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平 常君明

摘要: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是推動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工程應用能力。本文探討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江漢大學網絡工程專業《路由與交換技術》課程教學方案的設計。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路由與交換技術;課程教學方案
1.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及理念
作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工程教育學位互認協議,成立于1989年的《華盛頓協議》,由美國等6個英語國家的工程教育認證機構發起,其宗旨是通過多邊認可工程教育認證結果,實現工程學位互認,促進工程技術人員國際流動[1]。
認證的理念也即成果導向理念。
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工程教育認證貫徹“以人為本”的評價理念,所有7條標準聚焦于學生,把學生作為學校或專業的首要服務對象,在課程安排、資源配置、學生服務諸多方面都有比較明確并具體的規定;用人單位和學生對學校或專業所提供服務的滿意度是能否通過認證的重要指標。同時,認證指標體系作為認證的重要內容,并要求建立起一個有效的學生成就評估體系。
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產出為導向:在制定專業培養目標的時候要圍繞學生設計目標的畢業要求,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要體現對合格畢業生的期望,專業的建設條件要有利于學生達到畢業要求,對學生的評價體系要聚焦學生學習成果的實現,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要滿足學生打成預期目標,以上內容要涵蓋全體合格畢業生[2]。
強調合格評價與質量持續改進。專業認證強調工程教育的基本質量要求,是一種合格評價。
2. 工程認證標準下《路由與交換技術》課程教學方案設計
2.1 課程簡介
《路由與交換技術》是網絡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路由與交換技術,并初步掌握利用路由器與交換機進行組網的基本能力。其中交換部分包括交換機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局域網交換技術、虛擬局域網的設計與配置;路由部分則包括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協議、路由器配置和基本故障排除的知識和技能。
2.2課程目標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實現下列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1:能夠將學科知識、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技術與方法,用于網絡工程和數據通信工作原理或機理的分析與理解;
課程目標2:能夠形成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思想方法,并用于分析或理解數據通信復雜工程問題,指導網絡工程配置實踐;
課程目標3:能夠運用學科知識、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技術與方法,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判斷影響網絡數據通信系統設計目標和技術方案的各種因素。
課程目標4:能夠運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和數據通信平臺的基本設計、開發方法和技術,進行簡單的網絡工程設計與典型的企業網絡規劃;
課程目標5:能夠針對特定需求,完成簡單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和數據通信平臺解決方案的實現。
課程目標6:能夠采用正確的方法和技術對計算機網絡系統及數據通信平臺的典型功能或性能問題進行分析。
課程目標7:能夠基于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技術與方法,針對典型的數據通信功能或性能問題,選擇研究路線,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并能選用或搭建實驗裝置,正確采集實驗數據,安全地開展實驗。
2.3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
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的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
3. 課程建設與改革
教學思想:本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應用性,課程教學緊密聯系計算機網絡服務,從工程實際問題出發,采用工程設計的方法和策略,針對相關應用場景建立正確的拓撲模型,通過拓撲圖形對系統架構的實現進行描述,應用相關仿真平臺對設計的網絡系統進行配置集成、最后在真實設備上進行綜合優化,培養學生能夠根據相應的應用場景設計網絡架構,并且能夠對相應設備進行合理配置。
教學方法:主題探究雙向互動教學法:從實際工程角度出發,采用將主題探究活動引入到路由與交換技術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其中,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開展主題探究的學習活動,針對路由與交換技術領域的核心知識點來重點篩選若干個主題精講。對每個主題設計相關應用場景引導學生利用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并設計出合理方案,使學生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仿真平臺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后在真實設備上實現。
教學手段:由于課程應用性強,要盡可能利用仿真平臺,以生動、直觀的實時操作進行教學;采用主題探究互動教學手段,在網絡架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仿真平臺驗證結合真實設備實現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充分了解網絡數據通信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為后續網絡工程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針對工程類本科生培養過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這些要求為基本導向,探討并設計《路由與交換技術》課程教學方案來提升網絡工程類學生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畢家駒.關于中國工程專業認證的所見所思[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2).
[2]雷慶. 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現狀及若干建議[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1).
基金項目:虛擬現實技術在實踐教學中的服務策略及其有效性分析與研究(17G046)?湖北省教育廳
作者簡介:許平(1978-),男,江漢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