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寧
摘要:當下的廣播音樂類節目形式多樣,節目安排越來越符合專業化的要求。一個完整的廣播電視臺下設有新聞,文化,經濟,交通等一眾符合人民審美要求的電視節目。節目主持人作為能讓節目順利推進的主要負責人,在現在的行業發展新形勢下要做好自己的角色轉換工作以求適應不同類型的節目要求。
關鍵詞:廣播音樂類節目;主持人;角色轉換;節目把控
引言
作為電視廣播音樂類節目播出節奏主要把控者,廣播音樂類節目主持人為了應對涉獵面越來越廣且日趨專業化發展的形式需要盡可能的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廣播音樂類節目是大眾接受程度最高的廣播節目之一,音樂類節目對于提高大眾的審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持人需要運用自己的主持技術,豐富大眾的試聽享受。本文將從提高主持人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其靈活的進行角色轉換提供方向;以及節目內容形式的創新入手討論節目質量的把控問題。
一、主持人專業知識的全面培養
廣播音樂類節目主持人的工作是用一種優雅的聲音語言藝術豐富群眾的生活。達到豐富人們的生活,增添樂趣,陶冶情操的目的。優秀的主持人憑借自己高超的主持技巧以及工作經驗,能結合節目的實際需要及時調整主持語言的風格,還能為其選擇合適的凸顯文化底蘊的文案。
為了適應當下的廣播傳媒的行業發展要求,主持人的素質培養要從生活的實際出發留心各個方面的發展動態趨勢。從社科方向入手拓寬自己的知識儲備量,積累文學,名人,歷史,科技等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樣龐大的知識儲備糧才能拓寬自己的節目切入點,應對大眾要求越來越高的音樂節目審美要求。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節目主持人要養成正確的政治觀點,有強烈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認同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在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量龐雜的現代,主持人要有一定的辨別信息的能力。在對新鮮事物保持接納的同時,要有能力憑借自己正確的三觀及時避免西方的不良居心陷阱。主持人除了需要自身擁有一定的審美鑒賞能力之外還要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保證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晰,邏輯準確,審美符合大眾的需要。
以上,這些要求無不需要主持人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以及鍛煉自己的專業素質。
二、結合節目的實際情況調節風格
主持人需要明確自己的節目受眾群體的真實情況,投其所好。具體需要了解受眾的年齡分段,受教育程度,從事哪些領域的工作等具體的信息。這些信息同節目播出的時間安排有很大的關系,也同節目的設計安排有密切的關系。這些因素都影響這節目主持人定位主持風格,安排主持語言形式有很大的關聯。具體來看新聞類的節目主持風格同咨詢類主持風格就有明顯的區別。而早間新聞和午間新聞的主持風格也有不同之處。這些都是需要結合受眾的文化接受程度以及信息獲取關注點進行安排決定的。這就要求廣播音樂類節目主持人要根據節目主題,播出時間,受眾等不同具體的安排自己的主持風格和主持語言。
三、主持人要有明確的主持節目定位
主持人對自己的主持的節目類型定位是主持人能否做好工作的關鍵。主持人為了能讓自己的專長得以發揮自己需要有準確的職業定位,確定自己的主持風格,注重培養個人特點。不同類型的節目有自己的主持特點,新聞類節目更加注重嚴謹和端莊,文娛類型的節目更加注重娛樂性,生活資訊類節目則更加關注服務親民等。主持人要結合自己的自身性格特點以及專長準確定位自己的主持方向。只有深入了解自己主持的節目情況,才能明確自己的主持特點,為節目受眾帶來更好的試聽體驗。針對廣播音樂類節目則需要重視當下的流行趨勢,結合不同的人群喜歡的音樂類型適當的節選相應的幽默文案或者科普性文案。對此需要主持人根據個人的定位確定節目主持風格。
四、為節目增添溫情的內容
