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博林 盧兆行 關煒然

【摘要】目的 研究在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中應用腸溶阿司匹林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 以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對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間收治的30例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實施分組,每組均納入15例老年患者,對照組行整腸生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腸溶阿司匹林治療,比對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大便性狀改善用時、排便次數改善用時及其腸鳴音改善用時與對照組比較,P<0.05,統計學具有數據指標之間的論證對比差異。結論 在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將腸溶阿司匹林呈現較為顯著的作用。
【關鍵詞】腸溶阿司匹林;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7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9..02
功能性腹瀉也被叫做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實際上是在無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情況下腸道具有過強的正常運動功能,加速腸道的蠕動,導致腸內容物接觸腸黏膜時間過短,影響消化及其吸收導致腹瀉,該疾病呈現出不合并腹痛的復發性或者持續腹瀉,按壓存在腫塊,且患者空腹時可能加重癥狀[1]。本文主要分析了將腸溶阿司匹林治療與整腸生治療使用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間收治的30例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及其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計算數據過程中將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間本院參與診治的30例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選為研究對象,分組方式選為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實驗組(n=15)女性患者及男性患者之比是9:6,最大取值范圍處于61~81歲之間,中位年齡數據即為(71.54±4.28)歲,最長病程9天,最短病程1天,中位病程(5.21±0.32)d。對照組(n=15)女性患者及其男性患者之比是6:9,最大取值范圍處于62~82歲之間,中位年齡數據即為(71.22±4.54)歲,最長病程10天,最短病程1天,中位病程(5.55±0.58)d。比對實驗組和對照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基礎資料,P>0.05,統計學無數據指標之間的論證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整腸生治療,每次口服整腸生(規格:0.25克/袋;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143001;生產企業: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0.5 g,每日三次。
實驗組開展腸溶阿司匹林治療,整腸生服用方法和用量與對照組一致,每次服用100 mg腸溶阿司匹林(包裝:100 mg*30s/盒;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5051;生產企業:沈陽奧吉娜藥業有限公司),每日三次。
實驗組與對照組均開展7天治療。
1.3 指標分析
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大便性狀改善用時、排便次數改善用時及其腸鳴音改善用時、不良反應發生合計值。
患者經治療排便量減少,排便次數恢復至正常,1~2次/d,腸鳴音減少,恢復至每分鐘3次即為顯效;患者經治療排便量減少,但每日還是超過200 ml,排便次數減少,腸鳴音減少,但每分鐘還是超過5次即為有效;不滿足上述判斷標準即為無效。
1.4 統計數據方法
對30例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資料均采取SPS21.0 for Windows統計學分析軟件包進行分析研究,以(x±s)形式表示實驗組和對照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大便性狀改善用時、排便次數改善用時及其腸鳴音改善用時,行t檢驗,以率(%)的形式實驗組和對照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行x2檢驗,P<0.05,統計學具有數據指標之間的論證對比差異。
2 結 果
2.1 驗證及其處理實驗組和對照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
經驗證表明,實驗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100%,無效患者有0例,有效患者有9例,顯效患者有6例,對照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66.67%,無效患者有5例,有效患者有6例,顯效患者有4例,x2=6.000,P=0.0143<0.05,統計學具有數據指標之間的論證對比差異。
2.2 驗證及其處理實驗組和對照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相關指標
經驗證表明,實驗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大便性狀改善用時、排便次數改善用時及其腸鳴音改善用時與對照組比較,P<0.05,統計學具有數據指標之間的論證對比差異。見表1。
3 討 論
臨床研究顯示,針對老年容易出現生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但這種疾病實際上并不屬于器質性病變,一般都是因腸腔內促動力性物質的釋放導致的,如PG、5-羥色胺;患者在開展肛門括約肌切除術、胃大部切除術等手術后會加快胃腸蠕動,且在切除迷走神經后會抑制胃腸運動,導致出現功能性變化,此外,盆腔或者腹腔炎癥也會對胃腸蠕動進行刺激導致發生腹瀉。此外,老年患者發病之后經常伴發基礎疾病,進而導致神經體液調節功能發生失衡先寫,最終誘發腸道功能紊亂性腹瀉疾病[2]。
在臨床對急慢性炎癥及其急慢性腹瀉進行治療或者調整胃腸道菌群過程中整腸生屬于常用藥物,可對腸道有益菌的生長進行促進,如擬桿菌、乳酸桿菌、消化鏈球菌及其雙歧桿菌,利于胃腸道菌群平衡的調整,但菌群生長需要較長時間,所以,整腸生治療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
阿司匹林應用之后能夠對內源性促動力性物質5-羥色胺、PG等的釋放與分泌進行抑制,進而將慢腸道蠕動速度降低,導致在腸道內水、氨基酸、電解質等物質留存時間過長,將腸道黏膜接觸時間吸收增加,進而減少發生水電解質失衡的概率[3];此外,阿司匹林藥物應用之后也呈現出抗炎的功效,能夠顯著抑制機體對腸道黏膜的炎性反應,減少水分的滲出,減輕黏膜水腫癥狀,利于恢復腸道吸收功能,可良好的治療多種功能性腹瀉;阿司匹林還可對IL-1及其TNF-α誘發磷酸化進行抑制,進而降低IL-1與TNF-α對腸道黏膜內血管形成的擴張作用,減少腸道內滲出水分的含量,避免發生水電解質過度紊亂現象,保持水電解質的協調與平衡;同時在腸道內腸溶阿司匹林片釋放比較緩慢,可較小的損傷胃黏膜,誘發潰瘍的副作用比較低,有利于預防胃腸道術后并發癥,避免發生腹瀉[4]。
計算分析研究顯示,實驗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大便性狀改善用時、排便次數改善用時及其腸鳴音改善用時顯著優于對照組相關數據,P<0.05,統計學具有數據指標之間的論證對比差異。
王勝研究顯示,觀察組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治愈率69.77%高于對照組的治愈率41.86%,P<0.05,統計學具有數據指標之間的論證對比差異。與本次研究一致,表明,腸溶阿司匹林應用之后可將腸蠕動減緩,促使更好地吸收營養物質,可及時調節機體菌群失調情況,對腸道炎癥進行抑制。
綜合以上結論,將腸溶阿司匹林治療應用在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患者中相比較整腸生治療更具臨床優勢。
參考文獻
[1] 方春融.腸溶阿司匹林治療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的臨床療效[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1):38-39.
[2] 陽新洪.腸溶阿司匹林治療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的療效[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4):888-889.
[3] 秦凌云,陳亞偉,于 靜.布拉酵母菌根除老年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4):830-833.
[4] 王 勝.腸溶阿司匹林治療老年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