號、中石榴8號、慕樂、瑪麗斯、華光、華豐、華紫、紅美人、天使紅、華帥、華紅、早紅、酸美人、酸美、以色列軟籽等品種,這些品種將是突尼斯軟籽的替代品種,可以滿足各地區不同氣候和栽培要求。
3 土地起壟
從總體上看,南北方地區對于土地起壟的要求都是先對整塊土地施2 500~3 000千克有機肥或腐熟農家肥,深翻70~90厘米,將大塊土變成細小顆粒,深翻是定植前的初步操作,土壤耕作可在最初的脆弱階段促進根部的發育,并克服由土壤密實度大而導致的根部生長阻力。
北方地區起壟要求及優勢:北方地區起壟高度一般為40~60厘米,呈梯形,上部壟寬150~170厘米,下部壟寬180~200厘米,定植苗根部距離行間地面40~50厘米。起壟的優勢主要在于緩解樹體根部周邊溫度劇烈變化,調節根部小氣候,減低干腐病和低溫凍害的發生率。同時,有利于根部須根、不定根的發育,控制過量鹽度(圖2)。
南方地區起壟要求及優勢:南方地區起壟高度一般為100~120厘米,特別是多雨且排水不通暢的地區要嚴格執行這項要求。呈梯形,上部壟寬100~120厘米,下部壟寬160~180厘米。起壟的優勢主要在于解決短期內排水不通暢造成的水淹問題,增加土壤的通透性,緩解樹體根部周邊溫度劇烈變化,調節根部小氣候,減低干腐病和澇害的發生率(圖3)。
4 苗木定植
苗木株距3~3.5米,行距4~6.0米,34~55株/畝。平地通常采用南北行向;山地以等高線或梯田的走向為行向,由上而下,作垂直梯田的基線,基線與各臺梯田中線的交點即為這臺梯田的一個栽植點(每臺栽一行),然后逐臺按已定株距,向左右定點。栽植點用白灰或插標作標記,以定植點為中心進行挖坑。定植坑的規格為長×寬×深=0.6米3。定植深度比苗木根頸深1~3厘米為宜,過深易造成悶芽而不旺,過淺栽植不易成活。回土至地平,要求踩實,否則根系與土壤結合差,影響根系從土中吸收水分,成活率低(圖4)。地膜開孔尺寸必須包含裸露的根,開孔周邊用土完全覆蓋,定植立即澆水固根,距地面80~90厘米處定干。
5 樹干綁縛
采用2.5~3米的竹竿或塑料桿作為支撐,將定植幼苗綁縛其上,在距離地面30、50、100厘米處綁縛,留出生長空隙。軟籽石榴干性弱,枝條軟易下垂,綁縛有利于根系發育、快速形成樹形,便于田間管理和促進早期豐產(圖5)。
6 水肥一體化
石榴園灌溉條件需滿足至少4 000立方米/年/公頃的供水量,每行樹要安裝兩條滴灌帶,滴灌帶位于防草布的下方,滴頭間距為0.4~0.8米,滴頭出水量控制在1.0~2.3升/小時。在開花期、坐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對水分比較敏感,根系通常集中分布在1.2米的土層深度,通常從中吸收全部的水分。肥料用量根據測土結果和葉面需求來決定。在缺乏測土數據的情況下,每公頃園地應施用200~550千克 N,100~230千克 P2O5和350~400千克K2O,在開花期、果實生長發育期和果實成熟期的分配比例分別為3∶13∶4,5∶9∶6,3∶4∶3。健康的樹體,可獲得高產量和優質的果實,葉片中應含有氮1.5%~1.9%,磷0.09%~0.12%,鉀0.9%~1.0%,鈣2.14%~2.5%和鎂0.3%~0.38%。Prasad et al.(2003)研究表明,在印度焦特浦爾石榴種植園采用大水漫灌獲得的石榴產量是17.7噸/公頃,滴灌的石榴產量是28.2 噸/公頃,用水量分別為920毫米/公頃、549 毫米/公頃;Netafim Survey (2007)在以色列阿夫拉采用大水漫灌獲得的石榴產量是30.0噸/公頃,滴灌的石榴產量是46.0噸/公頃,用水量分別為1 550毫米/公頃、1 150毫米/公頃。研究表明,采用滴灌可有效抑制雜草生長并減少水分蒸發損失(高達50%~70%)。安裝滴灌設備時,應避免在樹干附近進行滴灌和單面灌溉,這樣會導致頸部腐爛。