為了響應國家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號召,要適當的為廣播音樂類節目增加一定的人性真善美的內容。在選取響應的話題的時候主持人首先要明確自己的選題立意,盡可能選取自己也喜歡的內容,確保自己選取的話題能夠打動自己,這樣方便自己帶入情緒引導觀眾和自己的情緒實現同頻。在節目的互動環節要重視自身的引導而不是單純的迎合。為了讓節目更加有內涵有深度,主持人需要不斷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獲取渠道,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質。切記同聽眾保持良好的溝通互動,不能主持人自顧自的沉迷于自我情緒的表達忽視觀眾的感受。時刻調查群眾的興趣取向選擇聽眾需要的喜歡的溫情內容,結合時事動態,當下的話題熱點,調動群眾參與討論的熱情。滿足群眾的精神發展需要,這就需要主持人不斷深入學習明確社會當今的發展情況,響應國家的發展號召明確主旋律。切記不能脫離群眾,脫離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落實貫徹習近平主席的工作指導思想。一起完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實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建設。
五、主持人需要提高自己的聲音表現力
主持人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聲音的表現力。同樣的好的聲音表現力能增強主持人的辨識度,還能給節目的視聽效果增色。主持人需要根據不同的節目主題,適當的調整語言的起伏,語調的變換。實現廣播節目效果的完美生動表達,增強了互動性,和人民的凝聚力,把單向灌輸變成了多向的交流傳播方式。利用廣播技術和現代化的手段,用新穎的網絡話語和人們喜歡的行為方式,減少枯燥擴大影響,增加節目效果。主持人要經常鍛煉自己的語調、語速、以及情緒表達等方面的聲音表現力,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感染節目收聽者。這種情感的感染,會吸引聽眾引起共鳴。切實結合大眾的文化取向,發展適合整個大眾價值取向的媒體傳播形式。積極導入最新的價值取向價值認同,在拓寬傳播途徑的同時豐富主持人的聲音表現力。
六、豐富廣播音樂類節目的文化內涵
廣播音樂類節目作為受眾較廣的大眾文化,肩負著傳播宣傳先進文化,響應國家發展宣傳需要的工作。音樂能夠調動聽眾的情緒,感染聽眾,為了豐富音樂廣播節目的內涵,需要拓寬節目選擇的音樂種類。主持人需要實現進行實踐做好,看,聽,寫,說的彩排演練工作。選擇不同的曲藝,樂曲風格,無論是古典,還是現代搖滾都要有所涉獵。適當的還需要了解音響設備,音樂播放等看似無關的音樂知識。從音樂節目這一主題向外輻射,擴寬節目的題材選擇內容,使節目的內容輻射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包括音樂發展歷史,音樂家名人軼事。還需要適當的注重藝術的輻射發展,比如印象派畫作同印象派音樂同樣出名。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直觀的感受音樂、風景、建筑帶給自己的感受疏解情感。廣播音樂類節目注重的是個人的情感表達,這樣注重自己情感宣泄的過程,技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又能凸顯整個廣播音樂類節目的文化深度。主持人在清晰準確的表達自己的音樂語言的時候相應的音樂類文化節目的韻味也得以增加。
七、注重音樂的情感表達
廣播音樂類節目同財經類新聞類等文字語言類節目最大的不同就是節目的主體是音樂旋律,難點應該是利用音樂表達情感而非直接利用語言表達情感。這樣就要求節目主持人盡可能的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客觀的推薦介紹音樂。廣播音樂類節目早期主要有兩種節目形式,一種是音樂點播類節目,另一種是單純的音樂播放節目。前者更加注重的主持人的情感表達和觀眾的互動,音樂播放的比重相對較少。后一種類型的廣播音樂類節目主持人的作用和報幕員類似,主要任務是在音樂播放之前宣讀音樂的名字,并不需要進行拓展性介紹和聽眾進行互動。在進入21世紀之后,伴隨著各地的廣播音樂類節目的頻繁發展,各個音樂節目主持人的專業性更強,他們出于各自對于音樂類節目的理解和認同對音樂類的節目主持方式做出了很大的改變。他們結合自己的見聞人生感悟,組織好語言伴隨音樂的播放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但是每個人對于音樂都有不同的看法,這樣的音樂節目表達方式顯然不符合主流大眾的審美特點,需要雅俗共賞。主持人還從個人的職業素養要求出發,單純的認為自己只是處于主導地位,而不是引導地位。單純的時時刻刻在節目中發聲,這樣的主觀色彩過于濃厚,導致音樂的介紹理解也帶有嚴重的個人色彩。這樣會導致節目的次要信息對于主要信息的沖擊過多,喧賓奪主。這種類型的主持風格常見于綜合性頻道的音樂節目以及交通音樂頻道的音樂節目。這樣就會導致聽眾處于被動地位只能單方面的接受主持人主觀臆斷選擇的音樂素材。這樣就削減了觀眾對于節目的熱情,再加上主持人主觀性的語言過多導致節目的受眾范圍更小,并不利于節目的推廣和傳播,具有很強的局限性。為了使廣播音樂類節目更加豐富多彩主題突出,層次分布明確,這就要求主持人在節目主持安排上適當的放手自己的話語主導權,堅持用音樂代替自己發聲。注重同受眾的溝通對話,及時反饋觀眾的建議和需要。廣播音樂類節目的主持人作為音樂同主題話題的銜接協調者,需要把握好音樂的主題認知以及節目進行的可行性具體有多大。許多模式化的音樂類節目大多是沒有主題限制的隨機曲目,這樣的對于音樂主持人的事前準備要求并不明顯。選擇專題性的音樂節目則需要主持人事先做好充足的調查和準備,收集相關的資料,反復熟悉。但是這些節目的共同之處都在于主持人應該建立一種職業意識,用音樂代替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節目的主題內容。除去必要的介紹分析性的語言之外,要淡化主觀的情感觀點,簡化自我意識的表達。
