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塵穎 仲小兵
摘要:大數據時刻在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作為終日與數字打交道的財務工作者,基于工作中難以回避的大數據問題,分別從財務會計到管理會計、靜態信息到動態信息、表象信息到深源信息等幾個視角,再次審視分析了大數據之于會計職業與會計行業的影響。
關鍵詞:大數據;數據挖掘;會計信息
大數據,是近幾年最為熱門高頻的詞語,也確實在時刻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但何為大數據,其發展的歷程、內在的邏輯與核心的價值到底如何,多數財務人員依然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徐子沛先生曾經描述美國50余年技術創新、信息開放的歷程,以鮮活的經典案例——奧巴馬決心建立“前所未有的開放政府”、 曲折的公共財政透明化、充滿隱情的《數據質量法》、波瀾壯闊的全民醫改法案、糾結百年的統一身份證、隱私危機、不斷創新的街頭警察傳奇、悲情的美國礦難歷史、商務智能的來龍去脈、全球興起的數據開放運動,以及未來圖景所呈現的Facebook、云計算和推特等社交媒體、Web3.0與下一代互聯網的等等,描繪了公民、政府、社會面臨數據創新所帶來的種種變革和挑戰。按照徐先生對于大數據的梳理脈絡,反觀中國當下的現實,極具借鑒價值與指導意義。對于財務會計工作從業者,終日與數字打交道,更是可以引發了更多的實務反思。
一、數字處理與數據挖掘——財務會計到管理會計
著名統計學家、管理學家愛德華·戴明曾經斷言,“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來說話。”從美國信息法的興立,到數據對政府、商業、乃至全社會的影響,再到云計算、數據挖掘,大數據的爆發,無不圍繞于此。數據的目的是服務于人類,記錄數據是為了以精確的數據為依據讓自己的決策變得更加科學,而不是將自己的行為變成為一串冷冰冰的符號。
反觀我們實務工作,用數據說話,其實之前一直是財務人時常掛在嘴邊的說辭。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更是財務人員的核心價值所在。但實際的情況,我們拿來說話的充其量是一組組數字,即便通過了一定的會計加工處理,但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能夠釋放與創造更多價值的數據,這一點可謂是中國傳統觀念的一個縮影。中國人很講究數字,但總體缺少數據的意識。數據與數字不可以劃等號,絕對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是對數據的基本要求,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沉迷于數字游戲之中,卻缺乏對真實的數據的尊重。汪洋同志曾經講過,“中國人數據意識的淡薄由來已久,甚至可以稱之為國民性的一部分。”當然,要將一個企業的數據用大數據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本身有些過去苛刻。但從會計專業未來發展與定位的角度考慮,這種高標準與嚴要求,方能夠倒逼財務會計實務工作的轉型與提升。大數據的邏輯,是要進行數據挖掘并創造價值。正是基于這種大數據的邏輯,管理會計得到的前所未有的重視與持續快速的發展,這也是會計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按照陳信元教授的觀點,從傳統的會計學科中衍生而來的管理會計,并列于財務會計,側重服務于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優化企業的投資決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管理部門編制的作業計劃、作出的決策和經濟活動控制的方案,是管理會計記錄和分析經濟業務、發現和上報管理漏洞以及參與決策制定的依據。這種內涵的界定,其實與大數據的邏輯類似,也就是財務會計實務需要整合整個企業各個方面的數據,進行抓取、分析和整合,并提供有效的決策控制。數據邊界的拓展,便是大數據中“大”的典型體現,而數據抓取、分析與整合,便是大數據所提倡的數據挖掘與精準分析。管理會計作為未來會計實務中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符合大數據的潛在邏輯,契合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而這種轉型升級的根本,便是觀念與方法的轉變,也就是從傳統的數字處理轉向深入的數據挖掘。
二、會計治企與會計強企——靜態信息到動態信息
按照傳統理解,談及大數據,人們的通常反應是商業領域中的大數據運用。人們所熟悉的實際運用,也是數據的精準營銷,也即通過數據分析用戶的消費行為,增加對用戶洞察、取得銷售收入的增長等。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確是大數據的普世價值所在。但目前更為真切的現實是,將大數據的影響與運用,從經濟商業領域上升到國家治理層面,是在理論框架與研究視野上的提升。
對于普通從業者,則更應該將大數據的思維進行反向回歸,將其聯系實務工作去學習與思考。徐子沛先生曾經指出,“數據不僅可以治國,還可以強國”。那么聚焦到實務,則可以相應得出類似的觀點,“數據不僅可以治企,而且可以強企”。而作為企業對于各項經濟業務數據加工處理的核心,則相應的可以說,會計不僅可以治企,而且可以強企。
數據治國,是基于對數據的有效收集、處理和分析的基礎上來治理國家,來科學制定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具體實施政策。從概念看,數據是對客觀世界進行量化的反映。而人類進行科學研究,離不開“量化”這一最根本的手段。依此而言,數據治國就是通過“用定量分析、實證研究的科學方法來治理國家”。此外,數據具有鑒往知今,預測未來的作用。社會發展的規律蘊藏在數據之中,“人類可以更好地把握未來”將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對照會計的概念界定,會計信息是指通過會計核算實際記錄或科學預測,反映會計主體過去、現在、將來有關資金運動狀況的各種可為人們接受和理解的消息、數據、資料等的總稱。企業經營成果、資金變動以及財務狀況都會通過會計信息進行反映。評價經營業績或進行投資決策等一系列治理企業的行為,會計信息都是重要參照依據。會計治企的作用,始終如一的在各個企業實踐中或多或少的體現。
