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華 劉鑫
摘 要:本文通過歸納潮繡存在的文化傳承人年齡大,繡工老齡化,缺乏繼承者;創新能力不足,未能很好地與時俱進;廣大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對潮繡的了解缺乏有效途徑;潮繡當前銷售市場狹窄等的現狀,結合當今文創產品蓬勃發展社會動態,針對潮繡的圖形特征、色彩特征、立體造型特征——墊高繡的三個典型突出的特點,探索潮繡文創產品的設計,可根據文創產品的設計特點,將潮繡文創產品分為“一體型”文創產品和“IP衍生型”文創產品兩類;并且針對消費群體的差異,調整潮繡文創產品的設計側重點。
關鍵詞:潮繡 文創產品 設計
一、潮繡的現狀
2006年5月20日是個重要的日子,是粵繡被收錄于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日子。潮繡是粵繡的重要分支,起源于現今的潮汕地區,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曾是當地的經濟支柱產業,在國際上受到多個國家人民的歡迎和好評,卻在自上個世紀中后期以來,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導致從事潮繡的人員短缺,甚至部分的潮繡大師后繼無人,人員和創造力的衰敗,導致潮繡的精品數量也在不斷減少,潮繡陷入了傳承與發展的困境。通過走訪調研發現,潮繡的現狀存在以下問題:
1.文化傳承人年齡大,繡工老齡化,缺乏繼承者。
粵繡是中國的四大名繡之一,潮繡是粵繡的重要分支,曾是潮汕地區家喻戶曉的傳統手工技藝,在潮繡最興盛時期,“家家擺繡框,戶戶有繡娘”,現如今的只能在作坊里才能找到繡娘,而且生產的作坊數量少、規模小。通過采訪在潮州的潮繡傳承人得知,現今潮州的繡工年齡均在四十歲以上,且主力以六七十歲的老一輩繡娘為主。潮繡研究院的楊少生院長表示:潮繡人才缺失,就目前來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潮繡和繡娘的價值得不到體現。一副精品繡往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完成,然而很多的精品繡品都面臨著有價無市的局面,鮮有人問津。而對于年輕一代,手工刺繡的工資待遇并不是很高,付出和收獲不同正比,所以很少年輕人愿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2.創新能力不足,未能很好地與時俱進。
作為一門潮汕地區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潮繡作品極具濃郁的傳統氣息。金碧輝煌、構圖飽滿且具有立體感的特點,使潮繡揚名在外,自古就被譽為祥瑞圖案的“龍”“鳳”,在潮繡作品中被廣泛運用。但通過走訪調查得知,民眾卻認為金碧輝煌、色彩濃郁,以及龍鳳、花草、魚鳥等圖案,早已遠離了當代人的審美觀,致使對潮繡留下歷史感厚重的印象。另一方面,通過走訪發現,各個繡莊的展品圖案接近,繡品品種類似,給人留下雷同的視覺印象。
3.廣大民眾對潮繡的了解缺乏有效途徑。
雖然為了加大對潮繡傳統工藝的宣傳力度,湘橋區太平鎮街道辦已經在轄區內的牌坊街、甲第巷旅開設了展廳;通過定期舉行“太平文化街活動”、“潮州人游潮州”等相關活動,定期舉行潮繡大師走向學校、走進課堂,定期組織學生參觀潮繡研究所等一系列的宣傳推廣活動,宣傳潮繡傳統特色工藝,對青年學生進行授課,促進青年人對潮繡更近、更深入地了解。然而通過調查后卻發現,雖然政府開展了豐富的活動,但民眾的活動參與率卻不高,仍有大部分的民眾只是聽說過卻不了解潮繡。政府積極提供的場地場所,開設展廳,潮繡出現在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品中,雖觀賞性很強但是缺乏生活實用性,再加上單一的展覽和無講解員的配備,讓游覽者也只是走馬觀花,并不能深入地去了解、體會潮繡。當地的潮繡大師的課堂也僅限于技工類的學生,沒能讓其他年齡層次的孩子進行潮繡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熏陶,也是失去一個文化認同感的機會。