八、生動故事豐富音樂內容
音樂節目中的語言只是附屬品以及做串場使用。節目不光是要普及樂理常識滿足大眾音樂鑒賞的需要,還需要完成豐富聽眾的情感需求。當下很多音樂類節目主持人進行了創新,改變了傳統的死板常規的音樂傳播形式。采用音樂講述他人的人生故事,敘說歷史,這樣浸入式的故事表達能更好的傳遞情感。比如將音樂當作詠唱主題故事的工具,可以根據選擇的主題故事選擇具有同樣表達情感的歌曲進行故事表達。拿人生的愛情故事來講,可以從春心萌動,到初戀,到開花結果,一直到最后相伴相守一生。這種故事同音樂的融合恰到好處且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情感歷程。這樣主持人并不是單純的評價音樂的好壞,而是將個人對于音樂的理解通過故事的表現形式具現化。音樂的理解同節目敘述規定相結合達到了良好的促進效果。故事中的主人公情緒通過音樂的起伏和緩表達實現自然的表現,通過這種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直觀的展現音樂的美感,這樣的音樂節目表現形式是大家所喜愛的表達方法。
九、主持人的文案選擇同音樂的情感表達保持一致
廣播音樂節目注重的是人的情感宣泄與表達,這種類型與談話節目的安排形式,會因為談話對象的存在,在主持人的言語選擇表達上會選擇近似人際交流的對話模式。這種文藝性的節目對于語言的規整和邏輯性要求并不是很高,更加注重的是語言表達的完整性以及藝術鑒賞性,意境深遠等。這就要求音樂類的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能力張弛有度,在具有生活氣息的同時又不落俗套。廣播音樂類節目經過多年的發展,節目主持人逐漸形成了特色的語言表達形式。做到語言內容表達嚴謹,規范,有一定鑒賞價值且語言表現力更加張弛有度。節目主持人在文案選擇上保有自己的個人特色的同時,還需要同音樂的主題以及節目的表現形式相吻合。根據音樂的形式選擇自己的語言文案,古典抒情音樂,要注重展示音樂的內涵以及拓展音樂文化。流行音樂,則要結合當下的熱點選擇詼諧幽默的風格。
所以,主持人根據節目主題和音樂素材及時調整自己的語言是節目有效傳播的必要手段。
十、結語
廣播音樂類節目主持人的角色轉換和節目把控探討,需要從主持人的專業素質的提高和節目內容形式的革新這兩方面進行入手。主持人要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寬知識獲取渠道。在主持節目中學習,做到音樂節選的雅俗共賞,受眾范圍更廣。注重用音樂來表達情感,注重同觀眾互動,減少自己的主觀情感,增強客觀的判斷。主持人在清晰準確的表達自己的音樂語言的時候相應的音樂類文化節目的韻味也得以增加。
參考文獻
[1]徐姍.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角色轉換與重新定位[J].傳媒論壇,2020,3(12):56-57.
[2]荊雅蘭.融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要求[J].傳媒論壇,2020,3(01):62+64.
[3]張華麗.融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12):164+166.
[4]郭宏銳.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主持人采編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6):134-135.
[5]王可.“點”與“線”——廣播音樂類節目主持人的角色轉換和節目把控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9(01):105-106.
[6]張淑賢.廣播電視臺播音員與主持人之間的角色轉換問題探討[J].電視指南,2018(13):98.
[7]鄒陽,慕怡.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角色轉換與定位[J].西部廣播電視,2018(01):165+168.
[8]王曉東.縣級廣播電視播音員與主持人角色轉換的探討[J].電視指南,2017(13):69.
[9]李蘊峰. 社會表演學視野下節目主持人的角色扮演和角色轉換分析[D].四川師范大學,2017.
[10]秦有梅.縣級廣播電視臺播音員與主持人之間的角色轉換問題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7(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