人類漫長的文明史表明,任何一個國家要實現有效的治理,都需要數據的參照。但隨著信息技術的創新,記錄得到廣泛應用,個人的社會行為、物理世界的狀態實現了規模空前的數據記錄。這種記錄形成了“大數據”,具體表現為頻度越來越密、維度越來越多、粒度越來越細。時至今日,數據治國的概念早已超越了“參照數據”。例如新興的“智慧城市”的建立,沒有路網信息與實時路況信息的動態分析與預測并據以優化資源配置,便無從談起智慧城市,大數據的作用可謂至關重要。不可否認,數據正在成為各行各業最重要的創新資源。甚至可以斷言,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將由于數據的創新而實現巨大的飛躍,這種飛躍將會是前所未有的。
同樣,會計作為一門專業的信息語言,原本更多的局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且集中在靜態信息之上。財務數據與企業的員工績效考核掛鉤,但這些數字信息都呈現出孤立、靜態的特性。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數據強企的關鍵,是持續關注動態的、系統化的數據。企業經營決策所參照的關鍵信息資源,應該是呈現為不間斷“流”的形式,成片的、動態的數據,并且能夠為企業各層級人員所理解、掌握并廣泛使用。這些不同崗位的人員基于會計信息,可能會結合自身的實務動態的、創造性的挖掘出新的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激發更多的強企動能。當然也有可能催生更多的目前會計所無法提供的信息需求,從而更好的促進會計信息的不斷完善和自我提升,進而共同促進企業的持久健康發展。這無疑便是大數據邏輯下蘊含的會計強企之道。
三、信息公開到信息開放——表象信息到深源信息
數據的開放是成就數據“偉大”的前提。事實上,目前我國社會對于“開放數據”還存在諸多誤區。一是將公開與開放混為一談,其實公開和開放是大相徑庭的兩個概念。公開體現為信息層面,是一種表象信息,表現為一條一條的。正如會計定期對外披露財務數據,各種報表所包含的數據,其實便是一種公開。但這些公開的財務數據,是一條一條的,盡管有邏輯和勾稽關系,但本質上就是局限在表象信息層面。相比之下,開放則呈現為數據庫資源層面,是更深層次的源頭信息,呈現為一片一片的形式。開放數據,指的是第三方及可以下載的電子格式,將原始的數據及其相關的元數據自由地使用。開放并不意味著免費,因為開放是存在成本的,企業開放數據可以選擇收費的形式。開放也具有范圍性、層次性,它針對特定的群體和組織開放,不一定對社會全體大眾開放。
當然,在現有環境下,讓會計開放其固有信息背后的數據庫資源,暫時還不能完全實現,但這種邏輯顯然是代表著促使會計數據使用者更為深層次的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而非停留在會計數據信息層面。他們希望會計信息融入更多的企業實際經營的相關信息,能夠透視產生這些信息的數據源,進而更好的做出自身的預測與判斷。而此,也客觀上為會計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其他的創新資源,數據的偉大之處,在于不會被自身所激發的思想和創新所消耗。它使用的重復性、共享性,以及通過數據間的整合性而產生新的價值和效用。落實到企業的具體應用,在拓展運作空間和延伸運用時間的過程中,企業外部將層層放大各種經營財務數據的能量,企業資源和知識將因數據的不斷積累而持續增加。
基于此,在大數據的時代,會計信息必須融入更多的開放性、通用性和兼容性,將會計所集成的信息融入到整個企業運作體系之中,并能夠通過一定方式更好的為人所認知、理解和分析。若能如此,會計信息將真正成為企業綜合信息的整合者,內蘊更多的傳統會計信息始終追求但不曾真正獲得的信息價值和廣泛認可。不過,在推進會計信息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特別關注數據安全。不可否認,我國社會各界多積累的數據文化還相對匱乏,對于信息數據甚至是個人隱私普遍不慎重視。其實任何技術都是雙刃劍,大數據也不例外。在大數據時代,如何在推動數據開放的同時有效地保護個人隱私與企業機密,將是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膨脹的時代,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現今世界,唯一不變的便是變化。時代促使數據不斷的開放和挖掘,從而催生創新的資源自由流動,而恰恰是這種創新資源的自有流動,才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不斷邁向強大的真正動力。在這個時代從事會計工作,要順應時代,擁抱時代,基于數據積累、專于數據處理、豐富數據內涵、重塑數據架構,讓會計信息從財務到管理、從靜態到動態、從表象到深源,整合更多的信息數據庫,持續借助會計信息媒介提升企業價值,真正實現我們原本希望卻還暫時無法企及的相關各方對于會計信息的信任與期望。
參考文獻:
[1]徐子沛.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以及它如何改變政府、商業與我們的生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5.
[2]陳信元.會計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3]袁振興,張青娜,張曉琳.大數據對會計的挑戰及其應對[J].會計之友,2014(32):89-92.
[4]周潔.論大數據對會計核算原則的沖擊[J].財會月刊,2015(09):16-19.
(作者單位:酆塵穎,江蘇省電力公司;仲小兵,江蘇省國金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