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的起源長期以來是植物學界的難解之謎。近日,《古昆蟲學》刊發了來自中國、西班牙古生物學者的一項研究結果。
研究者在2000萬年前~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花——丁氏花。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么來的。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能徹底解開花的演化之謎。丁氏花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它的形態說明,花很可能就是縱向壓縮的枝。”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告訴《中國科學報》。
此次研究涉及的琥珀化石產自中美洲多米尼加。

日前,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張志飛教授帶領科研團隊研究發現,古代腕足動物被一種生物寄生,后者或能將腕足動物的食物轉為自食。這一成果標志著迄今化石記錄中最古老的寄生關系正式被發現。
腕足動物是小型有殼的海洋動物,形似雙殼類,現存約450種,但是化石記錄顯示存在逾12000種。遠古腕足動物化石十分豐富,在整個顯生宙(5.4億年前-至今)都有分布,在古生態學、古地理學和生物宏演化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西北大學地質系早期生命研究所研究團隊張志飛課題組聯合瑞典和澳大利亞學者,對10年前開始在滇東地區烏龍箐組大量采集的舌形貝型腕足動物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這些腕足動物為一新圓貨貝新種,并將其命名為烏龍箐新圓貨貝。

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高分十三號衛星是高軌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農作物估產、環境治理、氣象預警預報和綜合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信息服務。
這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9次飛行。

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有效控制感染,但是過度使用甚至濫用,“聰明”的細菌會發生變異甚至耐藥,濫用消炎藥,或許會帶給您巨大的傷害。
早年,抗生素的發現使人類受益匪淺,它使可怕的產褥熱不再成為產婦的殺手;使吞噬千百萬人生命的鼠疫、傷寒、霍亂等烈性傳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外科手術不再因為感染而失敗。然而,抗生素不是萬能藥,隨著抗生素種類的增多,使用歷史的延長,濫用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過多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使越來越多的細菌產生耐藥,還會使自身的防御能力明顯降低,產生副作用。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研制一種新型癌癥治療藥物,通過模仿病毒和“感染”腫瘤細胞,有助于免疫系統摧毀癌癥。
該藥物被稱為“BO-112”,當前正在人體測試階段,它模仿了雙鏈RNA分子結構,雙鏈RNA分子是一些病毒中的遺傳物質。病毒感染人體時會將其RNA注入人體細胞,但是人體細胞使用特殊受體能有效識別病毒RNA,并在病毒攻擊感染時調用免疫系統進行干預。

越新鮮的食物營養越好,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但食物的安全性更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現在有些小區門口有人牽著自己喂養的牛羊給大家提供現擠的“新鮮”牛羊奶,很受歡迎,家長為了給孩子提供更高的營養,排隊購買。但是,未經處理的生鮮奶很可能導致孩子患上“布氏桿菌病”,簡稱“布病”。由于患者往往有發熱,伴明顯乏力、沒精神,有些地方稱為“懶漢病”。

在辣椒的種植過程中,如果沒有整理枝葉,到中后期辣椒就容易出現灰霉病,炭疽病疫病等病害發生,從而導致辣椒的產量下降,商品性比較差,也會導致收益的降低。
通過采用枝葉整理,去掉多余的分支,讓營養集中供應給果實,從而提高植株的坐果率和商品性。
通過枝葉整理的方法,可以對不結果的枝葉進行清除,來保證養分供給結果的枝葉,辣椒植株上比較細、比較弱的分支一般是不能結果的,但是他卻要消耗很大一部分營養,降低了營養的利用率,也不利于產量的提升。同時通過整枝保證植株下邊有良好的光照環境,改善辣椒的顏色,從而提高它的商品性。(編輯/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