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臣 呂亮曉 劉崇 林傳清 林成欣



蘋果園實行生草栽培,現已漸成常態。為了更好地推廣生草栽培,作者就煙臺大山果業開發有限公司響富蘋果示范園生草栽培中的一次性人工種草和自然生草有機結合的經驗和方法,即響富蘋果園二合一生草栽培方法作一介紹,以供廣大果農參考。
1 生草栽培的優點
生草栽培可顯著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對土壤貧瘠化、鹽漬化以及酸化都有明顯的改良效果。生草栽培減少水分蒸發、涵養水源、明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提高果樹的抗旱能力。生草栽培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活力、改變土壤團粒結構,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通氣性、抗蝕力,增強果樹的抗澇能力。生草栽培可增強土壤緩沖能力,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安全。生草栽培可改變果園小氣候,調節果園溫度,減少果實日灼的發生。生草栽培利于果樹害蟲危害位置下移,很多蟲子忙于吃草而不上樹(圖1),因此可減少對果樹的危害。生草栽培有利于果園空間害蟲天敵的生存和發展,增加害蟲天敵種類和數量,改善果園生態,有效制約害蟲的蔓延。生草栽培能豐富果園土壤的有益寄生菌,改良土壤微生物群落,改變生物群落結構,同時有利于蚯蚓等地下有益生物的生長繁殖,豐富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壤病害。
有草的果園旱天旱不死,雨多澇不壞,旱澇都豐收。果實品質好,省心省力,土壤和果樹都安康。實踐證明,果園生草是實現果樹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土壤管理模式。
2 響富蘋果園二合一生草栽培方法
2.1 種植野豌豆
易倒伏生長的野豌豆具有固氮作用,生長茂盛,株蔓很快覆蓋封閉地面,可制約其他雜草生長(圖2)。
早春土壤化凍后,樹下人工撒種或點種野豌豆。生長到7月份野豌豆結豆莢成熟后,種子自然脫落到地面,野豌豆植株自然枯萎腐爛。種子無休眠,落地后濕度合適即發芽生根。一次種植,終生受益,無需年年播種。野豌豆具有冬小麥的特性,夏秋季萌發的小苗,經過一個冬季的冷凍處理后,來年春季生長更旺。野豌豆具易倒伏生長的特性,無需刈割,省工省力。8—9月結合果園澆水或降雨前地面每畝撒施5~10千克尿素,給地面綠草施肥,促進生長,同時促進衰老枯萎的野豌豆植株腐爛,加速由氮換碳的進程。
果園建立前1~3年,行間栽植農作物時,可以在地邊護網下栽種繁殖部分野豌豆(圖3),7月份野豌豆結豆莢成熟后,曬揀種子(圖4)。
2.2 人工種草與自然生草相結合
7—8月細稈野豌豆植株枯萎后,地面自然生草開始生長(圖5),也可比較好地封閉地面。當生草生長到50厘米時,只用“碾壓”的方式,開搬運車走一圈,把草壓平就可,基本不用刈割。這時如有像灰菜、青蒿草等高稈惡性雜草及打碗花等藤蔓類惡性雜草,及時清除,一般不會成災。
為了防止生草和樹發生爭水、爭肥和爭光照的矛盾,一般只在樹行間種草,樹盤下覆蓋防草布或進行覆草。響富蘋果園行間人工種植野豌豆,結合自然生草,進行二合一有機結合生草栽培,可實現高產優質,同時減輕勞動強度,為蘋果省力化栽培開辟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