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
街上傳來《好漢歌》:
天上的星星參北斗,
嘿,嘿……
你有我有全都有,
小明手舞足蹈跟唱起來:
嘿,嘿,全都有哇……
真的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為啥呢?北斗罩著你和我呀!
占位 好
北方天空有七顆特別的星,如果用線連起來,就像古代舀酒的斗,所以被叫作北斗星。北斗星被古人用來“導航”——辨別方向。
雖然“航”字在甲骨文里就有,是一個人站在船上的模樣,但那時還是步行、騎馬等多一些,還沒有“導航”這個詞。
如今步行請手機幫忙找地址,也叫“導航”了——占據C位的詞很強大啊,哈哈。人們口中的吉普、席夢思、GPS也是如此。其實吉普、席夢思只不過分別是早期越野車、彈簧床墊的一個品牌;衛星導航系統有個組網過程,而GPS最早完成了全球組網。
扯遠了,咱們回到北斗。
古人發現,北斗星總守時地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所以根據它們的位置能判斷時間;看斗柄的指向,就知道是什么季節;還有一句民諺——夜看北斗知北南,那就是“導航”啦。雖然北斗星在天上“轉”,但斗口的兩顆星連線后,把線向口外延伸,直指的是北極星,這是不會變的,這個指向,就是正北。
北斗星靠形象為古人服務,北斗衛星靠占位為現代人服務。
占了什么位置呢?
·地球靜止軌道,航天人把那兒的衛星昵稱為“吉星”。
要說這個軌道,先要說說地球同步軌道。
地球同步軌道離地球高度約36000千米。
就像你和好朋友肩并肩速度一致向前走那樣,在這個軌道上,衛星與地球自轉的方向一致、速度一致,很同步吧?地面的人,每天在同一時刻同一天空位置,可以看到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這個軌道的其中一處叫地球靜止軌道,那兒的衛星垂直于地球赤道。其他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還得掐著時間去找;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站在地面上的人看過去它一動也不動。地球的自轉,可以想象是繞著一根無形的“軸”在轉動。“軸”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當中通過地心——地球儀為我們把想象變成了“真實”,你可以用它體會一下“地球軸”。
地球繞“軸”自轉的時候,不是筆直走路,不僅有“腳步”的快慢,還有繞“軸”轉的快慢,人們把這叫做角速度。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連角速度也跟地球同步。
設想我們是坐在地球這輛“車”上,旁邊是“超級同步”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車”,我們看它當然會覺得一動不動了。
不動好啊,地面監控站可以時時刻刻“抓住”它,太方便了。
北斗一號們都占位在這兒。在它們陸續退休前,北斗二號、三號紛紛來此布好了局。
今年發射的最后一顆北斗三號衛星也是吉星。就此,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畢——完成組網。
這兒說的星座可不是什么白羊座、金牛座之類,而是指衛星網。世界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的星座是:
中國的北斗(英文簡稱BDS)衛星星座;
美國的GPS衛星星座;
俄羅斯的GLONASS衛星星座;
歐盟的GALILEO衛星星座。
·傾斜地球同步軌道,那兒的衛星昵稱是“愛星”。
其實它是地球靜止軌道的“兄弟”,不同的是,它是“傾斜”的。
