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達 蘇瑞雪

[摘 要] 當前,陜西省特色小鎮發展如火如荼,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時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為進一步促進陜西省特色小鎮發展,本文基于國內外特色小鎮發展現狀,探討陜西省特色小鎮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 特色小鎮;地域性;陜西省
[中圖分類號] F299.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9-32-2
1 國內外特色小鎮發展現狀
1.1 國外特色小鎮現狀
特色文化小鎮的概念是從歐美發達國家傳入我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隨著民族文化消失、經濟衰落下滑、環境亟待保護,特色文化小鎮建設走入人們的視野[1]。人們開始嘗試新的小鎮開發模式,為小鎮發展帶來切實的經濟利益。例如,位于法國南部的度假小鎮——格拉斯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格拉斯鎮是著名的香水中心,被譽為“世界香水之都”。開發后的小鎮不僅僅以單一的香水業為主,更是開發了食物調味品、香水旅游業等多種產業。
20世紀70年代后,特色小鎮開始有了新的定義,以環境、經濟和文化為核心的區塊性地域開始演變為風格迥異、具有可識別度的特色文化小鎮。
如今,國外對特色小鎮提出了新的理念,特色小鎮的建設要基于自身區域的優勢,發展地域性特色,搭配人性化的設計和專業性的服務手段,并利用自身的生態優勢、人文優勢、經濟優勢等形成壟斷的市場發展,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小鎮,達到改善城市環境、突出城市文化的建設目的。
1.2 我國特色小鎮發展現狀
我國特色小鎮發源于浙江省,2014年在杭州云棲小鎮首次被提及,后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這種在塊狀經濟和縣域經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創新經濟模式,是供給側改革的浙江實踐。特色小鎮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展階段的創新探索和成功實踐。
從我國特色小鎮的發展歷程來看,經歷了探索階段、成型階段和全面推廣階段3個時期。第一階段即探索階段。2014年10月,在參觀云棲小鎮時,時任浙江省長李強提出:“讓杭州多一個美麗的特色小鎮,天上多飄幾朵創新‘彩云。”這是“特色小鎮”概念首次被提及。第二階段為成型階段。2015年9月,中辦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一行深入調研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情況,劉鶴表示: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發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符合經濟規律,注重形成滿足市場需求的比較優勢和供給能力,這是“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精神的又一次體現。第三階段為全面推廣階段。2016年1月初,時任浙江省長李強在寧波市調研特色小鎮建設后說道:“在新常態下,浙江利用自身的信息經濟、塊狀經濟、山水資源、歷史人文等獨特優勢,加快創建一批特色小鎮,這不僅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而且有利于破解經濟結構轉化和動力轉換的現實難題,是浙江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重大戰略選擇。”要全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把特色小鎮打造成穩增長調結構的新亮點、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新示范、體制機制改革的新陣地。隨后全國各地特色小鎮建設規劃蜂擁而至。這個階段的特點為國家發布引導政策,隨后地方政策密集出臺,全國各地特色小鎮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共有特色小城鎮403個,省級特色小鎮996個,可見特色小鎮建設已成為當下的經濟熱點和新思潮。特色小鎮的概念不僅僅停留在紙面上,而是融入人們的生活中,成為真正的集產業、旅游、歷史、文化等多種功能的經濟發展新引擎。
1.3 陜西省特色小鎮發展現狀
2017年,陜西省發布《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其中明確指出陜西省內將有10個特色小鎮入選西部特色小鎮。截至2020年,陜西省共有14個國家級特色小鎮,第一批特色小鎮包括西安市藍田縣湯峪鎮、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等5個特色小鎮。其中,藍田縣湯峪鎮溫泉有著“桃花三月湯泉水,春風醉人不知歸”的美稱,而耀州區照金鎮則是全國紅色旅游景區之一。第二批包括漢中市勉縣武侯鎮、安康市平利縣長安鎮、商洛市山陽縣漫川關鎮等9個特色小鎮。
