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疫情當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認真做到“宅”“戴”“洗”三字經,以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同時,教育部發文延遲開學,以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便是教育系統應對疫情的不二之策。然而,不知何故,在原本正常的開學時間尚未到來之際,“學生停課不停學,教師離校不離教”的口號聲已經漸次響起,并且迅速升溫。社會上許多網絡教育機構以強大的心理攻勢,敲打著心存焦慮的家長,鼓動家長抓緊給孩子添置在線課程;一些地方和學校或許是出于教育者的責任心,抑或是出于考試競爭的種種原因,擔心學生長期宅在家中可能荒廢學業,降低成績排名,而讓教師早早準備配合網絡教學,抓緊對學生學業的督促輔導。于是乎,“停課不停學”的口號一經喊出,一不小心便成了某些商家的難得商機,也成了某些地方和學校企圖在考試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越”的良機。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放大格局,站在兒童的立場,從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視角,完整正確地理解“停課不停學”的策略部署。應當積極引導家長和孩子向生活學習,把正在進行的這場全民動員抗擊病疫的、沒有硝煙的戰爭當成是一部活的教科書,幫助孩子積極地參與生活,樂觀地面對生活,認真地思考生活;讓孩子懂一點責任擔當,學一種科學精神,會一些閑暇本領。這應該是“停課不停學”的真正含義所在。
解讀
“停課不停學”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情境下應運而生。疫情當前,“教育部發文延遲開學,以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這樣的舉措本是出于對師生的生命安全而實行的,但是社會上許多網絡教育機構、一些地方和學校打起了政策的擦邊球,抓住了所謂的“難得商機”,“企圖在考試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越”。顯然,這是對“停課不停學”舉措的歪解。
有關部門要打擊披著“停課不停學”外衣的變相補課行為,避免在教育界引發另一場“疫情”。讓孩子積極關注時事,廣泛參與生活,“讓孩子懂一點責任擔當,學一種科學精神,會一些閑暇本領”,才不會歪解“停課不停學”,才不會膚淺地理解這次沒有硝煙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