4.潮繡當前銷售市場狹窄。
刺繡大師宋忠勉表示,目前潮繡的去向,主要為博物館、個人的收藏,潮汕地區的廟宇及神游活動,以及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銷售。雖然隨著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入選提升了潮繡的影響力、提高了在國內的知名度、增強了民眾對潮繡的認同感,卻對潮繡繡品的銷售沒有帶來很大的幫助。在繡莊店面中多出售為神游廟會的用品,銷售面狹窄。另一方面,由于潮繡的固有特點,使作品的制作工時長,定價普遍較高,普通民眾難以接受。例如當下流行的潮繡龍鳳褂裙,深受年輕一族的歡迎,著名藝人吳奇隆和劉詩詩在大婚儀式上所穿的龍鳳褂裙,就是一件被譽為“潮繡褂皇”的禮服,但能制作的工坊比較少,且定價高昂,一般需要特殊定制,很少有店面能直接銷售。(如圖1)
5.潮繡的文化沒能與當地的旅游資源結合并長。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潮州是廣東省第一批取得稱號的城市之一,其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極充裕;潮繡,起源并盛行于現今的潮汕地區,其獨具一格的風格特色和濃烈的地方民眾色彩,被譽為“針線上的藝術”。潮汕地區每年擁有大量外來游客參觀旅游,潮繡作為潮汕地區文化的魁寶,并沒能借助潮汕地區興旺的旅游業而成為一張地區名片,當提及潮州、汕頭等地時,鮮少有人能聯想到潮繡。在調查中得知,政府提供潮繡的展覽點也很少游客知道,也沒有配備相應的人員對潮繡進行講解。并且旅游景點周邊也沒有抓住游客喜愛購買旅游特產的特點,進行潮繡的宣傳和潮繡小飾品、小幅潮繡的銷售。
二、文創產品的蓬勃發展
近幾年國家十分重視文創產業的動態,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文創產品的發展在近兩年一直穩步前行,并呈現井噴式發展狀態,如故宮口紅的熱賣、星巴克貓爪杯“秒”售罄。2019年3月,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通過互聯網和微信公眾平臺渠道,發布網絡問卷進行調查顯示,在受訪者當中,消費文創產品的占八成,其中有8.27%表示“總會消費”文創產品,28.71%表示“經常消費”,43.51%表示“有時消費”,16.32%的表示“不常消費”,只有3.19%的受訪者表示“不會消費”。將受訪者的收入與以上結果作進一步的交叉比對分析,得出受訪者收入越高,購買文創產品的頻率越高。另外,調查結果也顯示,隨著城鄉居民經濟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也持續提升,居民在文化消費方面的能力也在相應提升。{1}
三、潮繡的特征
潮繡從發源至今,由于很多潮繡作品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做出適應社會需求的調整,導致潮繡已無法維持應有的經濟效益。在這樣的狀態下,嘗試用現代的審美觀念,結合創新思維,重新解讀潮繡的文化內涵,用新時代的眼光,積極探索潮繡與市場經濟的交叉點,通過潮繡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企圖將潮繡文化與文創產品進行結合,借助文創產品的生活性,創新潮繡的消費內容,擴大潮繡文化的傳播,既能提升潮州的旅游城市的文化形象,又能將潮繡進行更加廣泛的宣傳,拓展潮繡的生存、發展空間。
1.潮繡的圖形特征
潮繡繡品常見構圖飽滿,圖案多樣,紋理清晰,多使用金銀絲線形成金碧輝煌之感,呈現有密、滿、通的特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林智成說:“潮繡的創作法則與潮州金漆木雕相當接近,都有‘密密、滿滿、通通的特點。”密,是潮繡作品在構圖上疏密有致,不相重合的圖形刻畫;滿,是潮繡在構圖非常明顯的特點,“滿”字,有“滿盈”的意思,人們認為“滿盈”即“富貴”。滿的特點使人感覺整幅潮繡作品圖形豐富,構圖完整而又不松散;通,是從繡品畫面上疏密相間的圖案形成的虛實的運用中表現出來。