2 陜西省特色小鎮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功能單一,活力不足
陜西省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省份,以西安市為中心的旅游線路是陜西省旅游業的主體,獨特的歷史優勢促進陜西省旅游業穩健、快速發展。所以,陜西省特色小鎮的主要發展方向側重于文化旅游業。據統計,陜西省以文化旅游為主導的特色小鎮共有9個,這些特色小鎮以發展旅游業和民俗文化業為主,但經營模式單一、互動性不足問題使“景區+小鎮”的模式變成了高配版的農家樂。
雖然在節假日,到特色小鎮游玩的陜西省居民及周邊省份居民數不勝數,使得特色小鎮一時間門庭若市。但在旅游淡季,小鎮門可羅雀。其原因是特色小鎮周邊缺乏配套的服務設施,單一的產業結構限制了特色小鎮的發展[2]。
2.2 產業特色缺乏,雷同性大
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地域性產業,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當地的風土人情、美食飲品等,特色小鎮的精髓便在于此。但是,由于特色小鎮發展迅速,不同地區相互模仿,單單以旅游產業為支撐的就數不勝數,這就造成了不同地區的特色小鎮內容重復、形態雷同。
例如,一些小鎮效仿禮泉縣袁家村的設計模式,如西安市東黃小鎮是模仿袁家村打造集旅游、休閑、飲食于一體的特色小鎮(見圖1),于2015年開業,2016年年底宣布倒閉,只經歷了短短1年時間就退出了特色小鎮的舞臺。這就說明適用于一個地方的設計并不適用于所有地區。想走“捷徑”的特色小鎮建設往往會失敗,是因為這些小鎮沒有挖掘本地的產業文化[3]。
3 陜西省特色小鎮建設對策
3.1 科學編制規劃,政府加強扶持
特色小鎮規劃是多因素構成的綜合性規劃,首先要從地方特色產業入手,了解和選擇當地具有地域特色的產業進行規劃設計。其次,要兼顧環境、文化等產業發展問題,結合當地的主導產業,滿足當地居民需求的同時引導人們進行積極參與。最后,政府需要提供相應的幫助與扶持,如制定支持特色小城鎮發展的地方財政政策、鼓勵中小型企業進行融資、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創業貸款等,發揮好政府職能。還可以建立小鎮優秀民營企業標桿管理制度,大力支持優秀民營企業發展等[4,5]。
3.2 壯大特色產業,突出特色文化
特色小鎮最終的落腳點還是自身的特色文化,這就表明地域性原則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特色小鎮的建設要根據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等進行更新發展,可以從經濟、環保、旅游、經濟等方面入手,多方面考慮特色小鎮的設計與服務項目。著重發展地域性的特色產業,避免“一邊倒”、同質化等問題的出現。
另外,特色小鎮的發展離不開文化,沒有文化特色,小鎮就沒有靈魂。因此,特色小鎮建設應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如陜西省的歷史文化、紅軍文化等。立足特色文化,以地域性景點文化為基礎,優先發展旅游、經濟、生態業,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注重人性化設計,并且保證提供具體、準確、就地的服務,促進特色小鎮可持續發展[6]。
參考文獻
[1]雷友香.淺析文創產業助推特色小鎮建設的探索與思考: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特色小鎮規劃》為例[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4):67.
[2]李彤.寶雞市硤石鄉特色小鎮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
[3]袁浩.特色小鎮要有“真特色”[N].青島日報,2017-03-22(007).
[4]宋濤.特色小鎮旅游深度開發中的文化元索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5]許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與馬嵬驛民俗文化村空間環境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6]趙金波.扎實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 積極探索鄉村復興江蘇路徑門[J].改革與開放,2017(12):74-75.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2019年度專項科學研究項目“陜西地區特色小鎮建設中的問題和策略研究”(19JK0897)。
作者簡介:齊達(1985—),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居環境設計;蘇瑞雪(1997—),女,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人居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