7 樹盤覆膜
鋪設防草布(膜)可有效根除雜草,同時確保土壤溫濕度恒定,促早發根;在干旱季節減少水分蒸發,多雨季節可有效預防因根部含水量過高導致的裂果。一般防草布寬度1.0~1.5米,采用黑白雙色布,黑面朝下白面朝上,黑面隔絕光線預防雜草生長,白面具有反光性,一定程度上改善果面顏色。鋪設防草布(膜)技術要點:將地膜完全展開,從壟上覆蓋,在苗木定植處隔開,兩邊也用濕土將地膜邊緣壓實,中間的地膜不覆地,同時將樹基部地膜上的孔也用濕土壓實,即地膜上不留任何孔,以防后期被風吹起(也可以采用樹行兩側覆膜法)。覆膜的最關鍵的3個環節:一是地膜完全展開展平;二是地膜兩邊緣的土壓厚壓實;三是樹基部的孔用土封死(圖6)。
8 立體架式
目前國內外栽培試驗表明,Y形是石榴栽培技術應用最廣泛和最高效的栽培模式之一。Y形技術要點:(1)中間立柱高2.2米,地面以上1.4米,地下埋80厘米;(2)2根斜柱長度1.6米,中間和頂端開孔,中間用2米管固定;(3)斜柱的角度一般為120°~160°,頂端和壟邊等齊;(4)一般每9~10米間隔放置1個立柱(每2個立柱間3株樹)。(5)將枝條用繩子引導綁縛到鐵絲上,呈開心狀。采用Y形架式優勢體現在:一是堅實的架材支撐更多果實,保證枝條不被壓折;二是有利于控制樹形和結果部位;三是有利于地面除草、修剪和采收等操作;四是枝條和葉片可遮擋強光,有利于減少果實表面曬傷;五是提高果面光潔度和早期產量(圖7、圖8)。
9 行間生草
草種要選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要具備以下特點:生長高度以50厘米以下的為宜;旺盛生長期相對較短,生物量要大,覆蓋率高,覆蓋年限長,草的根系中須根多,無粗大的主根且主根在土壤中向下生長不太深;與果樹沒有相同的病蟲害。適宜的草種有禾本科植物和豆科植物兩類,如白三葉草、百脈根、草木樨、苕子、高羊茅和鼠茅草等。三葉草屬于淺根性綠肥,長期種植可在果園表面形成30~40厘米的黑土(有機質層),是改良淺層土壤的有效植被。對于改良中下層土壤來說,種植紫花苜蓿的效果最好,它的根系可深入100~200厘米,因此,可采用紫花苜蓿與三葉草混播的種草方式改良果園土壤(圖9)。
10 高質量果園
高質量果園首先是高價值果園,然后是高科技、標準化、省力化果園。從產量上看,通過采用大苗定植技術,從第二年開始有一定的產量,第三年產量達到豐產的50%(約15.0噸/公頃),從第四年開始進入豐產期,產量25.0~30.0噸/公頃。技術上實現按需供給營養和水分,建立養分生長需求模型,在田間布設溫濕度傳感器、葉面二氧化碳吸收傳感器、病蟲害識別系統等,利用大數據信息實現綠色技術集成。借助于北斗導航系統,實現機器設備的自主行駛,完成噴藥、果實采收、貯藏等操作,整個生產流程實現標準化,極大地減少人工投入(圖10、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