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還在持續,復工復產、“兩條線作戰”的號角已經吹響。
“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別是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防止出現大規模裁員。”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到了大家的心坎上,把這一指示落到實處,還有許多工作亟待細化。
——提高幫扶政策的操作性、執行力。
為了支持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幫助相關行業小微企業渡過資金難關,連日來,財稅、金融、社保等政策接連發力,減輕企業稅負,降低融資成本。這些政策猶如及時雨,充分回應各方關切,充滿民生熱度。
——增強政策的合規性、協同性、透明度。
這些天,幾位被困在省際高速公路上的長途司機的遭遇引發大家同情。由于各地“封閉管理”,有那么幾天,他們成了回不了家的流浪者。——通過有效激勵,鼓勵企業發揮“社會公民”責任,擔當有為。
疫情發生以來,國有企業捐資捐物,加緊生產重點保障物資,部分省市國有物業對民營租戶免租金,這些做法充分發揮了“頂梁柱”作用,對穩經濟、提信心至關重要。與此同時,一大批民營企業也展現出責任擔當。比如,盒馬生鮮接納西貝莜面員工,蘇寧物流在全國46個城市的物流中心及350個城市快遞站點,招募社區騎手、快遞員。他們在特殊時期想方設法為穩就業而努力,令人感佩。
解讀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也要抓好復工復產。國家既要“提高幫扶政策的操作性、執行力”,出臺“更具體、更剛性的制度保障”,加入“更完善的流程設計和更接地氣的服務”,又要“增強政策的合規性、協同性、透明度”,“形成自動觸發機制,急事急辦,民生至上,不需要等待決策”。企業間要唇齒相依、榮衰與共、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做到“好說好商量”。疫情的沖擊只是短暫的,復工復產是快速高效的。只有“抗疫情”“保民生”兩手都抓,才能保障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