2.潮繡的色彩特征
潮繡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曾為潮汕祠堂、廟宇的常見裝飾,因此,潮繡的色彩呈現瑰麗、金碧輝煌的效果。在祭祀過程中,為了朝拜者感受到這些富有感染力的繡品,繡娘們多運用華麗耀眼的濃烈色彩,使繡品在遠處就已能深深的引人注目,加之繡品色彩多使用細膩變化的漸變色,使繡品近看更顯飽滿、傳神。另外,金銀色的大量使用,是潮繡的顯著特色。(如圖3)
3.潮繡的立體造型特征——墊高繡
墊高繡的圖形復雜多樣,變化多端,一般運用對稱或均衡的布局構圖,使畫面顯得疏密有致、豐富多彩。所謂墊高繡,它是一種能使物象形成立體效果的工藝技法,可方可圓、可密可疏、可高可低,然后在上面用金銀、絲絨線進行繡制,使繡品形象呈現立體效果,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富麗輝煌。潮繡擅長用棉花、紙丁等材料在需要墊高的圖案上作立體造型的鋪貼,最高的有1寸多,然后再繡上預先設計好的圖案,使成品呈現立體的效果,這種繡法在四大名繡中是獨一無二的。(如圖2)
四、潮繡的文創產品設計
潮繡繁密熱鬧、瑰麗輝煌,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裝飾性強,多使用于祭祀、節慶喜事中。潮繡藝術手法獨具一格,通過繡品的圖形、色彩特征,抒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潮繡文創產品提供了豐富的創作來源,在潮繡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應在探索潮繡獨有的歷史、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取精華,提煉并轉化,將有價值的潮繡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結合創作,是潮繡文創產品設計的關鍵步驟。
1.以文創產品的設計特點劃分,可將潮繡文創產品分為兩類
(1)綜合潮繡的特征,設計“一體型”文創產品。“一體型”文創產品是指:文化創意的內容與產品載體及他們的結合方式,這三者以特定的方式結合,同時,這三者脫離此種結合方式后都將無法獨立存在,或脫離此種結合方式后無法與其它一般的產品載體進行再次結合。例如:杭州G20期間的國宴上的餐具:“西湖盛宴”餐具,是以杭州西湖文化為主題,運用工筆畫的繪畫方式,結合寫意的表現手法表現西湖的美景是文創內容,運用巧妙的創意方式結合于餐具結構上,同時將西湖的著名美景“三潭映月”的石塔形象極富創意的設計在半球形的尊頂蓋結構之上,整套餐具很好的表現了西湖的意韻,體現的是中國江南的風韻特色,并且整套餐具中文創的內容與結合方式很難以同樣方式應用于其它產品載體上。潮繡獨特的圖形、色彩特點,加之獨特的立體造型特征,可以結合不同的產品載體,設計出豐富多樣的“一體型”文創產品。
(2)樹立潮繡文創“IP”,設計“IP衍生型”文創產品。從文創IP的形象出發,創作出具有特色的圖形圖案,衍生并應用在市場現有的產品中,稱為IP衍生型文創。成功的文創IP產品設計,不僅僅追求具有美感的外觀,更應體現的是承載在其背后的文化。所以從另一方面體現出,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一件產品,更注重的是文創產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潮繡擁有眾多優秀的佳品,例如上世紀70年代末林智成大師創作的《九龍屏》掛屏,不僅獲得百花獎金獎,而且在敘利亞展出時深受好評,并被作為國禮贈送給該國;還有傳承人李淑英的《鳳穿牡丹》、《金玉滿堂》、《九鳳寶鼎》等均在國內榮獲不同工藝大賽的最高榮譽。這些既是潮繡的上好佳品,其作品的背后也蘊含了創作者動人故事。樹立潮繡的優秀繡品為文創“ IP”,將其運用到不同的產品載體上,既能活化潮繡文化,又能解決潮繡面臨的銷售、傳播困境。
