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娟 韓婉陽 任博
[摘 要] 核桃低產低效園高接改造主要選擇塑膜扎封、報紙遮陽等現代化操作技術。這些技術操作簡便,易于掌握,核桃成活率較高,可大大提升核桃品質、產量。通過二次補放水、支柱固定等以及接后管理能適應不同區域的特殊氣候環境,同時能滿足核桃低產樹高接后的生長需求。因此,我國核桃種植人員需要明確高接換優的改造優勢,并盡可能應用于核桃低產林改造中,這樣有助于提升我國核桃產量和品質,滿足我國的市場需求。
[關鍵詞] 核桃低產低效園;改造;高接換優
[中圖分類號] S66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9-88-2
核桃是我國重要的糧油經濟作物,目前核桃產業已成為促進農村地區發展的主導產業。但由于當前核桃種植區主要是通過退耕還林、政府補貼等方式鼓勵種植戶栽植核桃,導致核桃品種雜亂、產量較低、品質較差,因而經濟效益較低。而選擇合理的方式對核桃低產樹進行改造,是提升核桃產量、品質的有效途徑。例如,推廣核桃高接換優豐產技術,即采用嫁接改良的方式,將優良品種嫁接在低產樹上,能增加良種核桃的面積,從而有效提高核桃產量和品質。進行核桃低產樹改良時,需要將改造重點放在集中連片的退耕還林核桃園,并從高齡樹進行改造,分年度實施高接換優,將核桃園逐漸轉變為良種核桃園,以提高核桃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民收入。
1 砧木及立地條件的選擇
通常應選擇5~15年生生長旺盛、具有明顯主干和枝干、沒有病蟲害、枝下高度在1.5 m左右的高接樹,嫁接部位直徑應控制在5~8 cm,但盡可能不超過10 cm。此類樹木存活率較高,并且樹木生長量較大,即使對樹冠進行處理,樹木也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恢復。如果樹齡較小,則成活率較低,并且生長速度較慢;如果樹齡過大,有可能導致操作受到影響,即使嫁接成活,也易出現小老樹的情況。
另外,在高接樹的立地條件選擇方面,需要選擇土層極為深厚的坡原地,也可以選擇生長在梯田邊、溝道內、農田邊的高接樹。
2 品種選擇、接穗的采集和儲藏
實施高接換優時,需要盡可能選擇來源可靠且品種優良純正的核桃樹,市場上常見的良種核桃主要有遼核1號、遼核4號、中林1號、中林5號、魯光和西洛3號等。采集接穗時,需要從專業的采穗圃或優良母樹上采集穗苗,也可以進入品種可靠的豐產園中進行采集。具體的接穗采集方式可根據當地的環境進行合理調整,保證采穗質量即可。
采穗時間需要控制在秋季落葉以后至12月中下旬,或者在次年春季萌動前30 d進行采穗。采穗時,需要選擇樹冠中上部外圍一年生的生長枝或發育枝,而枝條的基部直徑需要控制在1.5~2.0 cm,需要選擇生長狀況良好且通體直、飽滿的枝條,穗條應充分木質化,未見任何病蟲害或者機械損傷。采集的接穗需要剔除過粗枝、病蟲枝及純雄花芽枝。剔除后,需要對穗條的剪口進行蠟封,每50根或者每100根作為一捆扎成捆,并掛上標簽標明品種、數量和來源等。將處理好的接穗裝在塑料袋或者直接將其埋在濕的鋸末中,放置于冷庫中,冷庫的溫度需要控制在0~5 ℃,相對濕度需要控制在80%左右。
3 高接技術
3.1 高接時期
高接選擇在頂芽萌發3~5 cm展葉期進行,通常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年約有50 d適合高接的時期,一般4月中下旬為最適期。相較于裝土保濕技術的高接時間來說,通常提前30 d,這是為了盡可能避免高接時由于不良氣候導致高接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3.2 砧木放水
進行砧木放水時,需要提前在樹干基底部距離地面約20 cm的高接部位以下鋸兩三個斜向且互相錯開的放水口,并且保證放水口深達木質部,盡可能降低傷流對高接部位的愈傷組織產生影響,而鋸口深度需要控制在樹干直徑的1/5~1/4,不可僅僅將樹皮鋸開,應將其深入整個樹干基底部,這樣才能達到放水效果[1]。對于樹冠較大的大齡樹,鋸砧時應在樹干最底部選留一兩個主枝作為“拉水”枝,以防由于大枝疏除過多導致樹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營養失衡而造成嫁接芽“假活”。
3.3 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可選擇薄膜扎封、報紙遮陽插皮舌接法。
3.4 嫁接步驟
3.4.1 高接頭數及高接部位。進行高接時,需要根據核桃樹的生長年份選擇高接部位。對七年生以下的核桃樹進行高接時,需要在主干部位進行單頭高接;對于7~15年生樹木,為了保證其成活率,主要選擇多頭高接方式。對早實品種進行高接時,干高需要控制在0.8~1.2 m;晚實品種的高接高度應控制在1.2~1.5 m,這樣便于工作人員操作,同時保證高接成活率。
