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言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發展主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新時代新階段,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以行穩致遠的決心和定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事之所至,政之所立。有什么樣的事業追求,就有什么樣的政績取向。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是事關新時代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各級干部必須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思想、能力和行動上來一次深刻轉型,增強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堅定自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實績踐行初心使命、切實做到“兩個維護”。
用人理政,重在考功。政績考核是“指揮棒”,指引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首先要考得準,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工作,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考人與考事相結合,重點抓好年度考核、任期考核,扎實抓好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區分不同區域發展特點,依據不同部門職能職責,多管齊下、精準科學,考出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的“含金量”。考得準是為了用得好,強化考核結果運用,鼓勵先進、鞭策落后,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以獎懲分明、獎優罰劣激勵領導干部擔當作為、推動發展,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讓追求高質量發展在干部隊伍中蔚然成風。
功崇惟志,實干以成。政績都是干出來的。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看干部、看行動。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一干多支”“全域開放”發展戰略,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把發展和治理結合起來,持續用力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扎實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抓緊補齊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各項短板,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底部基礎。發展為了人民,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安危冷暖、安居樂業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政績落在民生、留在民心。
一切偉大的事業都是在接續奮斗中不斷前進。站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起點,推動治蜀興川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全省各級干部重任在肩、擔當在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扛重活、打硬仗,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