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院士工作中心成立于2017年8月,依托科技集聚的優勢,整合資源,搭建集咨詢、科研、融資、孵化、轉化為體的高端創新平臺。
三年來,按照“院士領銜、團隊運營”的模式,已引進汪懋華、歐陽自遠、李德仁、莊松林、陳潤生、李立浧、李玉、曹福亮、趙春江、鄒學校等院士,專家領銜的14支團隊“智囊團”入駐或開展合作,涉及健康醫療大數據、測繪遙感信息、智慧能源、智慧農業、食用菌新種質資源創制等重點領域。14支專家“智囊團”擁有博士、正高41人,碩士、副高56人,管理類人才124人,共參與和承接各類項目100余個,對外簽訂項目合同金額達6000余萬元,申請發明專利9項、登記軟件著作47件,初步形成了多點支撐、聯動創新的發展格局。
三年來,在遵義落地“辣椒病蟲害智能監測預警及無人智能化防控關鍵技術集成應用示范”“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分中心田間監測點建設項目”等多個項目;突破方竹筍保鮮技術,將方竹筍常溫保存從1天提高到7天,擴大運輸半徑和儲存時間;圍繞無人機創新應用、智慧城市實景三維數據生產和遙感數據處理、實景三維時云平臺的開發等方面開展工作;致力于半導體器件和芯片、納米技術領域儀器裝備的研發與產業化,填補國內空白。
同時,組織院士專家開展“遵義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支撐遵義白酒、辣椒、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等重大決策咨詢論證,并牽頭推動農業物聯網標準化平臺、茶葉大數據平臺、煙草信息化、酒業溯源大數據平臺頂層設計。
與航天十院聯合組建植物萃取工程技術中心,攻克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帶動遵義綠色產業發展;研發的低壓智能負荷裝置等技術,在貴安新區、遵義等地已投入運行;成功申報承接“西南喀斯特地區核心數據庫”“‘一帶一路國家喀斯特區域臺站信息網絡建設”兩個中科院重點數據庫項目。
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海市氣象局、云南白藥集團等30余家單位開展科技項目合作,積極推進“氣候環境與醫療康養重點實驗室”“智慧城市與空間大數據重點實驗室”“智慧能源重點實驗室”申報建設。與中科院昆明分院、中科院地化所對接,合作共建中科院貴州現代資源技術轉移轉化中心。
在精準扶貧、基層醫療、先進制造、能源、互聯網以及相關產業,包括投融資等方面,為遵義的地方發展,以及貴州的地方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