3.4.2 接穗的選取及削切。進行接穗時,需要將接穗剪成留有三四個飽滿芽、長20~25 cm的枝段,下端需要削成8~12 cm薄舌狀的馬耳形平斜截面。進行削切時,整個削面部位除了下刀處的削面需要控制較厚,部分區域需要留有部分髓心,其余削面應保證薄且無髓心,前段需要保持漸厚狀態。
3.4.3 砧木的截削。進行截削時,需要從高接枝干或者主干的光滑部位將上部截去,運用利刃將鋸口削平,隨后在砧木的鋸口下側選擇光滑的部位,按照切削斜面的形狀,由下至上輕輕將老皮消除,將內皮露出,而內皮的厚度應控制在整個真皮厚度的約1/3,削面面積需要略大于接穗削面。隨后在砧木削面的上端削一個2~3 cm的月牙形斜面,之后在砧木的削面上端木質部及韌皮部位縱切一個長1.0~1.5 cm的弧形切縫[2]。
3.4.4 接穗插合。進行插穗時,接穗削面的前端需要用手捏住木質部及皮層,將接穗斜面的木質部輕輕插入砧木的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使接穗的皮質正好貼敷于砧木的內皮層上,保證其與砧木的月牙形切面相貼合,并將其插至微露,砧木削面每一個接頭都應根據其大小和直徑接插穗2~4根。這樣一方面不會影響接插穗的營養吸收,另一方面能保證其存活率。
3.4.5 綁扎與套袋。完成接穗插合以后,需要用乙烯帶綁帶,由接口的上端向下進行一次纏繞固定并相互固定。多頭接穗應用6~10 cm寬的薄膜,由下至上進行嚴密包裹,保證整個真木的橫切面及接穗上部被完成包裹,但是在包裹過程中需要注意單模通過接芽,外部應用報紙桶進行遮陽,其報紙桶的設置需要控制在接穗頂端,2~4 cm外套塑料袋并用乙烯帶由下至上進行螺旋固定[3]。
3.5 接后管理
3.5.1 放風。完成高接操作后,20~25 d開始萌發新芽,工作人員需要每隔兩三天觀察一次,如果新梢長到報紙桶頂部部位,需要對其進行放風。采用刀尖在萌芽部位的上方將塑料袋連同報紙打開一個小口,這樣能讓新生的梢尖逐漸伸出。進行放風時,放風口應逐漸開大,切不可為了省事一次將其撕開,更不能在較早的時間內將套袋去除。當新梢伸長10 cm左右以上,應將傷口全部打開,側方的小孔也需要盡可能隨之放大。放風時需要保證時間適宜,過早放風會導致新生的萌芽干枯死亡,過晚放風可能導致抽身的嫩枝窩在套袋內出現灼燒現象[4]。
3.5.2 二次放水。完成高接后,如果當地的氣候環境較為濕潤或者高接區域的地下水位較高,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及時觀察,并且保證二次放水工作能順利進行。二次放水是在原放水口部位用鋸子鋸開,使傷流從放水口溢出,這種操作能有效避免雨水或者傷流將原來距開的放水口糊住而導致無法進行正常的放水。無法進行正常放水,可能會影響接穗的萌發和愈傷組織的產生,導致高接存活率下降。
3.5.3 除萌。接穗萌發后,應及時去除砧木上的萌芽。高接25 d以上接穗依舊未見萌發,并且已經確認死亡的植株可以選擇保留發育健壯、著生部位較為適宜的萌芽兩三個,這樣便于今后再次補接。
3.5.4 解綁。新梢生長至60~80 cm后,即6月下旬,嫁接口的愈傷組織已經基本填滿,砧、穗能牢固結合在一起,此時可以根據植株生長狀況逐步去除綁縛物。但是,在實際解綁過程中不可碰傷嫁接愈合體,避免導致萌芽死亡。
4 結語
核桃高接換優技術是提高低產低效核桃樹產量和品質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工序簡單、核桃成活率較高,能在我國進行大面積使用。但需意識到在高接換優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盡可能選擇一種有效的方案進行處理,以助于保證核桃產量。此外,在低溫多雨的氣候環境下,應用這項技術接口不積水、無傷流淤積,改變了過去應用裝土保濕法高接受氣候因子制約的被動局面,利于核桃成活,可提高核桃產量和品質。
參考文獻
[1]王守龍,李芳功,付筱,等.不同接穗處理對核桃高接換優枝接成活率和生長量的影響[J].基層農技推廣,2020(2):24-26.
[2]郝麗蘭,王春輝,王三省.皆伐改造和高接換優防治核桃小吉丁蟲的效果[J].陜西林業科技,2020(1):68-70,90.
[3]尹道剛.基于核桃高接換優技術探究[J].綠色科技,2019(19):194-196.
[4]趙南.核桃高接換優豐產技術與推廣應用[J].吉林農業,2019(17):95.
基金項目: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SLTG〔2018〕11號)。
作者簡介:梁麗娟(1980—),女,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推廣;韓婉陽(1984—),女,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推廣;任博(1984—),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