2.針對消費群體的不同,潮繡文創產品的設計側重點不同:
(1)針對有購買力的年輕群體市場的消費需求,應結合年輕消費者的性格特點,設計符合年輕人的文創產品
此類潮繡文創產品的設計需要具備趣味性強,產品設計符合年輕消費群體的日常生活習慣,在色彩、造型特征符合其審美習慣。在當今年輕消費群體對數字內容的購買力持續增長的趨勢下,社會對移動應用、移動游戲、動畫、影視作品等數字產品的關注度提高,如故宮博物院為了吸引年輕的消費群體,已經開發9款與故宮文化相關的手機應用及11款網絡小游戲;一個由網絡公益平臺發起的“羌繡口袋”的文創產品,擺脫了傳統羌繡產品受制于紡織品的結構局限,該文創的創新就在于只出售一片小巧而精致的口袋形手工羌繡繡片,而把繡片載體的選擇權交給了消費者,可以與 T恤、牛仔服、電腦包等任何潮流單品相結合。通過改變“玩法”讓消費者參與到再創作中的做法滿足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體驗性需求,詮釋了順應網絡時代商業環境的創新思維。{2}
(2)針對游客消費需求設計的旅游紀念品
產品種類上可包括服飾品、家紡用品、創意日用品、文博衍生品等。潮繡的特點鮮明,識別性強,在文創產品的視覺元素上必須體現出潮繡的代表造型和典型色彩,制作手段和材料工藝卻可以不受刺繡類別的束縛,在材質和形態上也可以做出延伸和轉化。目前市場上有部分的潮繡工作室,推出潮繡的小擺件、潮繡小香囊等產品, 但這些產品僅僅是將刺繡技藝簡化,然后直接應用于產品中, 在潮繡文化元素的創新應用方面,以及產品的獨創性、趣味性上幾乎沒有。{3}
結語
本文通過歸納潮繡存在的文化傳承人年齡大,繡工老齡化,缺乏繼承者;創新能力不足,未能很好地與時俱進;廣大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對潮繡的了解缺乏有效途徑;潮繡當前銷售市場狹窄;沒能與當地的旅游資源結合并長的現狀,結合當今文創產品蓬勃發展社會動態,針對潮繡的圖形特征、色彩特征、立體造型特征——墊高繡的三個典型突出的特點,探索潮繡文創產品的設計為:以文創產品的設計特點劃分,將潮繡文創產品分為“一體型”文創產品和“IP衍生型”兩類文創產品;并且針對消費群體的不同,潮繡文創產品的設計側重點不同:針對年輕消費市場的消費需求,結合年輕消費者的性格特點,設計符合年輕消費群的文創產品;針對游客的消費需求設計旅游紀念品。
潮繡大師孫慶先,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潮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潮州市潮繡研究所所長。他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說道:“創新永遠是潮繡最重要的出路之一, 只要保持其藝術性和市場熱度, 后繼乏人的問題便能慢慢解決”{4}。潮繡的文創產品設計,就是一次創新的嘗試。
注釋:
{1}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推動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應抓住哪些關鍵詞[J].《國家治理》周刊,2019(4).
{2}王齊霜,徐世玉.非遺背景下的羌繡文創產品的開發思路[J]. 中國市場,2019(29).
{3}劉瑩.創意性文化消費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轉化及開發——以潮繡為例[J]. 今傳媒,2018(7).
{4}余漫珊,林冰潔,吳淑真. 潮繡傳承與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4).
注:本文系2017年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項目(人文社科),項目名稱:潮繡視覺元素的應用研究,編號:2017WQNCX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