在紙上畫兩條不平行的直線,將兩線延長,只要紙夠大,最終兩線會形成一個“角”。
傾斜地球同步軌道的軌道平面,跟赤道平面也會形成一個“角”,叫作軌道傾角。
就因為不小心斜了斜,它的“步伐”投影到地球上,居然是一條有趣的“8”字路線。路線不一樣,覆蓋地球的面也就跟“兄弟”有點兒不同了。
·中圓地球軌道,那兒的衛星昵稱是“萌星”。
它離地球高度約20000千米。
全球另三家導航系統的衛星都布在這兒,北斗當然不會缺席,給24顆萌星分派的任務是:全球組網的核心星座。
吉星、愛星任務則別具特色:除了讓亞太地區的人們獲得精度更高的服務外,還因為它們“站”得高,“看”得遠,地球上那些想遮遮掩掩的家伙,就歸這些高瞻遠矚的“萬里眼”管了。
北斗三種軌道組成的混合導航星座,可以保證在任何時間對全球任何位置,給出精準的定位。
功夫 強
星座部署,已透露了北斗的一些獨門絕技,北斗的功夫還多著呢。
天際茫茫,衛星們距離遙遠,是不是很寂寞呢?哦,它們有“微信”,叫星間鏈路,所以它們能傳輸數據、測距——不但能“說話”,還知道彼此在哪里。
掌握了它們的“朋友圈”,只要在國內建立監控站,就能管理圍繞全球奔跑的衛星。萬一監控站跟它們中斷聯系也沒問題,因為它們能互相校正位置。
這其中還隱藏著一個大功夫——原子鐘。衛星們傳“微信”,其實是在校對時間。根據時間可以校準彼此的距離,為地面服務。
以汽車導航為例:要導航,一定要定位。
通過汽車導航儀和多個衛星之間傳遞的信息,可以確定衛星與汽車之間的距離,從而確定汽車的位置。
天上地下這么遠,測量距離得靠物理等知識來幫忙,這些以后你會學到,但有一點可以先記住:信息傳播速度×時間=距離。衛星導航的信息傳播速度是固定的,所以時間越精確,乘法的結果越精準,定位就越準確。因為定位不能靠單個衛星,所以,時間精確,是對所有衛星的要求。
我們用鐘表,對快慢1秒不太在乎。可衛星導航差1秒,會差30萬千米的距離!
所以,導航衛星上的鐘,被比喻為“心臟”。
北斗衛星的原子鐘,三百萬年才差一秒,是世界上性能水平最高的原子鐘。
北斗還把導航與通信融合在一起,在全球范圍可以用短報文通信、提供國際搜救服務,這是北斗的又一大創新。
短報文不僅能發文字,還能對發文的人定位。
比如,小明給老師發短報文:我迷路了,北斗說我在××地方。
也就是說:不但能知道我在哪兒,還能讓別人知道我在哪兒,有什么事。
老師回信:等著,老師來了!
這叫“雙向”短報文通信。
在地面通信設備毀壞的地方搶險、救災,在一些無人區進行勘探、考察等,有短報文實在是及時雨。
雖然別的導航系統也有精密單點定位功能,但北斗的這個功能不需要通過互聯網,這次珠峰測量時就用上了,做到了厘米級的定位。
這樣高精度的功夫還多著哪,連地震后建筑物下沉幾毫米,都逃不過北斗的法眼。
用處 多
有人問:我咋沒享受到北斗服務啊?
其實很多手機導航用上了北斗,只不過被GPS這個詞“代表”了。此外,在公交車站能看到車輛還有多少時間進站,在手機上能看到快遞走到哪兒了……誰在“監視”它們的行蹤?北斗啊。
有了北斗的精確授時——提供精確時間,高鐵可以一班連一班地快速出發、停站,安心運行。
農業總給人“土”的感覺,現在去看看,不知有多么高大上:無人駕駛的耕地、播種、收割機,地要耕多深、一行行距離是多少……北斗都給測好了,誤差不超過2.5厘米。
北斗甚至當起了偵探。
有家海洋食品公司老說自己的扇貝跑路了,老實巴交的扇貝氣得閉口說不出話。北斗說:有我呢!原來它掌握著采捕船的航線數據,由此確定了采捕扇貝的實際面積,揭露了公司造假的真面目,還了扇貝的清白。
本來采捕船裝北斗導航系統,是為預防船在海上相撞,沒想到居然多了破案的功能。
循跡破謎
請找出文中不同軌道衛星的昵稱,從昵稱的蛛絲馬跡,判斷下面的英文縮寫分別對應什么軌道:
MEO( )
GEO( )
IGSO( )
A.地球靜止軌道
B.傾斜地球同步軌道
C.中圓地球軌道
案答: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