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
【事件】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深圳等地部分國有大行已于近期收緊房地產經營貸(“房抵貸”)的貸款條件,額度有所下調,同時提高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規審核門檻,穿透審查企業資金流水。
【點評】
這并不是深圳今年第一次針對房地產經營貸的收緊。
近年來,以個人名下房產為抵押的“房抵貸”,成為小微企業貸款重要的風險緩釋手段。尤其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金融化程度比較高,交易量活躍。很多資金流緊張的小微企業會把房產抵押給銀行以獲取資金。近幾年,線上方式以個人名下的住房提供抵押擔保流程越來越便捷,向銀行申請用于個人消費、經營等用途的人民幣貸款規模也迅速增加。
個人經營性貸款規模的快速擴張也伴隨著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風險。今年4月,深圳樓市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有消息稱“房抵貸”有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樓市;還有一些企業在疫情期間申請銀行貸款的同時,將低成本貸款資金用于購買結構性存款進行套利。
4月底,五部門通報“房抵貸”買房調查情況。相關部門表示將堅決守住“房住不炒”的紅線,壓實商業銀行責任,嚴禁信貸資金違規用于購房。之后,深圳房地產監管措施也不斷升級,7月15日,房屋抵押合同應通過房地產信息平臺進行網簽,9月10日深圳打擊“假離婚”炒房再出招,建立婚姻信息查詢機制,加強住房貸款業務的監督和檢查。這些政策舉措進一步加快深圳二手房市場的降溫。
在供應量增長的背景下,對“房抵貸”的限制或將為剛需釋放空間,有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深圳樓市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對“房抵貸”資金的嚴格監管可以有效控制房地產信貸規模的上升速度,降低小微企業杠桿率,保證資金流向實體和企業,確保金融機構的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